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最有哲理的话(如何评价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

2023-09-16 06:37   geyange.com

时间简史最有哲理的话

每个人的书架上都有几本从来没读过的书,其中往往就有《时间简史》。霍金在写作时没想到这本讲物理的小书最后比麦当娜谈性的书卖得还要好。但是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对他既是幸运又是不幸。虽然每个希望了解一点物理学的人都会买一本回来,但是往往读过几页就束之高阁。卖出去的一本本《时间简史》往往最终只能用来展示自己可能未必很高的科学素养。

当然,读者们读不下去《时间简史》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错。物理学的发展已历数千年,而霍金在薄薄的一本小册子里面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物理学讲到了大统一理论。对于一个正常智力的物理系学生(比如我自己)来说,完全理解这些知识都大约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对于没有一定数理基础的普罗大众,此书就更是艰深晦涩。

不过在中国,《时间简史》让人读不下去还有一个原因:这本书的中文翻译质量太差了。举个例子,《时间简史》第十一章中关于引力有这样一段话:

The laws of gravity were incompatible with the view held until quite recently that the universe is unchanging in time: the fact that gravity is always attractive implies that the universe must be either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而中文版的翻译则是:

引力定律和直到相当近代还被坚持的宇宙随时间不变的观念不相协调:引力总是吸引的这一事实意味着,宇宙的演化方式二者必居其一,要么正在膨胀,要么正在收缩。

可以发现在中文里,“观念”前有一个非常冗长的定语——“直到相当近代还被坚持的宇宙随时间不变的”。这个定语在英文原文中放在view后面,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但是汉语中出现这么长的定语往往会让人不知所云。另外,可以发现这个句子中其他的部分也基本照搬了英语的语序,而这在英译汉中往往是不合适的。因为英语和汉语相差极大,强行保持句式结构会让原本在英语中清楚流畅的文本在翻译成中文后变得复杂拗口。往往人们会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比如我自己给出的翻译是这样的:

不久之前,人们还认为宇宙不会随时间变化,但是引力定律和这一观念之间存在矛盾。因为物体之间的引力总是相互吸引的,所以宇宙要么在膨胀,要么在收缩。

似乎会比原书的翻译好一点。

这样的“硬译”在《时间简史》中文版中比比皆是,整本书几乎可以作为翻译课程的错误示范集锦。不过考虑到《时间简史》的译者并非专业的翻译人员,而是从事理工科研究的科学家,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无可厚非,也不足为奇。

如果其他的畅销书籍被翻译得如此艰涩,可能就会招致读者大量的批评。但是《时间简史》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本以难懂著称的科普读物。人们怀着敬畏之心打开这本书的时候,那些读起来非常拗口,结构非常复杂的句子往往会被认为是物理学语言的标准配置。在被这些复杂的句式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读者们会首先认为这是由于物理学的精微难懂导致的。他们想不到的是,除了由于此书本来就比较难读之外,他们跟不上霍金思路的原因还在于译者又为他们加了一道坎。

因为书中讨论的话题本就和日常生活无关,又因为书中使用了一种我们很陌生的,不太像我们平时用语的语言风格,《时间简史》读起来就会有强烈的疏离感和陌生感。简而言之,就是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书。我仍然记得当时读到黑洞旁边的宇航员被拉成意大利面时我有多么毛骨悚然,配上带着浓浓翻译腔的文字更让人感觉惊悚。然而,这种疏离感和陌生感往往可以让人对这本书产生多多少少的崇拜,即所谓的不明觉厉。人们在读过几页被搞得云里雾里的时候,就会感慨:“啊!物理学真是博大精深!非我等凡人所能企及也!”或许也正因为此,现在《时间简史》翻译的批评主要还是存在于翻译学界,读者对其翻译质量的讨论不多。

那么撇开翻译质量的问题不谈,《时间简史》这本书就内容而言究竟怎么样呢?其实作为学物理的人,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时,往往还是有一种亲切感的。霍金博闻强识,将物理学的发展一环扣一环地娓娓道来,同时还添加了很多物理学家之间的爱恨情仇和八卦绯闻,令人不禁莞尔。其中对多普勒效应,双缝干涉,引力透镜等很多重要的物理现象的描述也都很清晰明了。读完之后,一个物理学专业的人就具备了很多聊天的谈资。我的自我感觉是,读过这本书之后,如果被问到“你们学的是什么呀”,就再也不担心没话说了。

但是《时间简史》的后半部分,说实话,我也读得一知半解。黑洞和宇宙学并非我的专长,所以我只能借由霍金的阐述管中窥豹。读过《时间简史》后,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宇宙、黑洞和大统一理论就是物理学界研究的大部分内容甚至全部。但事实并非如此,《时间简史》并未着重提及目前物理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些领域,比如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等。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自己对物理学的认识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时间简史》,但在物理系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老师是研究《时间简史》中提及的这些问题的。当然,这和其成书时间距今已经三十多年也有一定关系。

但是《时间简史》的大部分受众是只受过高中物理教育,甚至没有受过高中物理教育的人。这时候读者往往会发现,《时间简史》似乎什么都说了,但是又什么都没说明白。由于篇幅的限制,书中往往将一种物理现象或者一种物理理论的一小部分拿出来,告诉大家有这么回事,但对于其背后的物理机制的介绍几乎没有。没有足够的数理基础的读者就会看到一个又一个看起来不相关的实验、理论和模型从眼前不断呼啸而过,而没有任何一个是自己真正搞懂的。更要命的是书中几乎没有公式和推导,而是直接描述物理图像,这其实相当于抽掉了物理学的骨头。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读《时间简史》能够收获的可能也就是一些物理学的术语,物理学家的八卦,和大把大把的不明觉厉了。

但是话说回来,对于一些好奇心强的人,《时间简史》什么都没说明白的叙述方式有可能会激发出他们的求知的欲望。我当时读这本书读得怀疑人生时,就立志以后要把里面的东西都搞明白。后来选择物理作为自己的专业也肯定受到了《时间简史》的影响,而我在物理系也度过了还算美妙的四年,很多当时看不懂的地方后来都理解了。所以书看不明白有时也不是坏事,毕竟如果当时都懂了,哪还有后来一个个恍然大悟时的幸福瞬间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