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的内涵 戴钟表,戴的就是文化,这些表你戴对了么
1月底从SIHH归国,又游走沪上参与钟表活动,回京后更忙于聚会,其间见到不少友好,大家多会提及一个主题——钟表生意就是讲钟表文化,言外意,卖钟表就是卖文化。观点算是明确,但思路还需梳理。消费者真的会为“你只不过是为下一代保管钟表”买单么?这句话看似美妙无比,不过是所有的机械表都拥有的属性而已,拿一个普适性的话语来彰显自己的产品,一方面显示说话者的自囿,一方面折射聆听者的寡闻。
如果不去了解钟表文化在哪里、不去感知钟表文化是什么?商家和买家都会感受到钟表生意的乏味,幸好厂家还有些许新作,能够唤醒文化的可贵性——钟表产业的文化、品牌的文化、表款的文化,在以下选择中都能呈现出来。
万宝龙
1858系列怀表(限量100枚)
就像4810代表勃朗峰的高度,被镌刻在此品牌的笔尖上,数字会给我们的记忆带来深刻的标识,同样1858也会让我们记住瑞士钟表业中一份珍贵的遗产,这个年份于维莱尔创立的Minerva制表坊,是汝拉山区典型的分工制表业态的范本,它不像日内瓦钟表匠有同业工会的约束,当地人农闲或大雪封山时就可以在家里制造零件,可以单独出售零件,也可以自行组装成为完整机芯,这是瑞士制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因此而赢得了瑞士成为制表王国的位置。为了纪念Minerva160周年而推出的此表,让山区与制表的关系定格在设计细节,也让怀表的形态回归文化的语境中。
万国表
IWC Tribute to Pallweber
研究瑞士制表文化的人明白,现存的制表品牌多位于法语区,像德瑞边境的沙夫豪森也有着制表传统,带有一些普世意义的“国际制表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150年前它的创立带来了如今德语区有一定的钟表话语权,虽然我并不喜欢“话语权”这个措辞(有时就是“误导权”),但是人可以去违心,表却不会,尤其是古董表,它们代表着过往的社会、以及社会当中人的思想,无论它的表现如何,历史早已给了答案。在纪念表款中,我看到熟悉的面孔,就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数字表——以数字来代替小时和分钟,当年在6年时间里制造了两万枚,如今则以手表的形态示人,当然一切都是新造之物,只有那段品牌的文化让人怀念。
积家表
Polaris Memovox
潜水表在二战后的瑞士制表领域中层出不穷,难道真的有那么多买家需要游泳时佩戴么,我看未必,反倒是在那个机械表的黄金时代,各个厂家要在务实层面不甘居人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观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我爱彼时的观念,所以更盼望现实依然有这样的产品出现。虽然此表就是50年前同款表的复刻,虽然指针设计个人感觉不如老款经典,但是在潜水中能够运行响闹功能,我还是觉得有非常强的表款文化的意义。
爱彼表
Royal Oak Offshore
在当今瑞士表坛既是百年老字号,又是创始家族所拥有的厂家,屈指也数不出来,而此品牌便是一个。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英危机的瑞士表中,能够自成一体杀出重围的表款有几个,并且能在市场中平稳发展,持续被买家所喜爱的表款又有几个?那个“皇家橡树”的故事确实通过钟表世界被人们记住了,去年参加日内瓦钟表大奖赛之前,我去英国西南的一个小村庄游历,就发现了一家名为Royal Oak的餐厅,更巧的是之后在大奖赛评委会议中,居然见到了Royal Oak Offshore表款的设计师,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在脸书上互相点赞的朋友,而我更希望大家为面前的这款表点赞,25年前的风骨犹存,记录了25年前那位设计师的初心。
沛纳海
Luminor Due 3 Days
在《SIHH 三大 Top 5 之技术》一文中(请点击题目查看原文),我选择了一款狗年生肖表作为新春的时间礼物,就在文化篇即将完结之时,我也想在除夕之夜即将到来时给大家带来一丝节日的气息,姑且就算是我的小聪明吧。其实钟表世界何尝缺少过大聪明?钟表是一切机械的原型,钟表制造技术是一切机械制造的基本技术。如果没有意大利人伽利略所发现的摆的等时性现象,那么牛顿力学又如何成为从这个事实中抽象出的一般原理。所以我要向这位意大利人致敬,同时也把意大利品牌的新作介绍给大家——祝您新年平安喜乐!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账号
时计堂
钟表游学
钟表私塾
钟表资讯
钟表史料
钟表藏书
我们只做与钟表文化有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