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即是多一点 少即是多,少才是多

2023-09-25 15:15   geyange.com

少一点即是多一点

首先我们肯定能达成共识的一点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投资哲学。

要说去年我有什么感触:「少即是多」绝对是最大的一点。

芒格有个关于人类思维的比喻我特别喜欢:「人类思维就像人类的卵子一样,人类卵子有一种排斥机制。一旦有一个精子进入,它就会完全关闭,不让下一个精子进入。人类思维也有严重的类似倾向。」

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信息,表面上是「信息」,背后是人的「认知」的投射。就像我现在写下的文字,其实是我看到的世界的样子。

因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实你是在筛选人。而这个时候,「少即是多」这四个字就显得无比重要。

前几天有个朋友给我写了一篇很长的私信,他说花了一天的时间把我文章从第一篇看到最新一篇,很过瘾,感觉跟着我重新经历了一遍市场,学到了好多知识,见识了不少有意思的艺术圈人和事。巴菲特之前说过,如果你在市场里待得够久,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所以我想,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格寻找自己的赚钱/兴趣方向时,接下来就需要选择信息源来学习相应的知识。

关于怎么筛选高质量的公众号,之前有一朋友给我推荐的方法我觉得特别有效:「打开公众号文章列表,如果标题都和最近发生的新闻热点相关,取关;如果这些标题能看出是在用一个大纲和体系在讲些什么,可以加入关注列表」。

我问他,这是一个什么逻辑?

他告诉我,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如果ta所有的选题都跟着热点走,那我相信ta更在意的不会是内容,而是热点背后的流量吧。

我能理解大家生怕被时代拉下而拼命增加信息的获取量。想想我们订阅了多少公众号?买过多少知识付费的课程?参加了多少各式各样的培训?

我也是在去年一年才明白,如果我的目的是通过获取“知识”来提升我的系统的话,那一定“质量比数量”、“精比多”,要更加重要。

“筛选”真正好的信息(无论是公众号、课程还是书),主动的“精”读它,提问题、找框架、反复读、做笔记,努力理解作者想传递的信息,达到与作者匹配的程度,才能真正的增加“理解力”。

少即是多,少才是多。

其实无论是书、公众号还是人,找到经过时间验证的、或者信任的人背书的信息源,精读、反复读,同时敢于放弃大多数其它的信息源。这些需要深度思考和反复消化的信息不仅能加深你的认知,也会让你更加平静。

而对于我自己,我一直赞同阅读是一项主动的行为,如果不把思考及时写下来,往往到最后我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其实就像《怎样阅读一本书》里讲的一样,写作要像音乐一样构思,像建筑一样构造,像纺织一样织成。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在反思,该如何与读者朋友们进行有效互动与沟通?

这本书里有写,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成功的沟通,都发生在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信息,刚好都被读者掌握住了。(这个解释太到位了。)

所以说当作者想要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时候,要先从构思一个观点开始,然后开始制造骨架,最后是在骨架上添加血肉,使得作品开始丰满起来。

读者则相反,他需要从血肉中发现骨架,最终得到作者希望表达和传递的东西。

如果是完美的作者和一个完美的读者,作者拟定的骨架(纲要)和读者发现的骨架(纲要)应该是完全相同的。这是一件多么impressive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话,所写的字都是基于我们个人的认知,经验和情感在其中。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继续compound myself,争取往完美作者上靠齐,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要读要看要学的事情还不少,但有一点没忘:少即是多,少才是多。

祝各位新年快乐!

本期文章插图来自艺术家Join Chamberlai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