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真相知乎(瑜伽的真相 你真的了解瑜伽吗)

2024-04-12 03:37   geyange.com

瑜伽真相知乎

在有关“自我转化”的著作中,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是最重要的一部。没有人能像帕坦伽利那样将灵性修持的道路阐述得如此精准。

对于帕坦伽利,世人所知甚少,听说他是来自克什米尔高原的一位瑜伽士。

首先,瑜伽分为五个分支,分别是,王瑜伽,即禅定之道, 智慧瑜伽,即智慧的启迪,业力瑜伽,即行为的准则,奉爱瑜伽,即对神性爱的奉献,以及哈他瑜伽,即瑜伽体位的练习。

有人认为瑜伽仅仅是各种体位和呼吸的练习。其实相比王瑜伽,这只是初级的哈他瑜伽,目的是帮助人们净化身体,以科学而循序渐进的方法打开能量管道,为后续的禅定做好准备。它始于公元一千多年前,主要的文献是《哈他瑜伽经》。

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总共分为 4 个篇章,195 个章节, 分别是 :禅定篇(Samadhipad), 实践篇(Sadanapad),力量篇(Bibhutipad),解脱篇(Kaiwalyapad)。

就像克里希那在薄伽梵歌的第二部分揭示了所有宗教的核心那样。同样的,帕坦伽利在第一篇章禅定篇中也阐述了禅定的关键。由此,他给出了瑜伽的定义,即心识的净化,让头脑不被杂念所牵制,也称止念的方法,和解脱的状态。当头脑从杂念中解脱,这就是禅定。

第一篇章的最后,他还描述了瑜伽的终极状态。整个篇章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内容 :

瑜伽即是止念。 唯有当内观建立,

否则就会有对念头的认同,并意图改变念头。

第二篇章实践篇,则适用于那些已经开始禅修的人们。这个阶段,他们和内在的杂念抗争着。文中阐述了各种杂念,而通过克里亚瑜伽(Kriya Yoga)的方法,就可以净化这些杂念, 清理固有行为模式的成因,并摆脱它们。通过各个阶段的瑜伽练习,人们可以到达纯然的灵魂状态,拥有觉知的意识。在本篇章的第二十九章节中,帕坦伽利把这种瑜伽称为阿斯汤加瑜伽 ,它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持戒(Yama),精进(Niyama),体 位(Aasan), 调 息(Pranayama), 调 心(Pratyahara), 专注(Dharana), 禅定(Dhyana), 三摩地(Samadhi)。其中前五项被称为外在瑜伽(Bahiryoga),而后三项被称为内在瑜伽

(Antaryoga)。而到达瑜伽的终极状态时,后三项也同样和外在相连。因为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了悟神性,到达禅定的最高境界,将与万物合一。

第一部分持戒包含了各项行为准则,即:不伤害(Ahimsa),指不以思想、言语、行为有意地伤害任何生命;不妄语(Satya),指不违背真理,诚信而不说慌话,言行合一且合于心;不偷(No Stealing),指不取非己之物;禁欲(Brahmacharya),指自我克制,将性能量转化,使身,心,语不被性欲所牵制;不贪(Aparigraha),指不受物欲的驱使,不贪恋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第二部分精进(Niyama),是指个人的内修行为。它包括净化(Saoca),指保持身体,衣物,食物和念头的纯净 ;知足(Samtosa),指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期望获得回报,并为此感到满足,遇到困难也不应消沉 ;苦行(Tapa),指克服修行种遇到的种种困难 ;学习(Swadhyaya),指研习经典,并对头脑的惯性思维保持觉知 ;臣服(Isvara Pranidhana),指臣服于宇宙万有全是。

第三部分体位成就(Aasansiddhi)是指长时间内以舒服的状态保持一个姿势。这种状态对止念非常有用。而呼吸调息法(Pranayama)的目地则是达到缓慢而均匀的呼吸状态,这对专注的培养十分奏效。

第四部分调心(Pratyahara),是指摄受感官,把能量从对感官的执着中回收,专注于内在,让意识消融在自我合一的状态中。

第五部分专注(Dharana),是指将意识聚焦在某一点的状态。

第六部分禅定(Dhyana),是指念头的停止,凝神而不受念头的干扰。

而最后一个阶段三摩地(Samadhi),是指完全从念头中解脱,达到纯然的意识状态。

帕坦伽利在《瑜伽经》的最后篇章力量篇(Bibhutipad)里, 详细阐述了专注,禅定,和三摩地。当念头停止,修行者就会产生很多神秘力量。在瑜伽中,被称为“悉地”(Siddhi,成就)。在力量篇的第五十五章节中,他描述了多种悉地。而瑜伽练习中,执着于这些神通会使修行者偏离正道。只有摆脱对它们的诱惑,修行者才能到达真正解脱的境地。一旦解脱,修行者将与神性合一。这时,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解脱的终极境界。

马哈纬尔把其中的持戒(Yama)部分视做自己的教义基础。 佛陀制定的五项基本戒律同样基于《瑜伽经》。但是,佛陀将不饮酒代替了《瑜伽经》中的不贪。

瑜伽不是宗教,而是关于意识的科学。世界越是变得物质, 瑜伽的重要性就越加彰显。今天,无论是基督教神父,还是犹太教拉比,或是伊斯兰教的伊玛目都对瑜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它甚至还被西医们当成处方推荐给人们。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