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联系和哲学上的联系(哲学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你好,我是范尧。感谢关注刚刚起步的哲学不插电。
在2020年的末尾,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踏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虽然还没做出让我们满意的作品,但还是收到了很多来自亲朋好友的关注与支持。
我们由衷地感谢。
2020年年中,因为疫情回国的我,恰好遇到了这个机会,可以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一个哲学主题的自媒体。我当时考虑了很久,是不是要花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情。为此,我还专门跟包括顿顿在内的我的几个老师一起聊了聊这件事情。
Robert R. Brandom 匹兹堡大学杰出哲学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外籍院士。简称“顿顿”。
我跟顿顿说,我觉得哲学家们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写了很多很好的文章,但是这些工作和文章往往只被学术界里很少一些人所阅读,并不被大众所知。我想做一个沟通大众和学术工作的桥梁,把优秀的、和公众相关的学术工作,用大家可以接受的方式带给大家。
顿顿笑了笑,说,这么多年来,他已经深陷专家和专家之间的对话中了。和顿顿的博士导师罗蒂[1]不一样,他从来都是一个纯粹的求知者。对政治、社会,没有太大兴趣。但是他可以理解我。他说,中国的传统观念经常强调,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和知识领域身份的转换。
我一直知道顿顿读书很广,没想到这么广。
我也表达了我的担忧。我说,我知道我想做像谁一样的事情:Elizabeth Anderson,哈贝马斯;但我还不是他们。我不过是个还没毕业的博士生,我又懂多少哲学?
顿顿说,你通过了系里的博士资格考试,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认为你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了。你还年轻,或许知道的没那么多,但是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的话题上,而不是试图去做得很全面。
很显然,像往常一样,我并没有听从顿顿的建议。哲学种草计划的前两期节目,讲了亚里士多德论友爱,然后是哈贝马斯的“系统殖民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做自己”。接下来还会讲密尔。
在到匹兹堡之前,我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哲学系读书。
澳国立所做的大部分哲学是非常主流的当代分析哲学。在澳国立的时候,我关心无穷、因果、逻辑、心灵。在离开澳国立之前,我已经对当今的理论哲学感到不满。当代英美传统的分析哲学在这些年越来越与现实脱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智力游戏。这些智力游戏或许有趣,有些参与者也确实出类拔萃,但是智力游戏终归只是游戏。
在那段时间里,我不知道自己学哲学是为了什么。渐渐地,我开始寻找好哲学的样子。
在匹兹堡的第二年,我读了《纯粹理性批判》。我看到了我眼中好的理论哲学应该有的样子。我想做康德那样的哲学,成为像康德那样的哲学家。
但是这个目标太大了。让人高山仰止,让人诚惶诚恐。如果一个人进入哲学是为了成为康德,那么他失败的风险也太大了。
真正让我觉得我可以在哲学界待下去的,是Elizabeth Anderson。
Elizabeth Anderson,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2019年MacArthur“天才奖”获得者
1999年,Anderson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What is the point of equality”。比较书面的译名是《平等的意义何在?》。但如果要更贴合字面意思,大概应该翻译成《平等是为了什么?》。
在Anderson文章发表之前,哲学界对平等的讨论集中在财富和幸运之上。认为有些人恰好比较幸运而拥有种种优势,而平等的根本目的是对不幸的人进行弥补。弥补的目的是实现所谓的“机会平等”,让所有人有同等的机会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Anderson在《平等是为了什么?》中回应了过去关于平等的讨论。告诉我们,财富和机会的再分配固然重要,但这些并不是平等最终的目的。过去的学者太过沉溺于物质和机会平等分配的极端例子,以至于得出了诸如,① 出于对个人意愿的尊重和平等的要求,政府应该资助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② 出于宗教自由和平等要求,大众应该为小部分人极其昂贵的宗教仪式买单等离谱结论。
Anderson说,平等不是为了实现财富的平均分配或者机会的完全平等。毕竟人和人生来不同,难道政府应该打压那些生来天赋异禀的人以保证其他人和他们有同样的机会成为艺术家吗?平等的关键是让人和人之间能够形成平等的关联,让所有人能够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不受排挤与歧视。财富和机会的再分配是人和人之间形成平等关联的重要保障,但其本身不是平等的目的。
Anderson让我看到了好哲学的另一种可能性。
我还记得我在一个暑假里反复看了Anderson的这篇文章。跟朋友说,要是能写出这么一篇文章,我这辈子就值了。
Anderson的批评者往往认为Anderson的工作不深刻、不系统。但没有人可以否认Anderson的工作富有洞见。她所关心和回应的,是当今社会的困境与不足,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这也是【哲学不插电】所希望做的。
当然,我们不敢自比Anderson。但是我们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用哲学的视角,回应当代生活的困境。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2]
哲学不插电最新一期节目,就给大家介绍了Anderson的新书《私有政府:雇主是如何支配我们生活的(以及我们为什么对此闭口不提)》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我们会用3~4个视频把这本小书尽可能完整地介绍给大家。
康德说,是卢梭让他学会了尊重人。
在《关于美和崇高感的考察》的手稿中,康德写道:
“我天生是一名求知者。我感到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对求索的贪婪不安,而每次收获都让我心满意足。曾有一段时间,我以为只有知识才能造就人类的尊荣,因此我鄙视一无所知的群氓。卢梭纠正了我。这种盲目的偏好消失了。我学会了如何尊重人。如果知识的考察不能为人类权利的确立提供价值的话,我就比最普通的劳工更无用。”[3]
在这段话里,康德回答了一个问题,套用Anderson的标题,就是“哲学,为了什么?”
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就是对哲学文本的研究。你想知道什么是哲学,你应该去看过去的哲学文本,从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胡塞尔。这种观点认为哲学是朝向过去的。哲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过去的哲学文献。
我们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在我们看来,哲学是面向未来的。我一直觉得,如果你真心喜欢康德,那么你不应该成为一个康德学者,你应该去研究未来的形而上学,去为人类权力的确立提供价值。
还有另一种在我看来以莱布尼茨为代表,作为智力游戏的哲学。我们不否认莱布尼茨的哲学探究的严肃态度,或者他对后世(尤其是康德)的深刻影响,但是对常识、生活的背弃使得莱布尼茨的哲学只能作为一个智力游戏在茶余饭后供人消遣。
好的哲学一定是从生活中出发,最终回到生活中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哲学开创者们,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无一不认为哲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分析哲学甚至想要斩断和过去哲学的联系,从头建立起一套根植于生活的严谨的哲学。但是这么多年的发展让分析哲学离生活越来越远。
哲学不插电是我们对我们所理解的哲学的一次尝试。是一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一种尊重人的哲学。
希望更多人能从中感受到,哲学和生活的关联。
最后,祝大家天天开心。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做出好的作品。
2021,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