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东西一定要送给别人(谁说一定要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
小龙把自己的玩具“打地鼠”送给了自己的表妹。我知道后,感到很欣慰,那个一直被大家称为“小抠门”的小龙,终于在爱护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基础上懂得了分享。
我把小龙送玩具这一行为告诉了婆婆,并为小龙辩解说:“小龙现在懂得分享了,才不是什么‘小抠门’呢。”我的话刚说完,婆婆就反驳道:“把自己不玩的玩具给别人算什么,要能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送给别人才不算‘抠门’。”
我不同意婆婆的话:“谁说一定要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难道他长大了也要把自己最喜欢的女孩拱手相让吗?”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在我们的父辈那里,是否只有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才能表示自己的诚意,才能表示自己很在乎对方?事实上,这不过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你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这也是小龙的送礼行为带给我的思考。
我带小龙参加宝宝阅读会的那天,小龙拿着自己新买的五灵锁穿梭在小伙伴中间,玩得很开心。就在他看书的那会儿时间里,一个刚会走路的小朋友军军拿走了他的五灵锁,小龙哭哭啼啼,作势要把五灵锁抢回来。可是,都被我制止了,我觉得军军实在太小,要是弄哭了,可不好哄。虽然我明知道小龙非常喜欢五灵锁,但我仍然贴在小龙耳边告诉他:“让小弟弟玩一会儿,过一会儿,他不玩了就给你了。”
小龙觉得万分委屈,一直哭。我有些措手不及,就在这时,军军的妈妈问小龙为什么哭,我告诉了她原因。让我没想到的是,她随手从地上拣起一个海洋球递给军军,军军立即丢掉五灵锁,玩起了海洋球。
那一刻,我才忽然意识到:“对你喜欢的东西,你视它如生命;可是,对一个不喜欢它的人来说,它跟世间万物没什么两样,如同沙尘中一粒毫不起眼的沙子。”就好比,一个男人喜欢上一个各方面都平平如也的女孩,在他的眼里,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公主,是无价之宝,要用生命去呵护她一辈子的,但在其他人看来,她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只是我们大多数家长都习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谦让、分享”等礼仪去束缚孩子,逼着孩子放弃自己的最爱,只为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诚意。
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长为他原本的样子。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告诉他:既然你喜欢它,那你就要保护好它。也许正因为我这样的引导,小龙一直非常重视保护自己的玩具,不管谁要他的玩具,都必须经过他的同意。如果他不同意,我不会擅作主张送给别人。即使面对他一岁多的小表妹,我也不会以“大让小”的标准去要求他,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他,让他自己做决定。有时候他会拿其他东西塞给小表妹,有时候也会不服气地给对方玩一会儿玩具,但很快又会想办法拿回来。
当然了,我偶尔也会送他的小伙伴礼物,不过我会提前跟他说清楚,这是妈妈准备送给小伙伴的礼物,你不能胡闹。在我的提醒下,他总会大大方方把礼物送给别人,决不会占为己有。就这样,小龙慢慢学会了保护自己最爱的东西,也学会了与人分享。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在保护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情况下,还懂得适当分享呢?
01
让孩子分清“你的”“我的”“他的”
妈妈要抓住时机改变自己的说话口吻。比如,“这是妈妈的衣服”要变成“这是我的衣服,那才是你的衣服”。让孩子在与妈妈的对话中,理解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
02
尊重孩子保护自己玩具的意愿
当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时,妈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切不可用“要分享”的口吻去强迫孩子分享,更不可以擅作主张将孩子的玩具送给别的小朋友。相反,我们还要肯定孩子保护自己玩具的行为。如果我们强迫他去分享,不仅阻碍了他的自我意识发展,还破坏了他保护欲的发展。
03
适当引导孩子去分享
分享是需要学习的,当孩子慢慢意识到自己借出去的东西还可以拿回来,自己可以通过物品与人建立起友情时,他自然而然就会试着去与他人分享。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孩子去分享,比如,鼓励孩子去与对方交换玩具;或者让孩子去请求对方借玩具给自己玩一会儿;又或者多给孩子准备一个玩具,让他们一起玩。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分享是怎么回事了,自己也愿意与小朋友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