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的思想(葛剑雄:保护地域文化,不应完全“顺其自然”)

2023-11-14 21:59   geyange.com

顺其自然的思想

葛剑雄:保护地域文化,不应完全“顺其自然”

思想者小传

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摘编】以前我们对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不自觉的,今后则需更主动地保护。比如,有的老房子具有历史价值,我们要想办法去保护好它,有的要加固,有的甚至要把旁边一起围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地域文化有时也有消极作用。比如,会导致地方主义,造成地域歧视。再如,过分强调地域文化,可能会导致封闭、闭塞,导致不善于衔接。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保存地域文化,但这不等于不容许改变。对于地域文化中落后、消极的部分,甚至今天属于非法的内容,就不是要保护了,而是要改变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丰富多彩,地域范围也很广。一般情况下,很难做整个中国的研究。因此,需要一个切入口。现实中,我们能够研究或者能够较快得到成果的研究,一般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地方。后者就是我要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某一个特定阶段、某一个特定空间范围的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本身特点的文化类型。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不管是占人口90%多的汉族,还是只有几千人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即便是汉族文化,上海的地域文化跟北京的地域文化,跟山东、河南的地域文化,也是有差别的。

“风”能够适应当地人需要,慢慢就会形成“俗”

司马迁曾经引用一个谚语,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大致是说,如果走出去100里路,就会发现“风”变了;如果走出1000里路,连“俗”也变了。

所谓“风”,指一种流行、一种风尚,是多变的。在古代没有汽车、火车等便捷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到100里距离左右,风尚就变了。所谓“俗”,就是习惯,比较稳定,时间长了就成为一种传统。

为什么“风”多变?这是因为,“风”是简单的、表面的、较浅层次的。如果“风”能够适应当地人的需要,它的延续时间就会延长,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成为所谓的“俗”。“俗”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影响的范围就不只是100里,而且可以延续成为一种传统。

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规律,即风尚也好、习俗也好,都有它影响的范围。这是文化区的初步概念。那么,怎样划分文化区域呢?大的文化区,比如汉族人聚集的地方就是一个大的文化区。但在大的文化区里,还可以划出小的文化区,我们习惯用古代的国名、地名来称呼。例如,上海附近、江苏一带被称为吴文化区,浙江一带被称为越文化区。又如,广东、广西大致在南岭的南面,于是人们一般把相关区域的文化称作岭南文化。还如,四川、云南、贵州被称为西南,那里就是西南文化区。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叫文化岛。它是指在某种文化中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不同的文化。它跟周围都不一样,像大海里的一座岛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可以举一个例子:明朝时期皇帝在全国多地建立了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里的士兵、军官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是从遥远的地方派过去的。比如,从今天的安徽派一批军人带着他们的家属到贵州,并规定凡是缺少了人,无论死了还是逃跑了,都必须到原来出发的地方找人来替补。所以,在明朝,这一批人跟周围的人没什么交流,也没有婚姻,更谈不上融合。而且,因为是军事基地,往往会用围墙围起来。这样,他们就把从故乡带过去的文化长期地保存着。

衣食住行中反映出来的,是文化最根本的部分

一讲到文化,大家可能会想到思想、学术、科学。但其实,文化的根本是物质的,是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的,才是文化最根本的部分。在中国地域文化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基本的因素:

一是方言。

在古代,不是每个人都有书写能力的,也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的资讯和媒体。所以,方言就成为人际交流圈中最重要的人情交往媒介。

中国南方的方言特别多。有时,同一个县城东面和西面的人都互相听不懂,山上和山下的人之间也听不懂。南方方言多,是因为地形复杂,多山多水。

方言还随着人口的流动而传播。比如,中国有一片很大的方言区,叫西南官话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都被列入西南官话区。

中国有很多戏曲是以方言为基础的。比如,沪剧主要以上海话为基础的,越剧以浙江嵊县方言为基础,绍剧主要讲绍兴话,甬剧主要讲宁波话。又如,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的昆曲有两种,一个是南昆,一个是北昆。南昆是苏州口音,北昆则是北方口音。这些戏剧一到自己的发源地、在同一个方言区里演出,男女老少都听得津津有味,都能够欣赏。

二是饮食。

地方文化意义上的饮食,指的是民间日常的饮食,而非官方、富人或者特殊场合的饮食。古代交通不方便,食品也难以冷藏和运输,所以只能就地消费。这就造成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文化。比如,南方要吃米,北方主要吃面;农业地区依靠农产品,牧业地区主要消费奶类、肉类。同时,具体的饮食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今天到各地去,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饮食,必然是地方上的小吃,是民间百姓日常吃的东西。

中国的地方食品有很多风味,包括辛、辣、酸、甜、咸、腌、腊、干等。同样是猪肉,有的是腌的,有的是腊的。同样是喝茶,但不同地方喝的茶是不一样的。南方很多地方喝绿茶,绿茶是不发酵的,是清茶。但再往南面一点,福建、广东喝功夫茶、铁观音,这些茶是半发酵的,适合比较炎热潮湿的气候。有些地方喝红茶,红茶是全发酵的,主要是因为更适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但在北京等一些北方地区,人们更喜欢喝花茶。原来,这些地方的原生态水质矿化物比较多,如果直接拿绿茶、清茶泡,会有水的味道,放上花茶味道就掩盖了。到了牧业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加上奶的茶正好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三是民居。

官方建筑、公共建筑或者祭祀性建筑,有的不一定受限于地域,有的则有统一规范。但是,老百姓的普通建筑就一定要适应当地的环境,所以体现了较强的地方特色。

中国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比如,今天湖南西部有一种吊脚楼。所谓吊脚楼,就是用木材支撑,把建筑建在山边上。这是因为,它下面是河流,洪水来时水位涨得很高,如果不把木材撑起来搭建筑物,很可能会被洪水淹了。又如,广东、广西一带,特别是城市里有一种建筑叫骑楼。所谓骑楼,就是靠街、靠路的地方有一个走廊。这有什么好处呢?因为那些地方夏天很热,而且经常下雨。如果没有骑楼,人家走在商店门口的时候不愿意停留。有了骑楼,人们就可以在里面慢慢散步,既晒不到太阳,也可以躲雨,这样就容易产生商机。

这些民间建筑主要以物质生活为主,但也兼顾精神生活。比如,中国建筑大厅里传统上供有祖宗的牌位,有的还要配上小的园林建筑。

四是婚丧节庆。

小时候过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开始,家里的垃圾不能倒,而要到年初五请了财神后,才可以倒出去。人们认为,如果提前倒出去了,就会把家里的财运倒掉了。在一些北方地区,大年初一吃的饺子要前一天晚上包好,表示新一年有吃不完的东西。

在上海,过年一般要做两个菜,一个是一种黄豆制品,上海人叫做“烤麸”,谐音是“靠夫”——可以依靠丈夫。做这个菜的寓意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的顶梁柱靠得住。还有一种青菜,上海人叫“塔苦菜”,发音和“脱苦”相似,寄托着脱离贫苦的期待。

还有些风俗习惯,如婚礼、丧礼照片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用具,都反映了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愿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