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跨文化交际就要入乡随俗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精选】

2023-06-03 04:34   geyange.com

入乡随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云南师范大学 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入乡随俗”交际原则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不可否认“入乡随俗”的交际原则给交际者带来了一些困惑,有的交际者在异文化中完全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但却发现自己被同化了,自己所代表的文化完全被淹没,没有任何机会表达。鉴于此,笔者简要论述入乡随俗与文化移情的变化关系,意在指出在异国他乡时尊重、理解、体会异国文化,提高自身文化包容能力,使“入乡随俗”原则与文化移情互相取长补短,而非不闻不问,盲目随从异国文化。本文在简要分析通过简要对比入乡随俗交际原则和文化移情,提倡培养文化移情能力,以完善和指导入乡随俗原则,以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

一、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成语出自于《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含义为外乡人来到陌生环境,主动尊重、习惯、接受当地习俗和文化。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和有效的原则,林大津 认为,当我们置身于一个不同的文化环境时,我们应该按照这种文化的实际期望和社会规范扮演每个人所必须扮演的角色-----按其角色去做事情、说话和交往,非如此不能取得预期的交往目的。

21世纪政治、经济、信息迅速发展,同时文化发展来势汹汹。2014中俄文化年的举办、多年来汉语桥的举办,孔子学院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一切都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让世界认识真正的中国。在新的环境下,人们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交际者无需任何时刻都遵守入乡随俗原则,相比之下,文化移情能更好的从根本上做到认同他人文化,尊重他人文化,也不失自身文化性格,即“能走进去,也能走出来”。

二、文化移情

英文中的“empathy”(移情)来源于德语“einfühlung” (设想),首先运用于十九世 纪后期的德国美学领域,后来被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theodore lipps)发展到人际交流 领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移情首次作为一个学术理念被引介到中国,之后被运用到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并掀起了一阵从心理学视角评析文学作品的波澜。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的深入和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逐渐引起了英语教育界的重视,而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

移情,作为西方美学概念被首次提出,日本语言学家库诺将移情概念移植到了语言学领域 。王雅琼指出,移情就是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富裕到客观事物上,觉得该事物同样也有人的感情。高永晨 认为文化移情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题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而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与“入乡随俗”原则

跨文化交际指任何具有不同背景、不同习俗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既可以是本族文化与外文化,也可以是本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胡文仲,1999:1) 入乡随俗交际原则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原则,为跨文化交际者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会产生随俗“无止尽”的情况,甚至产生被同化的现象。相比之下,文化移情便显示出了其优势,这里所说的文化移情是适度的文化移情,不是矫情,也不是同情。适度文化移情指在准确、深入的了解对方文化,由于长期受本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人们在遇到外文化时习惯用自身文化标准去衡量、判断和要求异文化,文化移情强调走出民族中心主义,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尊重和认可异文化。具有文化移情能力的交际者可以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认识和接受异文化,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异文化之后,能够与本国文化相比较,从而客观、理性的认识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可以避免语用错误。

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不同。一位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说大家都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不容易学,是不是这样?老师的回答是“It’s not difficult, it’s just so different.”(汉语不难,只是不一样)。这样就把文化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降低了学生学习汉语时的恐惧感,也使学生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种语言。只有交际者平等的对待每一种文化,才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文化差异,对待交际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敞开心扉去感受、投入和体验异文化,从而产生对异文化真正的认同感,提高移情能力。

定式思维是指人们用自己已经具有的态度去看待所用事物,形成对食物固定的看法。定式思维思考问题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较片面,比如人们总是认为“法国人浪漫、英国人古板、美国人傲慢、中国人谦虚 ”,这些定式思维体现的只是某群体中大部分人所具有的特点、或是交际者接触到的群体具有的特点,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摒除定式思维,能使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摆脱自身束缚,能够“无牵无挂”的接受异文化,才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进行交流,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

四、结论

本文探讨了“入乡随俗”交际原则和文化移情的关系。“入乡随俗”交际原则虽有不足,但却重要,必不可少,无法取代,所以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文化移情能力可以填补其空白,能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更有效的进行。所以,交际者需在“入乡随俗”之前,过程中不断的培养适度文化移情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研究: 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2] 王雅琼. 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J]. 人文高地.

[3] 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8).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