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道理(解读庄子《养生主》大智慧,这才是养生的真谛)
作者:余云开
《养生主》是《庄子》一书继《逍遥游》、《齐物论》名篇之后,又一名篇。
在讲养生主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逍遥游》和《齐物论》思想。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的文章形式以及表达方式可以变,但思想脉络却是连贯的,否则这个思想就不是成熟的。
庄子在写《逍遥游》之后有《齐物论》,这是应当的;那么《齐物论》之后有《养生主》,那也肯定是理由的。所以,我认为,要正确的领会《养生主》的思想,那么就要从前两篇的思想开始。
在解读前两篇文章时,我曾讲过,《逍遥游》的核心就是对“人类具有认知局限”这个状态的发现和解决,《齐物论》则是在《逍遥游》的基础上,更精细的揭示“造成人类认知局限的原因”,以及提出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齐物论》就是对《逍遥游》的补充和扩充,以及更具体化、清晰化的表达。
那么紧接着出现的《养生主》具有什么有的思想逻辑,以及使命呢?
一直以来,众多学者对庄子解读都呈现一个趋向:只认可庄子思想的一半价值,因为他们认为庄子的另一半是消极避世的。
同样,在对《养生主》篇的解读上也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学者认为庄子《养生主》的思想核心是“养神”,即抛弃对物质层面的追求,独养精神,因此认为庄子有“消极避世”的一面。
比如开篇首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很多学者解读说庄子的意思是说人生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是徒劳的。
其实,这完全是对庄子思想的误解。如果这样解释,跟后面的几个寓言故事内涵就是矛盾的、毫不相干的。同时,这明显就悖离“养生主”这个概念:当一个生命呈现消极颓废状态,就是不健康、不合乎自然的。
所以,这种解读是一种“片面化、碎片化”的解读,没有将庄子整个思想脉络连接起来。因此,就会呈现出一种各篇分离、重复、或者笼统的模糊认知,再加上庄子本身是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理念,以及庄子一生“避仕不就”的经历,公众很自然的就认为庄子具有消极避世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公众对庄子思想具有一种隔离感或者避而远之的心态。
其实,这是庄子哲学的误解,庄子从来没有强调人放弃物质,也从来没有说只追求精神的满足。包括老子也没有强调消极避世。相反,他们都是强调一种正确的、不会陷入虚无的进取方式。
那么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主要就是没有抓到庄子思想的主脉络。因此,如开篇所说,我认为解读《养生主》思想,我们需要从《逍遥游》和《齐物论》思想逻辑中来延伸。也就是说,《齐物论》是对《逍遥游》的延展,那么《养生主》必然也是对前面两篇的补充和升华。
从本质上来说,我认为《养生主》主要就是在前两篇的原理下,对个体生命如何活得最好的具体探讨,即一个人如何把握自身的生命价值。
那么,其所阐述的正确的生活之道,那就是“至诚专一于道中,放弃非道的一切干扰,便可保全生命,乃至成其神技(或可获得大成功)”,下面我们从三个层面来详细解读:
庄子塑像
一、不要在“有限的状态”中追求“无限的状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如上所说,开篇这一段话,就被很都学者误解为人生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是徒劳的。
如果是这样解读,那么紧接着庄子在第二段举例“庖丁解牛”就是有矛盾的,如果庖丁不追求知识,他怎么知道牛的身体结构,从而能使刀15年不碰到牛骨呢?他又怎么可能在消极的状态中达到“神乎其神”的技术极致呢?所以这种解读是有问题的。
在这里,我认为这一句的本意应该是告诉我们,不要用“有限的状态”追求“无限的状态”,而应该在有限状态中追求独属于你的价值状态,这就对应了《逍遥游》中的“人的本位坚守”的论述:你只有坚守你的天性本位,你才能活出你的价值。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就容易被贪欲迷失了心窍: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追求,那也追求,这也做一下,那也做一下,最终“殆已”,即陷入人生困局之中。
因此庄子紧跟着说,“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意思是既然已经陷入困局中,我们再怎么追求都是在困局中而已。
所以,我们该怎么样呢?那就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在这里“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些难理解,历来的常见解释是做了善事不图名声,做了恶事不遭刑罚,这种解读显然是字面上的浅层认识,忘记了庄子写这句话的时代语境、以及庄子整个思想脉络的走向,从而与前后牛头不对马嘴。
其实,这句话我们应该参考逍遥游中的“无己、无功、无名”思想来解读,那么总结起来就是无世俗的善恶观念,即我在做一切事不是以世俗的善恶标准来参考、衡量,我应该怎么做呢?
那就是:“缘督以为经”——这一句也是解读歧义颇多的地方,最流传的版本说人应该像督脉一样,凡事保持中道,便不会受到伤害能保身,但我认为这种解释总觉得有些不足,什么都保持中立,那人的个性价值又怎么能体现?此外,在没有什么事的情况下,似乎这种生活态度可以,如果有特别情况下,比如战争、被欺负,这种不温不火的性格是不能保身的。
还有另一种解释也很有影响力,是说练气功打通任督二脉,比如南怀瑾先生也有这样的解释,他说任督脉是有三道关口,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如果我们打通尾闾关,人就不会腰疼等下肢以下的问题,这是第一道关,越往上越难,如果能打通玉枕关,那么身体就不会有任何的疾病,就可以长命百岁——按道家的说法,活几百年都算是少的。
这类的解释有点偏向生物性的突破,但实际上,人即使有生物性上的突破,但世间的各种困扰也让人难以安然而过,比如在当下,假如某个人能够做到这样的境界,那么他在面对生存问题上,如何能在社会各种竞争中毫发无伤的活下去,依然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的解释还有更深的本质。当我们从庄子的整个思想框架来看,以及前后对应来看,我认为这句话的解释应该是让我们像督脉一样,连接上下而无阻,也就是让我们学会与天道连通,明道而为,那么包括身体以及所追求的一切才会正确,而不会出问题。
那么总结起来,“缘督以为经”的真正含义就是“至诚专一于道中,凡事以道为生存的准则、原则、尺度、经纬”。那么,这样理解之后,这句话即能符合庄子思想的内核,更能对应后面的寓言故事。
二、庖丁解牛,就是“至诚专一于道中”
在告诉了我们养生的原理之后,庄子紧接着就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例子就是“庖丁解牛”的典故。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庄子说,庖丁为文惠君杀牛,手触肩顶、足踩膝抵等各种动作,牛的骨肉分离所发出的砉砉响声,还有进刀解牛时哗啦啦的声音,都符合音乐的节奏,与《桑林》舞的节拍,《经首》曲的韵律相和谐。
庄子在这里用杀牛这件事来举例,可以说是“道无处不在”的另一种阐述。你看,庖丁杀牛居然可以像开演奏会一样,充满音乐节奏感,这就是一种心无旁骛、至诚专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在道中、得道提拔的艺术生活境界。
接下来,庄子借庖丁的口回答了文惠君的疑惑,也是回答我们的疑惑:为什么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庖丁开口就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意思是我平生追求的是道,超过技术或说进而成就技术而已。
接下来,庖丁阐述了他是如何追求道的,他先说他和世上的那些屠夫不同,他们杀牛是用割、用砍,所以再好的刀用不到一个月两个月就坏了,但他因为追求“道”的缘故,知道“道”的所在,从而游走于“道中”,最后抛去了我的感官(自我),全凭心神在运作,所以他的刀不会碰到筋骨,用了十五年依然如当初一样锋利。
在这里,庄子通过庖丁的阐述,再次对应了逍遥游“无己”的境界,也就是我这个躯体最后不属于我来操作,而属于“道”来操作,所以他就能“神乎其神”。
当然,庄子在这里,还有另外一种寓意,即每一个生命,同样的是十五年,有的没几年就把身体毁坏了,而有的十五年好像如初一样,这又对应了道家人活几百年不是问题的逻辑;此外,其实那把刀,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张好牌,有的因为不识道,而打了烂牌,就好比我们本来有很好的天赋,但因为我们陷在“自以为是”中,所以没有发现,就像换工作一样,不停的换来换去,而这个过程就消耗。而有的人,因为追求道,从道认识了自己,所以知道如何让自己活在道中,而减去不必要的折腾,这就是养生的基本道理。
但尽管庖丁这样,庄子仍借庖丁的口提醒我们,“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意思是遇到筋骨盘结、错中复杂的地方,我依然惶惧警惕、如履薄冰,目光盯住此处,动作放慢,才能不偏离道。
那么,在这里,庄子的意思又包含了好几层,一层是尽管一路畅通,但我仍然充满敬畏心,仍然不敢骄傲,紧紧抓住“道”的出路;一层是成功之道,很窄,我唯有至诚专一,凝神专注,才能最终无所阻碍的将一头牛“如土委地”,即像土一样落地,寓意我才能完整而圆满的过完一生。
然后,我方“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此举又是一笔神来之笔,本来按理写到“如土委地”就算是完了,但庄子没有结束,而是又有了这么一句,这一句是不是显得多余,不多余,这表现了庄子“性情”中人的一面,也表现了庄子积极应对人生的一面——可以说,这又是对那些认为庄子消极避世的说法一击。
这一句的意思很明显,是一个人志得意满的表现,以及人生价值达到最大绽放的快慰。而这份满足来自他付出了一番“求道”的努力之后得来的,所以哪有“消极避世”的说法,根本没有。
也就是说,庄子用这个告诉我们成功之道,就是先求道、在道中体察路径。这就是养生,所以文惠君才说,听了你杀牛的道理,我才懂得了养生。这里的养生就是一种正确的活法。
三、养生的宗旨在于顺道、成全道,并非养身体、养精神
这一部分也是最为费解的一部分,有三则寓言故事,三则寓言故事内涵看似分离的故事,但其实思想内核是紧密连接的。
但在通行的解读版本中,这三则寓言故事被解读成各不相关的意思,尤其是第二则寓言,更是前后矛盾,谬误极深。
在第一则寓言里,庄子用公文轩见独腿人右师后引发的思考,阐述了天道存在状态非人所能掌控,天让右师生来就是独腿,或者天让人生来形貌就不能改变。这些都是取决于天,而非人能为之。
庄子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天道才是这个世界的最高统领,人只是其中作为呈现道的一个物象而已。
然后庄子就说了第二个寓言,说野鸡十步才能吃到一口食,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但它却不祈求被养在笼中。接着庄子说:“神虽王,但不善也。”这一句在正统的解释里是说,在笼子里精神虽然旺盛,但并不自由。
如果这样解释,这一则寓言就是与前后文不通或显得多余,前面一直在说养生是顺从道、在道中生活,或者说无论什么都是天为,而非人为,也就是说人的存在状态不可能是人能掌握的,所以这里解读为“追求自由”的设想,明显就是用近代文化语境去解读的,根本不通。
而且,解释本身就不符合逻辑,被关在笼子里怎么可能精神旺盛呢?应该是在野地里自由自在精神才旺盛啊,所以这个正统的解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说那只野鸡虽然在野外精神很旺盛,但不善也,寓意这是一种自我放纵的生活态度,为了自我放纵而需要“十步才能吃一口、百步才能喝一口水”,这样的劳心劳神就不是养生了。
其实,“笼子”在这里寓言的是道,也就是说,人如果在道中,顺从道,才能实现养生,同时,也才能真正实现自由。现代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想不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也可以说,自由是需要在一种框架规则之下,你才能自由。
比如一个人不尊崇道德,因为爱自由为非作歹,那反而不得自由,而且是多种不自由,一种是精神上的不自由,因为他被情绪私欲掌控了,另一种是身体会被限制的不自由。再比如说,吸烟这件事,人可以想吸就吸,但吸出病症来,就会被病症掌控的不自由。同时,吸烟本身就是不自由的状态,当被烟瘾控制了,也就无法不想吸就不吸了。
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只有建立在道中、或者说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他才能真正的自由,就像庖丁一样,他愿意在杀牛时顺道而为,不去乱砍乱割,他反而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他的杀牛过程可以像演奏一样享受,而不会像那些普通屠夫一样,“逆道而行、自以为是”,最终搞得自己精疲力尽,却毫无什么功效。
那么,最后一则寓言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升华,讲得是秦失去吊唁老聃,只哭了三声就出来,引出了其弟子的疑问:“为什么秦失不好好对待朋友?”然后,秦失针对弟子的疑惑作一番解答。
秦失说,他以为老聃是他认为的那个人,但从吊唁的人来看,有好多人来哭他,那说明这个人在世时,也是按照世俗的感情去做了,所以才会有世俗的感情在这里出现。而实际上,一个真正得道之人,他知道这是违背自然、不合道的,人的生生死死,都是一种自然的彰显,人在其中,应该安然于道中,不能被哀乐所左右,这就不是养生之道。
那么,在这里,庄子从生死上来强调了养生的“道性”,或说养生就是追崇道的一种生活意志,所以养生不是如很多专家讲的养身体、养精神,养生实际是养道。
最后在结尾处,庄子又说了一句神秘莫测的话:“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一句也是颇多歧义的一段,有很多的解读版本,在此我不一一举例,总体来说,就是认为“柴薪”可以烧尽,但火永远不会灭,即“形灭而神不灭”的说法。
我认为这一句的内涵,应该是寓意人有灭亡的时刻,但道没有;而人在成就了道,那么他也就达到了传道的价值或说功能。换一种说法,每一个的价值都是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道的无限和精彩,那么当人成就了道,他就是有价值的,比如说庖丁成全了杀牛这个道的神奇现象,他也就成全了他的价值,相反那些普通屠夫没有成全这个道,他的价值就没有发挥出来,他也就没有得到养生的反哺。
可以说,《养生主》从整篇都在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就是顺道而为。也就是说,人要养生,其实就是追随天道、成全天道,从而因为养道而养生,而养生,也就是成全自我人生价值的途径。
(余云开哲学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