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的道理(《十面埋伏》的故事)
古往今来的战事浩如烟海,可唯有“垓下之战”这段历史,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垓下之战是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的决战。刘邦的汉军以30万的大军包围了只剩10万人马的楚军,并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将地处四面绝壁的垓下大营团团包围,在这乌江边的生死决斗中,项羽终因寡不敌众,拔剑自刎。《十面埋伏》中的琵琶完成了对汉军这一进攻者、追击者、胜利者的形象塑造,成功地展现出了古代战场上激烈壮观的场景。
《十面埋伏》是在一个大型套曲结构框架中,运用写实的手法,以深刻而丰富的音乐语汇和高超的演奏技巧,通过十三个章节: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将这场古代战役的全过程复刻出来。《十面埋伏》的“列营”是全曲的开始,琵琶在高音区奏出似小鼓强烈而雄壮的敲击声,继而军号、马蹄等战争中的典型音响也出现了,转调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刻画出汉军铁骑驰聘的威武军容。
“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段为全曲的重点,运用琵琶特有的煞弦、绞弦、拼双弦等技法,通过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地描绘出气势磅礴的大战场景,“金声、鼓声、弩声、人马辟易声”历历如闻,使听众身临其境,特别是“九里山大战”中的呐喊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
一曲《十面埋伏》断了项羽的归路,但这乐声却延续了几千年。那么,这首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十面埋伏》,其具体创作年代、曲谱等等具体细节又是如何呢?我们接着看。明末清初王猷定在《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一文中,记载了明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即今《十面埋伏》)一曲时的情景:
“....而尤得意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弹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从上述的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十面埋伏》至少在明代就已在民间流传。而《十面埋伏》的乐谱则最早记载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编订的《琵琶谱》。
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1975年,琵琶大师刘德海凭借他改编的《十面埋伏》震惊四座,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首古曲。“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钟72次,我演奏《十面埋伏》时,用四根琴弦,和十万大军打仗,心跳每分钟100多次。”
琵琶的演奏技法复杂多变,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音响效果,它既能演奏典雅抒情的文曲,又能演奏威武激昂的武曲,如我们今天了解到的这首《十面埋伏》,就以高超的技巧“四两拨千斤”般地描绘出了一场名留史册的战争。《十面埋伏》是古代琵琶武曲表演艺术的高峰,是无数优秀民间音乐家的创作智慧,更是中国琵琶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