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学:论美和美感(如何理解朱光潜“美感经验”,以及一些美学和哲学的总结与梳理)
「时间轴」
三种态度→美感是什么→用“负的方法”把握美感经验
→何以使我觉得美或是丑→创造与欣赏 自我指涉循环
→人生的严肃主义→结语→花絮
/编者按(以下为废话) :/
……晚上8点钟我冲了一杯加浓抹茶,感叹道,“真好喝,真是美妙的夜晚”,然而当时天真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意味着什么,直到凌晨2:06分我从床上翻下来,打开电脑写下这段话,4个小时辗转难眠的苦涩才像反流进胃的胆汁一样,恨不得把抹茶里的刺激性物质淹掉。
与其躺在床上深刻再深刻的感受失眠,还不如起来写点东西。毕竟年底了,总要适时的留下些什么。
是的,我更新了。
这一期谈谈朱光潜的美学,下一期可能写写宗白华。他俩是中国美学两大泰斗,所以书稍有些学术性,按理这样的书不会进入我的书单,奈何身边有个弃金融学艺术的,按头安利了一堆美学书籍,所以我就跟赶任务似的翻看这些书。
阅读的过程中有好多趣事,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下。
怎么说呢。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阐述世界,不断扩大认知边界,但始终无法直接解释世界本身。以分裂的手段达到整合的目的,永恒的整合过程中永恒的问题也相应产生。
看完这些书,发现连“什么是美”这样的本原问题都没人能肯定的回答我。各大美学派别林立,一群人吵来吵去,让我这个凑热闹的门外汉相当傻眼。
但是嘞,不解释就不会明白的事情,怎么解释都不会明白,重要的是求索的过程,比如朱光潜是怎么搭建他的美学理论的,是怎么能够做到理论融贯,也就是逻辑三恰,以及关于美学这件事,朱光潜老先生到底是怎么自圆其说的。
嗷呜,这一期就来围观一下……
(正文开始,谢谢大家的耐心:)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终极三问,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将决定人的一生何去何从,然而人自开启心智以来,最初的思索并非如此,而是:
“这是什么”,以及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们依靠不断构建知识模型来解释世界,用理论指导实践,而知识、理论这类东西实际上是命题的进一步整合。命题承载着我们对世界规律的总结,其本质是由对象(概念)和关系构成,而心智认识世界,正是基于两个维度展开。
因此,人类主体对身处环境的初次叩问,就是围绕所察觉对象和这个对象与主体的关系展开,按照朱光潜的说法,就是人以「实用的态度」审视环境。
“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事物本来都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像被火烧过的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的东西叫做“饭”,天天穿的东西叫做“衣”,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仇敌,于是事物才有所谓“意义”。
在许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这便是实用的态度。
说了这么多却还没引出主角——美感,先别着急。要解释清楚“美感经验”这个概念,有必要把它放在一套并列关系中: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美感的态度。当然,这也是朱光潜认为人面对同一事物时会产生的三种态度。
接着来说「科学的态度」。
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
科学家见到一堆粪,不说它的气味太坏,我要掩鼻走开,只说这堆粪是一个病人排泄的,我要分析它的化学成分,看看有没有病菌在里面。科学家自然也有见到粪就掩鼻走开的时候,但是那时候他已经由科学家还到实际人的地位了。
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科学的态度便是如此。
终于引出了本期节目的主角——「美感的态度」。
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注意力集中,意象孤立绝缘。
比如画画的朋友看古松,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在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他忘记他的妻子在家里等柴烧饭,他忘记松树在植物教科书里叫做显花植物。
总而言之,古松完全占领住他的意识,古松以外的世界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他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
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阐明这三种态度“是什么”的问题后,朱光潜又回答了它们“到哪里去”,即最高目的。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真善美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以上,大家很明显感觉到朱光潜在美学上是一位主观唯心主义者。
写到这里,我联想到与此对立的柏拉图、黑格尔、克罗齐、笛卡尔和莱布尼茨。
理性主义者认为存在一个完美的理念世界,甚至黑格尔觉得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的实在。类似的,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式,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都把美的根源归于理念。
有趣的是,对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影响最大的克罗齐实际上很大程度继承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老师教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学生)
尽管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朱光潜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对之前的思想进行“挖祖坟式检讨”,提出“美是主客观统一“这样符合主流的说法,但传播最广影响最深的依然是他早期的唯心主义美学观。
本文主要谈论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相对于我们目前普遍接受的客观唯物主义,朱光潜从另一个角度(主观唯心主义)思考美学,所以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 01 -
“美感是什么”
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上文已讲过,此处不赘述),它有2个要素,适当的距离和移情作用。这是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的核心,之后的几乎一切论述都是在给它做注脚。
先写「距离说」。
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朱光潜认为要想获得美的体验,务必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这里有一个传神的比喻:
// 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
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
基于这个比喻,朱光潜进一步论述“距离说”:
//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同理,游历新境时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是因为习见的环境都已变成实用的工具。
再者,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譬如卓文君不守寡,私奔司马相如,陪他当垆卖酒,当年的秽行丑迹,到今天却被传为佳话。
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再来说「移情作用」。
有两个要点:
1)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朱光潜认为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点,所以能够互相感通。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
2)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模仿物的形象。凡是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在美感经验之中,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意象上,所以极易起模仿的运动。
比如我们在欣赏颜真卿的字时,仿佛对着巍峨的高峰,不知不觉耸肩聚眉,全身的肌肉都紧张起来,模仿它的严肃;在看赵孟頫的字时,仿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不知不觉展颐摆腰,全身的筋肉都松懈下来,模仿它的秀媚。
综上两点,朱光潜得出一个结论,即“美感经验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以上美感经验的两个要素,一个强调分离,二元对立,另一个强调关联,心物同一。这里真的很有意思。
让我联想到佛教的「分别心」。
摘抄一小段解释:
//分别心是一佛教用语,是指人们不能用本心去看待事物,却根据事物的表面(贵贱,美丑,贫富等),有区别的对待人和事。
佛说人类所有痛苦的根源也来自分别心,就是说世界中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们的分别心。《金刚经》所说“人相我相众生相”,就是分别心。
分别心的产生起源于对“自我”的专注,从而产生“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发展。我们与宇宙万物本来是为“一”的,没有分别的,空间无限广大,无边无际,也无中心,流动通达。都是由于我为了证明“有我”的执着,便设想出“它”——也即身外之物,“二元对立”产生,并信以为真,这是“分别心”连锁反应的开始,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固化坚硬。//
分别心是东方的因果观,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朱光潜的距离说和移情说,从这个角度看,宗教与美学理论实现了融贯。
插播一嘴。
我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某个理论有道理,进而成其拥趸,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就像苹果垂直落地,太阳每日东升,只是面对惯常,如果我去追问它,是否能找到确切的答案?
面对知识,我们何以觉得真,何以觉得假?什么是衡量“知识之所以为知识”的标准?
以及,到底什么是真理?
针对这个问题,哲学专门开辟真理论,并展开一系列探讨,因而诞生许多派别学说。这里我只谈一个,那就是由上文佛家分别心和朱光潜美学的理论融贯话题引出的“真理融贯论”。
「真理融贯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真理不依赖于一个陈述和真实世界的符合关系,而依赖于该陈述与一个更庞大的,相互联系的陈述集合的兼容关系。
王东岳对此做出了更为清晰的解释,即逻辑三恰原则。
这个什么原则一会再说,现在我要再插播几句题外话!
这个原则是我看综艺的时候从诡辩狂魔郭敬明那里学到的,重点来了,当时他提到“逻辑自洽“这个词,那画面尴尬到脚趾抠地,令我印象深刻。回头查了查这个词,就牵出了王东岳。然后在梳理朱光潜美学理论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个词,也想到了郭敬明在综艺上格格不入的尴尬窘境。汗颜,我又忍不住替他尴尬到脚趾抠地。现在我写这篇文章,大晚上的又替他尴尬,就连自洽这两个字我都觉得更饱含“深意”。
好了,表达完内心戏,该言归正传。王东岳的逻辑三洽原则,指的是自洽,他洽和续洽。
1)自洽:理论内部不能有逻辑悖论
2)他洽:不能与其它理论产生冲突,否则必有一方要得到修正,保持通洽。
3)续洽:理论必须能包容后来的理论,解释新增的信息量。
符合这三原则,就可以说某理论具有融贯性,就会被真理融贯论的信奉者归纳为真理。最开始我说“朱光潜的美学具有启发性”,就是因为我认为他的理论具有一定融贯性,因而能够解释很多东西,除了思辨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距离说”对应方法论——“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逃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在厉害关系方面,人已最不容易协调,人人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厉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厉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
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比如“移情说”能带给我们启示:
“人越老就越不能起移情作用人越老就越不能起移情作用,我和物的距离就日见其大,实在的和想象的隔阂就日见其深,于是这个世界也就越没有趣味了。”于是,为了生活得有趣味,人们需要一颗赤子之心。
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像这样对现实的指导,不胜枚举。
对了,刚才我讲了融贯论,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启发感。答案为否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我将换个角度阐述“美感经验”,到时候你会发现,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 02 -
用负的方法把握“美感经验”
冯友兰曾提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讨论形而上学的对象,这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而“负的方法”的实质是对要探讨的形而上学对象不直接讨论,只说它不是什么。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眼熟。没错,“负面清单”正是近年来新闻的高频热词,很显然,此政治方针之所以诞生,其思想渊源与冯友兰哲学观有脱不开的关系。
朱光潜解释“美感经验”,不仅厘清它的核心,即一个本质、两个要素,还将美感的态度放在并列关系中把握,此外,他还以“负的方法”显示美感无从正面描述和分析的某些本性。
所谓负的方法,即朱光潜在解释完美感经验的核心理论后,又来解释快感与联想不能同美感混为一谈。
感官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朱光潜承认美感会伴生快感,只是这种快感有如提灯寻影,影到灯灭,不同于通俗意义的快感。
这种美感所伴生的快感在当时觉察不到,过后才会回忆起来,比如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写完了美感与快感的关系,再来写美感与联想的关系。
联想,通常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可见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
此外,联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信任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
因此,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
再进一步说。
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美好的联想。
因联想某一对象而产生某种情感,比如武昌人也许特别欢喜崔颢的《黄鹤楼》,陶渊明的后裔也许特别欢喜《陶渊明集》,这属于自然的倾向,但都不是美感,而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用负的方法,朱光潜刨去美感系统里容易混淆视听的部分,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澄清。
- 03 -
“何以使我觉得美,或是觉得丑?“
审美这件事向来众口难调,不过我们既然承认美丑的存在,那么美就一定不会如雾气一般随意拉伸不可捉摸。
审美无优劣之分,却有高低之别。
一件事物何以为美,何以为丑?其标准在哪里?标准的标准又在哪里?
有三个要点。
1)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2)心灵把混乱的事物综合成整体的倾向有一个限制,需要事物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3)如果符合预料,那么自然发生一种快感,不符合预料,引起不快感。如果一个对象在物理上与其它不同,那么在情感上这个对象也无法与其它对象谐和,所以被摈于整体之外。
再由第三条引申。许多艺术都应用规律和节奏,而规律和节奏所生的心理影响都以这种无意的预料为基础。
道理比较抽象,所以朱光潜做了一个通俗的解释,如下:
我们看上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和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与C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
还不仅此。
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就觉得它不和谐。
审美对象符合“和谐”的规律,因而使人觉得美。
我们觉得一件事物或美或丑的内在原因,这是其一,其二是审美对象符合“常态”的规律。
所谓常态,即最普遍的性质之总和。
自然本来混整无别,许多分别都是从人的观点看出来的。离开人的观点,自然无所谓便利思考的真伪,无所谓伦理规范人类行为的善恶,也无所谓美丑。
自然界唯一固有的分别,只是常态和变态的分别,因而人的所谓自然美即常态,所谓自然丑即变态。
自然美的难,难在件件都合式。这里的式,就是标准。
宋玉曾形容美人:“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加朱则太赤”,这样的美人之美方称为合式,因不可多得,所以成为理想,为人称美。
以上两点就是朱光潜对于“何以为美”这个问题的回答。
- 04 -
欣赏与创造——自我指涉循环
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
记住上面这句话,然后一会儿你就会理解某些现象背后的运作规则。
将理论套用于现象,即可得出:你欣赏一棵古松,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于所见的也不一致。
这是人情化,再说理想化。
在别人眼里芸芸众生之一,即便擦肩而过也不会为其蓦然回首的人,因为你爱上了他/她,所以他/她在你眼里格外可亲可爱,成为芸芸众生里的之一。
之所以“情人眼底出西施”,按照朱光潜的解释,是因为在这个时候,你眼中的她也不复是她自己原身,而是经你理想化过的变形。这里说理想化,是指这个人的某些特质符合你的预设。
你所见到的对方的形象,只在于你的经验。这与“人永远无法窥探别人的思维”一个道理。
下面我要谈的,与“艺术化是人情化和理想化”这条原理相通,即“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欣赏到的意境不是作者欣赏到的意境,而是作者欣赏并创造后又经你创造过的意境,你永远无法窥见原始意境。
这一点真的很有意思!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假如你正在欣赏一首外国译诗,想从中获取诗中所描述的原始的美的意境,但事与愿违,你最终获取的意境比之原始意境有很多误差,存在某些难以衡量的变量,包括翻译的水准、语言的天然壁垒、思维方式、最终理解的结果等等等等,也就是信息熵。
我们永远无法欣赏诗人欣赏的。
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又类似自我指涉循环。
对它的解释是:自我指涉系统作为一个要素生产的封闭网络而存在。这一网络不断地生产一些要素,而后者又被用来继续生产另外一些要素。由此,该网络便把自身作为一个网络再生产出来。
这个词起初用于描述社会系统,后来从社会学跨界到逻辑学,核心内涵没有变化,但比之其社会学意义则更凸显两个要点,即自我指涉和否定。
比如这几句话:我的工作就是不工作,他看的书是无字书,我唯一的真话就是谎话,世上最崇高的幸福就是没有幸福。
另外,逻辑上自我指涉的句子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废话文学。
举几个“废话文学”的例子: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我一定是猜对了。现在的年轻人啊和老一辈人比起来真的年轻。
看起来很像,对不对?
不过像归像,逻辑上的自我指涉和废话文学完全不是一回事。
同理,“你欣赏到的意境是作者欣赏并创造后又经你创造过的意境”与自我指涉循环也不是一回事,他们也只是外在相似而已。
上面我从创造和欣赏聊到信息熵,又从信息熵聊到自我指涉循环,又聊到废话文学,似乎在逐渐偏离这期“美学经验”的主题。
这里容俺辩白几句。
我这不是在写论文,所以不必被“论据围绕论点”的规则框住。我这是在分享阅读时遇见的有趣的地方,也是对这段时间所见所想的梳理。
我既澄清主题,又有所延伸,而这些延伸的部分彼此相似,关联性很强,是最容易被记住的信息。
我希望所有看我文章的人,在阅读结束后,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启迪,能够留下便于自身思考的脉络,而不是像刷完一个小时的短视频一样获取到破碎、重复、浮于表面的信息,最终雁过无痕,只白白消耗精力和时间。
尽管这件事我可能做的不够好,甚至或许有些天真,但我应该会做的更好,而且是在任何事上都会做的更好,而且的而且,我相信大家在期待的事情上也一定会做的更好。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想到叔本华的一句话:“直观是概念可近不可及的极限”。即便你直接观看对象,你也永远无法真正把握对象本身,因为你看到的形象经感官呈现、思维等媒介而发生变化,已经不再等同于它本身。
隐藏在10000多字长文里的彩蛋
(大野毛表白书)
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是2021年12月31日晚上20点54分,离2022年还剩3小时6分钟。
新的一年此刻竟然触手可及,想到这里,我开始有些难以自抑的兴奋。
我真挚、真挚、真挚的祝所有人,新年快乐!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包容我时常断更的劣习,哪怕我“这副尊容”也一直没有取关,甚至对我一直抱有期待。
何其荣幸,在这个信息如洪流一般泛滥的时代,我能够得到大家这么久的关注。这对我来说是很珍贵的东西。我一定会秉持初心!
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感谢大家!我爱你们!
- 05 -
彼此闲谈“今天天气“的世界
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本来是让大家闲谈“今天天气好”的世界,此外你比较得意的话只好留着说给你自己听。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尽管被用到异常俗滥,但却非常贴切,那就是: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而朱光潜为独居孤岛之上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思路:
“人生的严肃主义。”
主张人生的严肃主义,是朱光潜对“主张人生的艺术化”更进一步的诠释。
懂美懂艺术的人,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
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
“我们主张人生对艺术化,就是主张人生的严肃主义”,严肃主义即忠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无所为而为。
就像艺术家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画也不肯苟且。即便有些看似小节的事,也把他看得非常重。
这条思路最重要的一点:
人生的严肃主义的实现途径是「超世观世」。
据叔本华说,人生一切苦恼的源泉就在欲望,行动的原动力。欲望起于需要或缺乏,一个缺乏填起来了,另一个缺乏就又随之而来,所以欲望永无餍足的时候。
欲望的满足只“像是扔给乞丐的赈济,让他今天赖以过活,使他的苦可以延长到明天”。
这欲望虽是苦因,却与生俱来,不易消除,唯一的解脱在把它放射为意象,化成看的对象。意志既化成意象,人就可以由受苦的地位移到艺术观照的地位,于是罪孽苦恼变成庄严幽美。
“生命和它的形象于是成为飘忽的幻相掠过他的眼前,犹如轻梦掠过朝睡中半醒的眼,真实世界已由它里面照耀出来,它就不再能蒙昧他。”
换句话讲,人生苦恼起于演,人生解脱在看。
朱光潜也直言超世观世的态度助他良多:
“我如果有时颓废,也是因为偶然间失去超世观世的胸襟而斤斤计较自己的厉害得失。我不敢说它对于旁人怎样,这种超世观世的态度对于我却是一种救星。它帮助我忘去许多痛苦,容耐许多人所不能容耐的人和事,并且给过我许多生命力。”
对此我深以为然。
/结语
最后,我还想最后补充几点。
虽然朱光潜是我国美学泰斗,其美学思想影响巨大,但没有必要将他的全部理论奉为圭臬。
就连他自己都批判自己,尤其后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决绝地修正自己的“不足”。
比如他认为自己把文艺本质狭窄化为仅仅是美的问题,而美的问题又被狭窄化为主观感受问题,因而文艺问题被狭窄化到个人审美感受中的心理活动上,文艺成了孤立绝缘的个人主观幻想。
比如他认为自己跟着克罗齐主义把作为知觉素材的直觉和想象(形象思维)等同起来,从而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割裂开来,复杂的问题被简单化。
再比如他认为在移情说和距离说的问题上,把移情作用看作一切正常知觉的现象,把许多客观事物的属性都说成主观感受,把全部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都说成幻觉,而思想的基础则是“人神感通”,目的是用移情作用来阐明主观唯心主义,而且主张艺术脱离现实而另造一个世界,标榜形式主义。
等等等等。
当然,朱老先生难免有些矫枉过正,就像人们对朱光潜后期思想的评价:
“朱光潜对自己过于严厉,把自己过去的思想统统认做是反动的,而没有勇气正视自己过去思想中合理的一面,思想反覆。”
但无论如何,换个角度,我们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