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故事及原理(有哪些哲学故事令你印象深刻)

2023-09-11 17:08   geyange.com

哲学故事及原理

在古代的欧洲有一个皇帝,因为财政不好,所以这个皇帝想要加大税收,于是他把目标瞄向了地主,并为此,他把从事农业的人分成三个类别:

第一个类别是贫苦农民,他们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通过别人的土地来打工,这部分人在皇帝看来是善良淳朴的;

第二个类别是中农,他们有自己的土地,自给自足,在皇帝看来这部分人也没有问题;

第三个类别是地主,他们是最可耻的,因为他们不仅有着大量土地,还通过把土地租借给别人来剥削人。

于是皇帝决定严格惩罚地主,这样既可以加大税收,又会团结民意。但皇帝没有想到,中农和贫苦农民都会反对他,因为中农和贫苦农民都要间接从地主这里得到利益(租地打工或者买地)。

这时皇帝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发明出了“次地主”这个概念。所谓次地主,就是指虽然他们不像地主那样有着大量土地并剥削别人,但他们也有着和地主一样的罪恶的态度。这个概念被发明后,贫苦农民、中农、地主的划分标准被彻底混淆。皇帝通过这种方式惩罚地主,并惩罚那些拥护地主的“次地主”。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次地主其实就是地主的一种剩余。我们无法直接定义次地主是什么,但我们可以通过地主感受到次地主是什么。皇帝通过次地主这个概念完成了自己对地主处罚政策的缝合,这个缝合是皇帝通过把一个客观的划分标准主体化做到的。正是因为有次地主的存在,皇帝对地主的处罚才变得合理起来,整个处罚体系也因这个成功的缝合而变得自洽起来,因为次地主这个剩余让皇帝的政策变得普遍化:划分标准再也不是贫苦农民-中农-地主这种划分,而变成了地主-次地主-贫农-中农的划分。并且由于次地主这个概念是一个主观态度,这使得次地主可以按照皇帝的意愿而无处不在。

在这里,“次地主”并不是“非地主”,而是“非-非地主”,这里的“非-非”并不是一个双重否定,因为如果是双重否定的话,那么“非-非地主”就是地主本身了。恰恰相反,这里的“非-非”是类似于黑格尔辩证法式的“抽象-否定-具体”。

否定“非地主”并没有让这个群体变成“地主”,这里的“非-非”的前面的“非”并不是一个否定谓词,而是声明一个“非谓词”:这让“非-非地主”变成了一个幽灵式的存在:它们在死亡中活着,是活着的死人。

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剩余和缝合,所谓剩余是一种黑格尔辩证法式的概念,首先通过对地主这个抽象概念的否定来达到“非地主”的阶段,然后再否定一次达到“非-非地主”的阶段,也就是黑格尔所谓的“具体”,这个“非-非地主”(次地主)也就是拉康所谓的地主甩出的“剩余”,而皇帝通过这个“剩余”,将自己之前的贫农-中农-地主的三元客观划分变成了赋予自己主体性的地主-贫农-中农-次地主划分。在这个划分中,我们可以发现,你很难评判一个人到底是不是次地主,因为这个划分标准本来就是模糊的,最终我们会发现,你是不是次地主,是由皇帝的主体性决定的,皇帝也因此“缝合”了自己对地主的惩罚政策。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