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的启示 《世外桃源》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世外桃源》的故事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人大多以捕鱼为业。
一天,有个渔夫划船沿着小溪前行。他心中思量,这小溪的:源头是什么样子呢?为了一探究竟,他溯溪而上。
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他眼前出现了一片桃花林。这片桃花林夹岸而生,中间没有一棵其他树木,芳草鲜美,繁花初绽。
渔夫很惊讶,想看看桃花林的尽处是什么样子,便继续向前。原来这桃花林的尽处,就是这溪水的源头,这里还有一座山,山脚有个小洞,洞中微微透出些许亮光。渔夫便下船登岸,系好小船,从洞口钻了进去。
初人山洞,非常狭窄,渔夫只得勉强行走。又走了几十步,前方突然间变得明朗开阔起来: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排列井然有序,农田肥沃,池水清澈,桑树、翠竹满目皆是;田间的小道纵横相通,鸡鸣狗吠之声不绝于耳;男人耕种,女人织布,老人小孩都悠然自得,他们穿的衣服也和洞外之人一样。
这些人见到渔夫,感到非常诧异,忙问他从何处而来。渔夫便把自己驾船而来的事说给他们听。大家纷纷邀请他到自家去,杀鸡备酒,盛情款待,渔夫欣然应允。
村里其他人听说此事,都赶过来打听外界的情况。原来,这些人的先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逃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后来就一直没出去过。
他们又向渔夫询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已经历了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渔夫把从秦到晋六百年来的兴亡盛衰之事讲给他们听,他们听后都很感慨。
又有很多人邀请渔夫到家中,拿出酒食招待。过了好些日子,渔夫请辞。临走之前,这里的人对他说:“你不要把我们这里的情形告诉外人啊。”
渔夫出来后,登上自己的船,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沿途做了很多标记。回到城中,他立即拜见太守,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详细告之。太守半信半疑,当即派人跟随他一同前往,想要查证此事。可是,这一行人并未找到桃花源,连渔夫做下的标记都不见了。
其实,“世外桃源”是《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 ( 明虚构的世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世外桃源》的道理启示
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些文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其积极的一面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但在阶级社会中,桃花源式的生活模式只能是一种空想,桃花源实际上只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神界”,这一“神界”和黑暗现实的对抗是软弱的,它很容易把人引向逃避现实的道路上去,这是它消极的一面。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