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填空题
学前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名词解释:它是以6岁前的婴幼儿为欣赏和接受主体,为满足其审美需要,培养其审美情感,提升其审美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学前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具有文学的一般艺术特征。
2、学前儿童文学又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特色最鲜明的文学。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审美心理特点
婴幼儿的生理特征
1.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1、婴儿期是孩子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 2、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会随意的独立行走和用手摆弄物体两个方面。
2. 幼儿期生理特点:1、孩子在幼儿期身体仍在迅速发展,但较前一年龄阶段相对缓慢 2、幼儿不仅能走、跳、跑、摆弄物体,而且还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有了初步的独立能力,能做出较复杂的动作。
婴幼儿生理发育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1. 婴儿心理特点: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心理发展的过程:1、学会走路,开始说话 2、表象思维和想象 3、出现独立性
幼儿心理;1、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开始形成
2、机械性记忆,有意记忆开始发展,以形象记忆为主
3、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
4、想象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容易和现实混淆
5、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婴幼儿的语言特征
(1)词汇量增加,2岁婴儿掌握300个左右词汇,到了3岁时词汇量已经达到1000个左右。
(2)句子结构起了变化,从单词句转化为双词句,多词句。不仅句子的字数增加了,句子的结构也复杂化,完善化。
(3)语言的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都明显得到发展。
(4)喜欢说话、听儿歌、童话、故事、幼儿诗,并能记住他们的一些简单内容,甚至还会学着大人的模样向小朋友复述一些故事内容。
婴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
(一)自我中心思维
(二)泛灵观念
第三节儿童文学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1、语言浅显易懂
2、情节应生动有趣
3、结构应条理清楚
4、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5、内容应具有知识性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 4、幻想性
三、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
1、学前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是稚拙的文学
3、学前儿童文学是“荒诞”的文学
4、学前儿童文学是质朴的文学
第二章 儿歌
第一节儿歌概说
一、儿歌的含义: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的短小歌谣,他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儿歌口耳相传,代代相传。
儿歌的功能:儿歌是最具“人之初文学”意义的文种。
二、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1、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等。
2、明代吕坤编著的《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
3、清代又出现了《天籁集》《广天籁集》(悟痴生编)等优秀儿歌集,进一步肯定了儿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天籁”。
4、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来的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载名称沿用今天。
三、儿歌的主要特点
1、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4、节奏鲜明,好记易诵
节奏是儿歌的灵魂,没有节奏就无所谓儿歌。
儿歌的节拍一般来说,三字句为两拍,五字句(或四字句)为三拍,七字句(或六字句)为四拍。
儿歌的特点:通过节奏和音韵体现出来的音乐性是儿歌区别于其他婴幼儿文学样式的最显著的特点。
四、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儿歌的分类:1、根据来源,可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两类。
2、根据内容,又可分为知识、生活、季节、游戏、讽刺、数数、绕口令、谜语、连锁、问答等多类。
3、从结构格式上看,根据每行字数多少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三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4、根据节奏,可分为二拍、三拍、四拍、杂拍等
5、有的研究者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将儿歌分为“母歌”和“儿戏”两类
民间童谣常见的特殊艺术形式
1. 摇篮曲
2. 游戏歌
3. 数数歌
4. 问答歌(用一问一答或者连答)
5. 绕口令
6. 连锁调(顶真的修辞手法)
7. 谜语歌
8. 字头歌(字头歌是每一句以“子、头、儿”等字结尾的民间童谣)
第二节儿歌鉴赏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1. 选择那些既有诗歌味儿,颇具知识性、趣味性,又浅显易懂,适合婴幼儿朗读的儿歌来欣赏,拒绝那些空洞、干巴、顺口溜似的儿歌。
2. 深入作品,首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
3. 从儿歌的特征入手品味儿歌
4. 尊重自己的感觉,整体感受作品
5.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再创作
第三节 儿歌创作
一、贴近幼儿,率真自然
二、儿歌味浓郁,诗意盎然
三、变换视角,避免雷同
四、学习传统,赋予新意
五、反复修改,去粗取精
押韵规律:1.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2. 第一、二、四句押韵
3. 双行押韵
4. 第二、三行押韵(三句一小节如:儿歌 小蚱蜢)
第三章 幼儿诗
第一节 幼儿诗的概念
幼儿诗是指以幼儿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
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一)在思想上,儿歌比较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具体含蓄
(二)在题材上,儿歌多从日常生活取材,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幼儿诗题材广阔,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三)在写法上,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现象,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表达的含蓄。
(四)在篇幅上,儿歌短小,结构简单,更适合中、小班的孩子诵读,幼儿诗可长可短、结构较复杂,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听诵、诵读。
(五)在韵律上,儿歌的语言运用讲求顺口,音韵和谐,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
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一)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
(二)活泼、生动的想象 (常常采用夸张、比喻、拟人、梦境、拟物等表现手法)
(三)富于情趣的构思
(四)自然、明快的韵律
(五)口语化与音乐性相结合的语言
幼儿诗的类别
(一)叙事诗
(二)抒情诗
(三)童话诗
(四)讽刺诗
(五)题画诗
(六)散文诗
第二节 幼儿诗鉴赏
(一)充分把握和理解幼儿诗作品的形象
(二)要善于张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三)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
第三节 幼儿诗的创作
幼儿诗创作的原则
(一)有健康积极的主题
(二)题材多种多样
(三)有充沛的感情
(四)有浓郁的儿童情趣
(五)有鲜明的形象性
(六)有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
幼儿诗的写法(一定要富有童真童趣)
(一)比喻法 1.明喻法 2.暗喻法
(二)排比法 (三)拟人法 (四)摹声法 (五)假设法 (六)夸张法
(七)疑问法 (八)对比法 (九)对话法 (十)反复法
第四章婴幼儿童话
第一节童话概说
童话的概念:童话是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存在的荒诞性与真实性和谐统一的奇妙故事,是特别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具有历史和人类共享的文学样式之一。
童话的演变:神话—传说—童话
童话的发展:早期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
古印度的《五卷书》是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
欧洲的:夏尔*贝诺《鹅妈妈故事集》
格林兄弟出版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格林童话),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部巨型民间童话集
叶圣陶1923年出版《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作家童话集
张大翼出版一部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
郑春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9世纪初叶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交替的时代,它的标志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出现
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
童话的文学特征
(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
(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