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是如何看待人生的?(一个悲观主义者怎么变得积极乐观向上)
让痛苦自动随时间发酵,幽默就自然产生了,人也由此变得豁达和乐观。
豁达能否养成?
如果你去问心理学家,他可能会跟你说心理创伤与内心冲突;如果你问哲学家,他会跟你说中国的老庄、西方的斯多葛 [1] 。
然而我觉得,时间和笑声才是生活的解药。
豁达是思维方式的切换。很多时候,你感觉到痛苦,是因为沉浸在当下。用短期主义的思维来看,当下的痛苦就变成了全部;而豁达是放弃当下,切换到长期主义的视角,再大的痛苦也变淡了。
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当时笑不出来的窘境,一段时间过后,再跟朋友聊起来就成了谈资。可能本来还想抱怨几句,结果朋友被逗得哈哈大笑。你发现事情过去了,好像也没那么难过了。
把痛苦当礼物:幽默 = 悲剧 + 时间
在喜剧演员眼里,很多时候,好笑并不来自快乐,而是来自痛苦,也就是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最简单的,你看综艺节目里经常会让艺人做一些任务,任务失败就会有惩罚,比如被喷水、被突然吊到高空、被锅盖砸脑袋等。
你看到这些惩罚的时候,只要电视里的人没受到什么伤害,你的第一反应一定不会是「好难过」,而是本能地哈哈大笑。
别人身上幸福的事,不会让你产生优越感;一件完美、正确的事,也不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或逻辑矛盾,让你发笑。所以,幽默往往会和痛苦、失败、错误相伴随。
但是,痛苦并不能直接产生幽默,它和幽默之间还需要加上一定的距离。
比如物理距离,像刚刚说的,你在家看综艺节目里的明星被锅盖砸脑袋觉得好笑,因为你和他不在一起;比如情感距离,这事并没有直接发生在你身上。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距离就是时间距离,因为幽默背后有一个重要公式:幽默 = 悲剧 + 时间,说的是遇到糟心事没关系,只要把时间线拉长,「糟心事过去了,就变得好笑了」。
很多经典的喜剧作品里都有这个公式的影子。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上映于 20 世纪 30 年代,讲的是 2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卓别林饰演的流水线工人成为机器生产中的螺丝钉,机械地到把人的鼻子也当成螺丝钉来拧,被误抓进监狱却发现监狱比外面还好。这部电影也成为喜剧艺术的巅峰之作。
还有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里面的经典片段:主人公尹天仇跑龙套,演一位要被打死的神父,因为想加一些内心戏,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死法,被当红的主演大骂并被赶出片场。这一幕就来自周星驰早年跑龙套的亲身经历。
这个公式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经过时间的发酵,总有一天我们能用一种抽离、调侃的眼光重新看待当时的困境。
当那时的困境变得不那么沉重,你再谈论的时候就能放松下来。别人听你讲得坦然,也就能放心地感受其中的优越感、压力释放、逻辑矛盾。在听者能够笑出来的时候,你也就豁达了。
所以,对于喜剧演员来说,我们遇到困难、痛苦时,首先会把它当作生活给予的礼物。哪怕当下还深陷其中,没办法拿它开玩笑,我们也一定要先把它记下来。因为,痛苦可以成为最高级的幽默素材。
比如,我的同事梁海源讲过一个买和田玉被骗的段子。他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被骗当然难受,但是他同时又很开心,因为他会想,「我被骗了,但是我可以把它写成段子,这样就把它赚回来了」。
对待痛苦,用长期主义的眼光来看,把痛苦加上时间就是幽默。当你认识到困难和痛苦是暂时的,是一段可以被说出来的经历,而不是你生活的全部时,自然就好多了。
可能有朋友会担心:「可是听说,很多喜剧演员都有抑郁症,『把痛苦当礼物』真的有效吗?」
其实,每个群体都有得抑郁症的人,且比例都不算少。只是喜剧演员的工作是逗大家笑,如果得了抑郁症会更违和、更有戏剧性,大家更愿意听到这样的故事,所以传播也就更广。
当然,事实上,早在 30 多年前,心理分析学家西摩尔·费舍尔和他的兄弟罗达·费舍尔就对此进行了研究,结论和人们的担心刚好相反。
当时 40 多位著名喜剧演员和小丑参与了这项研究,做了不少测试。费舍尔兄弟惊奇地发现,喜剧演员和小丑很少会患上心理疾病,尽管专业喜剧演员的工作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他们都能够把自己调整得很好。
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使用了「罗夏墨迹测试」 [2] 的方法,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请参与的喜剧演员看模糊的墨迹,并说出看到墨迹后想到了什么。
结果发现,和平常人相比,喜剧演员更擅长把有威胁感的图案转化成有亲切感的事物再说出来。
比如,一个墨迹图案像恶狼,喜剧演员不会说「恶狼」,而是会说「肮脏的小土狼」,把它变成一个可爱的宠物形象,墨迹图一下子就有了幽默感。
这是因为喜剧演员经过长期的训练,使得他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会用幽默来应对那些可能带来困惑或者苦恼的事情,让自己感到快乐。
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是如何看待人生的?
如果我们的目光只局限在当下,那么在遇到低谷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整个世界都灰暗了。如果能用长期主义的视角,给低谷时的痛苦加上时间,你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更容易跳出来。因为你知道现在的痛苦要加上时间的发酵,以后有一天还会变得好笑,自然就豁达了。
很多时候,旁观者清是因为加上了一定的距离。我们说过,幽默和痛苦中间也需要一定的距离。当你深陷痛苦的时候,想象站在一周、一个月甚至几年之后再回过头看,距离拉开了,就会好很多。
2.切换视角,想着有一天你会把痛苦说出来
我在《脱口秀大会》第二季上,讲过我肾结石复发住医院的经历。得肾结石虽然很痛苦,但是我想着它有一天会变成段子,就好多了。
大家都知道我去年生病了,肾结石复发。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就是我当时去医院取片子的时候,那个医生看着我的片子,「真大!来,小张,小李,进来,看看这个结石,大不大?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在旁边都疼不行了,我说:「医生,我疼。」他说:「看看,她开始疼了!你们说这个结石威力大不大?」
当时现场的观众都笑得很开心,表演结束,于谦老师问我:「什么时候写的?」我说:「刚出院的时候写的,可能是刚出院的时候就带着一个信念,这一篇我一定要讲给我的医生听!」
你不用像脱口秀演员一样,专门把自己的痛苦编成段子说出来(当然如果你能这样做,那非常了不起)。但是,你可以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有一天你会把痛苦说出来,甚至你在经历困境的当下就可以试着在心里把你正在经历的难关说出来。
这在心理学上其实是一种切换视角和心理暗示。当你用叙述者的身份讲述自己困境的时候,就是在抽离出来,重新去看你经历的事情,它能帮助你积极地面对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挫败感很强,你就可以在心里跟自己说:
现在遇到的是一件什么事,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困难,还能改变吗。你甚至可以再往前一步,把正在经历这件事的主角换掉,如果不是你,而是另外一位你很崇拜、敬重,你认为很厉害的人,他会怎么做,如果事情无法改变了,他又会怎么办。
把这个例子换成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也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不知不觉地通过切换视角和心理暗示,帮助自己寻找到了跳出困境的方法。
同时你会发现,痛苦和挫折是可以被说出来、被解读的。当它变成一段可以被解读的经历时,你就更容易直面它了。
当然,有一些乐观的朋友,能像说段子一样乐呵呵地把困难说出来,这说明他在内心已经接纳了自己的低谷,能走出来了。比如在《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的总决赛上,我的同事王建国说了一段他东北老家朋友的故事,很让人感慨。
东北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老家那边得个癌症跟得感冒似的。就得个癌症,一般人都说「得癌了」。我们家那边说「得癌了,什么癌?扩散没有?还有多长时间?」都是这样的。我们那边有一个大哥,姓李,是我一个好朋友。前阵子,不是前阵子,前年了,长了个脑瘤。然后我就去问他:「我说李哥,你这个怎么样?」他说:「叫什么李哥,现在我脑子里有个瘤了,叫『瘤哥』。」
我们那边的人开玩笑,开癌症玩笑,开的最狠的,永远是那些带着癌生存的人,这个东西就是他自己的一种消解。
「消解」这个词很贴切。我们想变幽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幽默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和人格魅力。但是幽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魅力?你会发现,幽默的人在生活中也都是快乐和超脱的。幽默首先是「对内」的自我愉悦和消解,「对外」的魅力只是它自然地呈现。
幽默的背后,是一种不在意,你不在意很多嘲讽,不在意很多苦难,不在意很多别人在意的小事。
3.用快乐恢复能量,并学会向他人求助
面对生活的不易,「笑」是能帮你渡过难关的好方式。
这不是一句安慰的话。现代脑科学已经证明,笑会刺激人类的大脑产生内啡肽,从而感到愉悦。内啡肽是大脑神经释放的一种激素,它和大脑中的受体相互作用,还能产生止痛的效果。也就是说,笑不但能让人开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舒缓压力。
你看小孩子跑着跑着摔倒了,哭得特别厉害,这时候大人上去逗逗孩子,小朋友笑一会儿好像就不那么疼了,又接着去玩儿,背后也有这个原因。
所以,当你陷入情绪低谷或者面对难关的时候,可以用笑来调节自己的状态。比如,你可以看一些喜剧电影、脱口秀、幽默文集,或者尝试讲一些笑话,不要让自己陷在负面的情绪里。
除此之外,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向身边的家人、朋友求助,下定决心,从痛苦的怪圈中走出去,才有可能获得力量。
我自己有一个很深的感触,笑是可以互相感染、传递力量的。我在低谷的时候,也会去听我的同事们讲脱口秀,他们讲得搞笑,我就会被他们的状态感染,同样也感到快乐。
同时,作为一名职业的脱口秀演员,有时候尽管自己处于低迷状态也不得不上台演出。我一开始有些抗拒,「这也太残忍了吧,我都这么难过了,凭什么还要逗笑别人」。
但每次当我出于责任硬着头皮上台演出完时,台下观众的掌声与笑声如同一股可以反哺的能量涌进我的心中,那一刻,我的状态至少可以恢复 50%。
这就是观众的笑,反过来带给我的力量。
我看待痛苦的方式变了,相应我的接受度也更高了。
反过来,超高的接受度,有时候是脱口秀演员不得不经历的一种痛苦测试。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有位演员经常说:「这都受不了,还做什么脱口秀。」如今,我已从业 5 年,现在我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惊讶地说:「啊?这你都受得了啊?」
那位脱口秀前辈的话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