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
几天前,莫言发了篇《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想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是人。」 —— 莫言
其实,哲学家们总在探讨和思考着,关于人生的意义。大部分人也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会开始思考:人是为什么而活着?有的人看着自己眼前的状况,迷茫、焦虑、心存绝望…
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当我们开始过自己独特的人生时,我们必须做许多只有自己才能做的决定。在对友谊、食物、幸福、成功等方面的需求上,我们跟其他人一样, 但每个人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
比如,有些人几乎无法忍受独处一个小时,而有些人则喜欢独处。有些人乐于寻求刺激,有些人则喜欢过更平静的生活,因为他们觉得刺激会扰乱人心。有些人喜欢过精神需求为上的生活,有些人活着就是为了感受舞曲的律动和节拍,还有些人对这两者的需求都很强烈。
鉴于此,任何“人生意义指南”都不可能是完整的指导手册,而只能给出一个框架,让每个人都能够以其为蓝本,构建属于自己的有价值人生。
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
享乐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把握今天,活在当下并享受生命,尽量不要去担心明天,试着让昨天过去。”
每个人似乎都有“及时行乐”的倾向,但是在每一次这样的行为之后,我们是否依然感觉怅然若失,迷惘无力呢?如果有,说明我们在”意义”问题上的亏欠。
这种亏欠并不是特例,而是一种人生常态,反过来,我们最近有没有全情投入做一件事,以至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行乐未必有意义,意义未必是让人快乐的。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体悟到“及时行乐”与“沉浸当下”的微妙差异,我们可能就已经开始走出意义的亏欠了。
《你以为的人生意义就是人生的意义吗?》一书为大家提供了若干路径,从懵懂的发问走向实在的改变。
仅为此刻而活、忘掉明天或者昨天并不能给人带来满足。问题在于快乐总是来了又消失,而我们想象中永远不会到来的明天几乎总会到来。
纯粹的快乐主义留给我们的就是空虚,总是渴望更多快乐,就注定永远都得不到满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克尔恺郭尔以及帕克都为此警告过我们。
这个信息说明,我们需要反驳那些想以某些广告和生活方式作为快乐的标准的杂志。它们似乎承诺,如果我们可以享受足够的大餐、短假期、长假日,美食、聚会总是塞满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能获得足够的快乐,拥有圆满的人生。
它们助长了一种快乐主义式的沮丧,即害怕其他人享受比我们更多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享乐在美好人生中确实有其应该扮演的角色,或许比大多数哲学家所认为的还要重要。
但这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尽量过好今天不只与此刻的存在有关,也不只与享乐有关。当我们不把本来今天能做到的事往后拖延时,就是把握了今天,放弃在未来做只有那时才能做的事并不是把握今天。
把握今天这一观念并没有告诉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必须找出重要的事,否则我们“把握”的对象就会显得空洞或者缺乏价值。
“把握此刻”的智慧在于时间短促,这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一生,我们不应该将其浪费。如果你认为这表示只有欢愉才能算数,而永远把时间花在一触及就变为过去的片刻,那么智慧就变成愚蠢了。
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
幸福是捉摸不定的,并非人生的终极目的。
最常见的一句谎话是父母最喜欢说的:“我不在乎我的孩子做什么工作,只要他们幸福就好。”其中的感情通常是真挚的,但接受孩子们实际的选择其实很难。
不过,人们可以反驳对其撒谎的指责,因为做父母的如果不赞同他们的成年子女似乎在做让他们觉得幸福的事情时,总是可以说:“但我们不认为这件事真的能让他们幸福。”
而且,他们当然能找到证据来支持他们的主张。毕竟,有谁能永远幸福?甚至在那些过得不错的人身上,都可以觉察到不满意和不满足的明显痕迹。
这个例子显示出各种矛盾与幸福的复杂性。它反映了一个事实:我们许多人心照不宣地认为过得幸福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只要他们幸福,我不在乎他们做什么”。
但这也说明幸福是捉摸不定的,并且或许并非人生的终极目的:那些声称只要孩子幸福就好的父母,如果发现他们孩子的这种幸福似乎来自当脱衣舞者、贩毒或者放高利贷的话,那么他们通常会感到惴惴不安。
因此幸福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一切。幸福值得拥有,但却很难获得。难怪追寻幸福似乎十分困难,因为其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是如此模糊。
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
你的行动就是生命的开展,意义因此而彰显。
正是行动塑造生命的意义。人类可以采取很多办法为生命赋予意义,例如帮助他人、追求崇高、寻求幸福、保持快乐、获得成功、活在当下、解放心灵,将每一天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享受,乃至认识到生命本身的无意义等等。
朱利安·巴吉尼对这一个个塑造生命意义的主张,引用大量的故事结合分析论证来帮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帮助他人当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管是舍身饲虎的高僧大德还是一辈子做好事的雷锋,他们的人生都充满意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意义。
当然,帮助他人不是唯一提升生命意义的方式。甚至对于某一个特定的人,他也不能仅仅靠帮助他人获得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整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一个人也可以寻求幸福或保持快乐。只有在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之中,帮助他人这种利他主义行为才变得富有意义。
《你以为的人生意义就是人生的意义吗?》
朱利安·巴吉尼,英国哲学家,创办了《哲学家》杂志。他擅长将抽象、深奥的哲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再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大众读者。
著有《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头条新闻背后的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