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身边的小故事 关于安全的几则小故事

2024-02-11 18:12   geyange.com

煤矿身边的小故事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小时候,我经常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她唱着动人的歌谣,讲着一些美丽的故事,有童话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民间传说等。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霄云煤矿,爱听故事的习惯还是保持了下来,在这里,我听到最多的,是年长一些的同事分享的安全小故事。

其一 安全帽

那年,我在运输工区担任翻矸机司机,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夏日夜晚,工作不太繁忙,工作间隙,大家坐在一起休息。燥热了一天的大地终于吹了一丝凉爽的风,周围鸟叫蝉鸣像摇篮曲一般,听着听着,大家上下眼皮已经在激烈地“磨掌擦拳”了,这时候,一个人影闪了进来,咦?这么快就看到了周公?

原来,来者不是周公,而是“张公”——当时生产班副班长张宜军,大家都叫他“老张”。老张一进来就笑道:“我就知道,工作不忙你们得犯困,来,聊聊天去去困意。”这一说聊天,大家困意顿时全无,你一句我一句的,倒也热闹。由于我刚毕业不久,老张像对待孩子一样,分享了一个安全小知识。

老张曾经带过一个新徒弟,跟他儿子年龄相仿,这个年轻职工由于刚入矿,没有吃过苦,安全意识也不都强,老张跟他一起上班时,反复叮嘱“矿灯、帽带、安全帽,一定系好、系牢”,年轻人不以为意。果不其然,一天开班,工作了没多久,年轻人不干了,要摘了帽子坐下休息,老张像唐僧一样,在他耳边念起了经,“休息可以,帽子戴上”,“帽子不能摘,快戴上”……年轻人被这“紧箍咒”烦得没办法,赌气戴上了:“行行行行,我戴上行了吧!服了你了,真是个唐僧!”

说来也巧,这年轻人刚戴上帽子没多久,一个小矸石“咚”的一声掉了下来,就砸在了年轻人的帽檐上,虽然矸石不大,但从高处坠下的冲击力依然把年轻人砸懵了。年轻人愣了很久,没有回过神来。良久,才缓缓起身,说:“谢谢你,老张。”

这个小事故,算是给这个年轻人上了深刻的入矿“第一课”,从这以后,年轻人在心里边烙下了“安全无小事”的理念,而我,听了这个故事的同时,也感慨,有时候,一句好心的提醒,便可以避免一次事故的发生,而靠别人提醒的安全终是侥幸,最靠谱的安全,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二 独耳的故事

来政工后,科里的前辈谭福建是个“故事袋子”,坐对桌时,经常跟我讲老落陵的艰苦创业史,教导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集团公司还是个小煤矿的时候,条件艰辛,但是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老落陵的职工都很知足,上班路程远,来回几十里,条件好的骑自行车去上班,不方便的就只能靠步行。但是生活的希望还是为大家添足了奔波的动力,每日忙碌而充实,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如今企业的成就,是在集团公司领导和企业前辈们的努力下获得的,为了如今的繁荣,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甚至还有流血牺牲。过去科技条件有限,设备简陋,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如现在完善,很多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了伤害,轻则是皮肉之伤,重则是生命的代价。其中,有一位外号是“独耳”的老前辈,便是这段经历的见证者。

“独耳”本是健全人,在一次放炮中失去了一只耳朵,老落陵的人互相熟络,开玩笑也不分轻重,直呼他“独耳”,他也不恼,反而理直气壮的说:“没有我那只耳朵,没有老辈人的卖命,哪有你们的今天!”是啊,老一辈人用汗水、泪水、血水甚至是血肉之躯,共同搭建了如今的大家庭,中国煤炭企业第36位,信用等级AA+,每一分进步,都沉淀着万分的艰难,“左耳”失去的是耳朵,胸前多的则是勋章。

如今,我们生活在了好时代,设备先进、物资充足,为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增加了一层又一层保障,我们有着老一辈人想也不敢想的优良条件,防护措施更全了,工作也更安心。作为职工,我们应该在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自觉提升安全意识,让那些为我们打拼了江山的前辈能够更欣慰,让家人的等待能够更放心。

今年是我在霄云煤矿工作的第11个年头,安全小故事我听了很多,在听前辈们讲故事的过程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老员工。像一粒种子,我扎根于煤矿,而这一个个带着温度的故事,则像春风与养分,让我在煤矿这片沃土成长,并用自己的热爱与奉献回馈企业。如今,社会的发展对企业和年青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方面的安全,更包含了廉政安全、食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安全的定义更广了,责任也更重了。因此,每名岗位职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在各自岗位上,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耕耘好自己那一寸土地,守护住脚下的安全,这样,我们企业大家庭的安全才更有保障,企业也能向前走得更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