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种表述形式【精选】

2023-03-11 17:54   geyange.com

家和万事兴怎么理解

美满幸福的春节假期结束了!

相信朋友们都收到了家庭给予我们的爱与关怀和满满的能量!

在过年的期间,看到“家和万事兴”这几个字是个大概率的事件!

今天我们就粗略地谈下,属于中国人的这条绝对真理: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的重要性

你可以简单地回想回顾下你生活的周围,你会发现有些亲戚和朋友的家庭过的很兴旺,很幸福、很和谐,比如你们家的二舅,你们家的大姨······,为什么他们家过的那么好呢?你仔细看看,你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家庭都是很和睦的,家庭是很有秩序的,老人非常的宽容善良,非常的勤劳能干,孩子非常的懂事,非常的懂礼貌,也非常的勤奋能干,也很勤俭持家,整个家庭里和和睦睦的,然后,他们的日子就会过的很好。

当然,我相信你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家庭过的比较凄惨的案例,比如说某某某,夫妻经常吵架,不停地闹离婚,孩子也不愿在家,去了外地学习和打工,经常不回家,家里的日子过得也确实不咋滴。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跟家庭不和有关联的。

你也可以通过媒体的报道了解到,某男子拿刀捅死了自己的丈母娘,某个家庭又发生了家暴,某个家庭因离婚纠纷出现了命案…等等这样的相关报道。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丈母娘都杀死了,去坐牢20年了,那么他这辈子都毁掉了,还谈什么家和万事兴?

所以我们从正面的例子和反面的例子来跟大家论证,家和可以让事情发生的非常顺利,让家庭非常兴旺。同样的,家不和的结果导致什么事情都会不顺利,搞得家庭慢慢地会败亡下去。

家和的原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是有原理的。

什么叫家和?当你家庭里边,比如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的,互相尊重的,女人对男人是推崇的,男人对女人是疼爱的,女人显得更加的温柔体贴,‌‌非常的知书达理,男人更加地勇于担当家庭责任,勇于去打拼,两人非常的和美,对孩子照顾的非常好,对老人非常孝敬,当你去到这个家里面就会感到非常的正能量,在这样的家庭里面你会发现人们的气是顺的,人们的脸色是喜悦的,人们是充满力量的,这个家是有奔头的,家里的人是非常愿意为这个家去打拼的,而且是乐于待人接物的,乐于和左邻右舍来往交流的,他们家的财气福气都是通畅和流动的;在决策某件事情上面家里人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一达成共识,大家又是齐心协力去做事。就假设事情没做成,家庭里面的人都不抱怨不指责,都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宽恕,互相包容,该干什么就接着干什么,一样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这样一件一件地接着去做事情,万事能不兴吗?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面,还怕事情做不好吗?那么你们的家里现在是个啥情况呢?

反过来讲,家不和,万事就不会兴。假如你的家庭一有大小事情就得吵架,一有事情就得辩个是非对错,什么事情都很难达成共识,经常互相攻击、互相打骂、互相批判,遇到事情连个决定都拿不出来,就更别谈如何去全力以赴去做事情了,就算做出决定以后,也会互相的指责,互相的埋怨,做事不用心,不用力,结果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这都是可以想象的到的,最后事情肯定是溃败的。

所以,中国古人说的这句话“家和万事兴”是绝对的真理!你如果是想事业成功,想买房,买车,想发家致富,你首先得把自己的家庭先搞好,只有把家搞好了,才能够有精力有能力到外边的世界去打拼。

家庭文化

家是中国人的归属,也是能量的源头,力量的源头,离开了家,中国人就是孤魂野鬼,家庭的力量就代表着你个人的力量,如果你家庭不合,那么你这个人也就快毁掉了,又有多大的能量去把事业做好呢?做好了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我们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如果你想要成功,一定要家和,那怎么做到家和呢?家和首先要有一个必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就是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是源头,那是根脉,那是我们的出身!回归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找到家里面的定海神针,才能拥有该有的家训、家规、家风,家里才能有一个统一的认知,统一的文化模式,统一的信仰。如果没有统一的价值观,没有传统,那还怎么做到家和?

所以,要想让家庭能够真正地和睦,就必须找到家庭共同的文化归属,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建立共同的家训、家规,塑造自己家庭独特的家风,让家庭里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志向,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目标,只有这样整个家庭才能和谐,男人扮演好男人的角色,女人扮演好女人的角色,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老人成为一个幸福的老人,那么你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如《礼记》里讲:“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意思就是,父子亲近,兄弟同心,夫妻恩爱,家人齐心,财富就会自然聚集而来。

家庭和睦,就像一个房子的地基。

只有地基打得牢,家人才有能力迎接风雨;

只有地基打牢了,家人才有信心面对挑战;

只有地基打好了,这个家庭才有兴盛的希望。

正阳

2019.02.14

广州

图源|网络

希望大家转发

欢迎大家关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