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人生寓意 短片《雇佣人生》:不甘被束缚的灵魂,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2023-12-05 04:03   geyange.com

雇佣人生寓意

灵魂不能像肉体那样愚蠢的忍受痛苦,灵魂能支持肉体,但肉体却不能支持灵魂,灵魂有办法在思考中治愈自己的创伤,就像女裁缝的炭斗可以烫平衣服一样。----巴尔扎克

《雇佣人生》是豆瓣评分9.1的一部动画短片,影片内容并不复杂,讲述的是在这个神奇的世界,衣架、桌子、台灯、出行工具等等都是由人来完成的。

想想也是不可思议,人怎么可以当作衣架?又怎么可以当作台灯?这听起来是个荒谬的故事,初看《雇佣人生》时,我们会看到主角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被雇佣的人对他的"臣服",这个时候,我们不禁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主角究竟是做什么的?难道他就是这个荒谬世界的主宰者?

但当看到《雇佣人生》这个略显戏剧化的结尾时,我才发现,原来在光鲜背后,隐藏的却是被束缚的灵魂和被践踏的尊严。

《雇佣人生》最引起我们共鸣的是主角被人当作地垫蹭来蹭去之后的那声叹息,托尔斯泰说:"文明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但很多人已经没有了思想,只能沦为文明社会的机器,或被现实生活压垮,而叹息也就成为了我们唯一批判自己的途径。

那究竟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会成为生活的机器,才能解放自己的灵魂呢?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应物质。那么就以"自我意识"的角度,来解读这部《雇佣人生》背后的意义:不甘被束缚的灵魂,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灵魂的呐喊】人的本质在于自由,但在物质世界里,我们都是单向度的人

《雇佣人生》里虽然每个人都被雇佣着,但他们却毫无怨言,无论是被当做桌子还是衣架,他们都面无表情的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的工作,所有人都机械化的活着,没有人生目标。

灰暗的基调,无趣的人生,日复一日的机械般的活着,但也正是如此,才引起了人们灵魂的共鸣:我们究竟为何而活?

其实关于"活着"的话题,已有不少人谈论过,有些人认为出卖自己的精神层面换得物质享受就是活着;也有些人认为舍去物质层面追求精神享受才是活着。但实际上追求精神高度的人其实很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物质世界里活着的。

什么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在哲学里的解释为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而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矛盾规律。

这其实不难理解,在物质世界中,每个事物都趋于平衡,而维持平衡的力称为惯性。我们每天起床,吃早饭,然后去上班,下了班回家,吃了饭又睡觉,如此循环往复,其实就是惯性使然。

惯性驱使着我们要起床,惯性驱使着我们要去工作应酬。大部分人都被惯性这个"牢笼"困着,但凡生活有些变故,就失去了方向,没有自由也没了自我意识,剩下的只是不断往复的躯壳。

这样的生活,让我不禁联想到了赫伯特·马尔库塞提出的"单向度人",是指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单向度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接受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

这样其实是非常可怕的,曾听过这么一句话:"别人让你去做你不喜欢的事情,很正常,但可怕的是,你安然的接受了。"就像影片中的每个人一样,面对不平等的雇佣,没有怨言,也没有反抗,安然的接受命运给自己身份的设定。

还记得小时候吗?那个时候我们嬉戏玩耍,可以为了"再来一瓶"开心一整天,也曾在班级给老师取着令人发笑的外号,甚至敢于质疑生活中的不平等。但反观现在?除了物质上得到满足时,你多久没有真正的开心过了?面对不平等的事件,我们更多的选择是躲避,每天盲目的生活着,完全没有了小时候对未来的向往。或许我们在物质的社会中,早就失去了自我。

我们大多数都是按照编织好的框架来活着的,很少有人脱离框架去追寻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写到这里,我就不禁想起了父母一辈。大多数父母都是为子女而活的,每天为了给自己奋斗房子和未来,上班工作;每天即使下班很累了,也要回家给孩子做饭;甚至他们的婚姻生活不幸福,准备离婚的时候也要问问孩子,这样可不可以。

大多数父母似乎从来都没有为自己而活,有人说为自己而活,是一件非常自私的一件事。但其实不然,爱别人首先就要爱自己,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了,又怎么能把爱分给其他人呢?所以,人先要为自己活,才能为他人而活。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的本质就是自由,但是在《雇佣人生》中,人们都已失去了自由,做着社会中的傀儡,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或许我们早该跳出既定的框架,让不安的灵魂喘口气了。毕竟我们是人类,而不是没有情感的机器。

不拘泥于物质世界,正视尊严,追求精神享受

在《雇佣人生》中不难看出,主角虽然物质上丰富了,但精神上却饱受着折磨。主角最后那一声叹息足以表明了他的不甘与无奈,但是他终究还是没能为此做出改变,因为他根本无法逃离出这个物质的世界。

但其实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也就是现实中的金钱,那么就会失去精神层次的东西,比如说爱。在影视剧中,或者是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都见过一类人----工作狂。工作狂一般都会说,他之所以这么拼命的工作都是为了这个家,但是我认为金钱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钱没了可以再赚,但人的生命却只有短短数年,爱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而如果一个人仅仅追求精神,也就是现在的人口中说的所谓的"诗和远方",那么就会失去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层次的东西,没有物质,人类就无法生存。所以物质和精神是缺一不可的,更不能像影片中的主角一样,为了追求物质,而失掉自尊。

卢梭有这么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刻:"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

但在《雇佣人生》中,所有人都在做取悦别人的事情,主角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每天被人们像神一样供奉着,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去上班,但这一切都是出卖尊严换来的,他虽然享受着别人的服务,但却又低三下四的服务着别人,充当着别人的脚垫。

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尊严,而获取尊严的途径不是取悦他人,而是取悦自己。

①什么是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在我看来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为自己而活。

东施效颦就是一个取悦别人的例子。

西施因胸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这样做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儿躲开(她)。(东施)只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

为了取悦别人,而去模仿大家喜欢的样子,结果却适得其反。所以才会有了"女为悦己者容"这个说法,可见取悦自己的重要性。

②如何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获得真正的自由。短片《雇佣人生》中的每个人都不是自由人,他们为别人活着,身体虽然在行动,但灵魂却是被禁锢着的。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身体的束缚仅仅体现在表面,而灵魂的束缚却是在内,如果能够实现灵魂的自由,那么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所以取悦自己,不让别人来影响自己的选择,才能保持自尊,才能做一个物质和精神双追求的人,才能在取悦自己后,战胜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战胜自己呢?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不是自我否定,而是战胜自己,认清自己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在《雇佣人生》的结尾处,还隐藏着一个小彩蛋----有个做灯泡的小人,从头顶上拿下灯罩,看了好一会儿之后,便狠狠的砸向了地面。这个小彩蛋不禁让观影的人心中一暖,同时也给了一些被禁锢的灵魂喘息的机会。

在所有人都在既定的框架里生存的时候,只有做灯泡的小人战胜了自己,而作为主角的男人,也只不过是叹息一声,继续着日复一日的生活。

战胜自己,听起来很简单,其实是最难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候太了解一个人之后,反而会适得其反。战胜别人或许很容易,但战胜自己时却往往在自我否定中,选择了退缩。其实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①自我否定:恰到好处的否定是动力,一味的否定是阻力

自我否定的思想起源于希腊神话,他们认为自我否定是动力的社会进步思想。但一切事物都不是必然的,如果不注意度,便会物极必反。

时事评论家左刘季一曾说:"不要总在否定自己的过去。若如此,你的一切今日,将成为永远被明日否定的昨日。"

否定是一个名词,同时也是个动词,而自我否定往往都是先来自于他人的否定,最后才转移到自我否定上面来的。

说到他人的否定,我就不得不提一下一些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他们总希望能用别人的成就来刺激自己家孩子,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但其实不然。

当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你自己,再看看隔壁邻居张大妈家的孩子,他们家孩子都不用上辅导班,成绩就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孩子就会想,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得不到肯定,难道我是真的很差劲吗?于是如此循环往复,孩子便会不停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最后成为了一种习惯。

他们认定自己就是错误的,虽然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敢的行为,但盲目的承认错误,就愚蠢了。就像即使自己对了,他们也不相信一样。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了,又如何去相信别人?

在我看来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未来都是未知的,如果你一味的告诉自己"我不行",那么遇到困难你就真不行了,因为你已经给了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就像《雇佣人生》里的主角一样,面对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情,依旧去做,因为他们战胜不了自己。

但如果面对困难,你告诉自己"我可以"的话,即使在去往未来的路上跌倒了,也是会有动力爬起来的,这个时候你就已经有能力去战胜自己了。

所幸的是,《雇佣人生》这部影片还是留有温情的,那个做灯泡的小人,虽然有过短时间的失败,但他们终究还是战胜了自己,摘下了命运的头箍。

②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战胜自己的勇气和认清自我的动力

《雇佣人生》是我最喜欢的短片之一,每个人写影评的角度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从摄影角度和色彩角度来写,有些人喜欢从人物性格角度来写,而我却喜欢从社会及人性角度来写,或许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

其实不难看出,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面无表情的,甚至没有自己的思维,也没有任何情绪存在。灵魂已死,躯壳却在,但这在真正意义上已经不存在了,更确切的说是没有存在感,。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就像康德说的一样:"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人情,就不能称之为人,没有人情的人就是工具。

成为工具的人,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缺失。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往往都是没有勇气战胜自己的人。就像《雇佣人生》中的主角一样面对命运的不公,也只能垂头叹息,却没有勇气站起来反抗,这其实就是在跟自己过不去,没有自我意识,战胜不了自己,也就战胜不了命运。

但人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的轨道,而是拥有无数条路的旷野,但愿生活在现世的人们都能战胜自己,像片尾摔碎灯罩的小人一样,觉醒自己的意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