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简单的故事(讲一个你没听过的“井底之蛙”的故事)
文//小确幸韬
你没听过的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不信就走着瞧呗(哈哈,先卖个关子)
北漂之前,在一个规模不小的汽车4S店上班。
为什么说它规模不小呢?因为这家公司,是当地唯一的一家上市的本土企业。
在公司呆了两个月,作为新人跑腿受气肯定免不了,老人一有事,这儿一做,那儿一做。
起初老人找你,还挺高兴。后来程序熟了,发现除了跑腿,没其他的了。
也参加过几次饭局,至今我都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如此的饭局。
冒着雨赶到,还走错了路,到的时候直哆嗦,直到吃完饭以后才好了许多。
之后就是饭局上,领导借着酒劲说了很多,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中国的饭局不说了,尤其是职场上的饭局更不用说了。饭局上有饭局上的规矩,不是单纯的吃饭聊天,形成了所谓的“酒桌文化。”
酒桌上座位很讲究。领导该坐哪,下属该坐哪,请客的坐哪,客人坐哪,都是很有讲究的。酒桌上说话的先后顺序,话里话外,言外之音,也很讲究。
“听一个人说话,别听他说了什么,而要听他没说什么。”这句话在酒桌上提现的淋漓尽致,满满的都是充斥着利益的味道。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社交场合中的规规矩矩稍有不注意,不仅会得罪人,还会影响自身发展。
而在小城生活了20多年,这些早就见怪不怪。听到的,看到的,参与到的,基本上都是丑陋的这种中国式的文化。
北漂以后,本以为会改变很多,没想到反而变得更坏。只是场合更大了,世面更大了,但本质的东西没有改变。
在北京,我见过恭维这样恭维领导的:恭恭敬敬,马首是瞻;领导在的时候,明明犯了很大的错,如果领导当场直到,吃不了兜着走,于是蒙混过关,我还亲自参与其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于是乎,领导在的时候一个样,不在的时候又是一个样。这两个样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如果你亲自参与其中的话,你就会亲自体验那种差距。那种感觉,和听来的,从书上看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于是乎,我想了一个问题:能否在领导下来之前和领导下来之后,工作的状态能否一样?其实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每个人只要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可以了。
可这也是很难的,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于是乎人前人后,阿谀奉承,当着一套背着一套,这些职场上的东西就来了。
于是从个体到群体,再从群体到社会,从社会到国家,形成了一些潜规则,不成文的规定。
最终又落到中国人情社会和假面社会这根深蒂固的观念当中来。而人情社会和假面社会的背后其实就是虚伪,无规矩不成方圆,条条框框等。
再说“规矩”,规矩是古代画长方形和圆,无规矩不成方圆。长方形和圆的确如此,没有规矩是难以画出来的。
而长方形和圆都是封闭的几何图形,也是没有出口的。而遵守规规矩矩其实就是在一个封闭的场景里,彼此把彼此封闭起来。所以就有了一个个长方形,一个个圆,一个个社会中的规规矩矩,并且大家都遵守的规规矩矩。
而规则不该是这样的,我困得规则应该是灵活的,有出口的,新鲜的,多元的。而不是这些规规矩矩后面是一张张丑陋,虚伪的嘴脸。
在个人,社会,国家达成一种共识。然后在社会体系下不停的运转,运转,再运转。这是让人感到害怕的,也是令人抗拒的。
好了,啰嗦了这么半天,说了一通后,讲讲文章开始前的那个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故事是在初中课堂听到的。
之所以记忆犹新,是因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一只小青蛙跳出了水井,然后又退了回来。于是就被别的青蛙嘲笑,大家都笑它没有勇气,傻,没用。而这只青蛙说:“还是井里面安全,别的伙伴出去都被人类给捕杀了。””
………………………
这是关于井底之蛙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也是很刷新人们对于“井底之蛙”这个故事所代表的意义的认知。
我想故事看完以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有时候“井底之蛙”代表着一种生存智慧。它不是偏安一隅,而是在认识到世界的残酷后,选择偏安一隅。
这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方式和存在方式,也是那只小青蛙的智慧。
社会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