夏日绝句是怎么评价项羽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如何写出来的)

2023-12-29 11:03   geyange.com

夏日绝句是怎么评价项羽的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如何写出来的?她为何要赞美项羽呢?

《夏日绝句》在历史上有许多诗人都写过,各有千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欣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夏日绝句》,看看她是怎么写出来的?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译文: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算是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至今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可以说李清照的这首诗很著名,这首诗讲的是历史上项羽兵败乌江自刎的悲催故事,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项羽宁死不屈的钦佩之情。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是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武将。古人赞其“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短暂的一生里,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经典故事,“彼可取而代也。”、破釜沉舟、作壁上观、鸿门宴、锦衣夜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个个都脍炙人口。

后来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让人感慨,千百年来,引无数人追思,称赞他的英勇无畏。历代文人写过许多诗篇文章来凭吊项羽。如:

1、《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2、《题乌江项王庙诗》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3、《项羽》

宋•钱舜选

项羽天资自不仁,

那堪亚父作谋臣。

鸿门若遂樽前计,

又一商君又一秦。

4、《项羽》

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

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

路到乌江君自知。

5、《乌江项羽庙》

宋•吴龙翰

盖世英雄只恁休,

千年遗恨大江流。

汉提义帝作张本,

当日君输第一筹。

当然,写得最有骨气、气节的还当属李清照这一首《夏日绝句》。那么,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李清照能把这首诗写得如此大气磅礴,是和她的经历、创作背景有极大的关系。

下面我就几个方面来为大家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这首诗创作背景、以及对这首诗的个人解读。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她的前半生经历了祝富裕繁华,但后半生则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这种巨大的差距让她知道了现实生活的残酷,也为她后来文字创作提供了养分。

纵观她的作品,也就随生活分两个阶段,南迁前,她的作品多以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及情趣为主,清新自然,典型的婉约派。南迁后,她的作品则多了些家国情怀的内容,政治倾向较强,风格上有点低沉。

李清照一生文学成绩巨大,她的词,在宋代词人中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关于这首《夏日绝句》的创作,她也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话说公元1127年,北方的金兵攻陷北宋都城,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兵挟持宋徽、钦二帝北上,吓得赵宋小王朝南逃。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当时是江宁知府。作为一城的父母官,当城内发生叛乱的时候,他第一时间不是积极想法平叛,而是选择弃城逃跑。可以想象,叛乱平定后,赵明诚的就袖免职了。

李清照曾为丈夫的逃跑行为,深感羞愧,这之后,她们夫妻的感情就冷淡了,相互之间竟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建炎三年,他们离开金陵,坐船从江宁到安徽芜湖,途经和州乌江县西楚霸王祠时进行了凭吊。从霸王祠出来,他们还来到了乌江边,注视着一代英豪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眼前浮现出当年的往事,此刻她的内心激潮澎湃,又像火一样在燃烧。看着眼前江水浩浩,英雄的形象不停闪烁。李清照再也忍耐不住深藏已久的激情,挥笔写下了这首令人激情澎湃的《夏日绝句》。

欣赏李清照的这首诗,给人深刻的印象是,主题鲜明,语言精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作者就是要崇拜“人杰”和“鬼雄”。告诉人们,一个人活着就做像张良、何萧、韩信那样的人杰,敢为人先,为国家效力。就算死了,也应该成为是鬼魂中的英雄。

一个女流之辈,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她疾恶如仇,对南宋的政府不作为的痛恨。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了李清照对项羽的崇拜,为什么一个失败的人却被视为英雄呢?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不屈不挠服的精神,受到了李清照佩服。当然,赞扬项羽的目的也是对南宋政府的无能不作为和逃跑主义的讽刺。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后人有感作诗,一般都是借历史典故,抒...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