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口吐莲花下一句(口吐莲花下一句是什么,全句意思及前后句)

2024-02-20 00:55   geyange.com

说话口吐莲花下一句

口吐莲花下一句是脚踏祥云

前后全句子:

1、心有善念口吐莲花

2、脚踏祥云,口吐莲花

口吐莲花是什么意思?

口吐莲花是佛教用语,比喻口出妙语,说话有文采。出自《赠琴棋僧歌》。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吉祥和清净的标志。说法微妙,谓之“口吐莲花”,似出于唐·张瀛《赠琴棋僧歌》:“我尝听师说一法,波上莲花水中月。”然而,其源当上溯至南北朝时的佛图澄。《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召佛图澄,试以道术。佛图澄便“取钵盛水,烧香呪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

后用“口吐莲花”比喻口出妙语,说话有文采。如《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少游又问讯云:‘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小妹一头走,一头答应:‘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也作“口吐珠玑”

造句

1、你这个人十分优秀,简直就是口吐莲花,句句话都特别中听。

2、说话总是那么的中听,不是花言巧语,就是口吐莲花。

口吐莲花是什么意思?

口吐莲花:《口吐莲花》是一段传统相声,建国以后鲜有表演。

口吐莲花是佛教用语,比喻口出妙语,说话有文采。出自《赠琴棋僧歌》。

拼音:kǒu tǔ lián huā

“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吐莲花;口出一句恶语,似口吐蛇毒。”是什么意思?

口,即嘴巴。它既能说好话,也能说坏话。

它说好话的时候,吐出来的是莲花;说坏话的时候,吐出来的是蛇毒。

所以,我们不能恶意中伤别人。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类情况:一句诚实、有礼貌的语言,可止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代青年,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文雅、朴实、健康、向上的语言,用文明语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真正体现新世纪青年人优秀的精神风貌。

心有善念口吐莲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心是善良的,那么说的话也是善言,让人听着很舒服,不会说假话、脏话等污秽不堪的言语。

人的一言一行莫不和其起心动念有关,心善则会口善行善,心恶则会口恶行恶,所谓“一切法从心想生”。而要做一个真正的善人,也要从身、口、意三方面来下功夫。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吉祥和清净的标志。说法微妙,谓之“口吐莲花”,似出于唐·张瀛《赠琴棋僧歌》:“我尝听师说一法,波上莲花水中月。”然而,其源当上溯至南北朝时的佛图澄。

《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召佛图澄,试以道术。佛图澄便“取钵盛水,烧香呪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后用“口吐莲花”比喻口出妙语,说话有文采。如《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少游又问讯云:‘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小妹一头走,一头答应:‘随道人中吐莲花,半文无舍。’”也作“口吐珠玑”。如明·谢谠《四喜记·花亭佳偶》:“身呈文彩,口吐珠玑,登云会上广寒梯,攀龙定涉承明陛。”

曹云金 刘云天 《口吐莲花》台词

口吐莲花

甲:学相声占四个字:说、学、逗、唱。就是说不会变戏法儿,因为戏法儿得身上带着,不带着变不出来。有这么一手戏法儿叫空箱取酒。

乙:那可是真的?

甲:假的。在他胳肢窝那儿有一个尿泡,尿泡里头灌着水,尿泡那头那儿有一节气门芯,这头儿有一节笔管,笔管当中间不是有一个窟窿吗,上边堵有一个黄蜡疙瘩,变的时候,他拿手绢一盖。他得念咒,是这词儿:“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要得戏法变,还得来点儿土。”他不为抓土,就为用手抓那个蜡疙瘩,抠下来往下一控,水就流出来啦。有一次他变露了,因为天热,蜡疙瘩软和了,一抠口儿,下来半拉,水堵住了出不来了。

乙:那怎么办哪?

甲:他有主意,他用手挤这尿泡。

乙:那楞挤多寒碜哪。

甲:他有主意,嘴里有话。

乙:说什么?

甲:“天荒荒、地荒荒,胳膊肘,好痒痒。”一挤,滋滋水流出来了。

乙:楞挤呀!

甲:你倒小心点儿,他这么一使劲,劲头大了尿泡破了,这水呀没顺袖口出来,从裤子流下来了,观众这个乐啦,好哇,变戏法儿的尿裤子啦!

乙:那多寒碜哪!

甲:变戏法儿的只有四手儿是真的。

乙:哪四手儿?

甲:剑、球、豆、环。吞宝剑,您知道怎么练吗?

乙:使什么练哪?

甲:乍练使白菜帮子拣,白菜帮子练成了,再使竹子宝剑练,竹子宝剑练好了,换铁的。铁球,您知道怎么练吗?

乙:使铁球哇。

甲:不行,乍练是使棒子面,棒子面买来,揉成球,用蒸锅蒸好,拿出来蘸点儿凉水,往下这么一吞,吞到嗓子眼里用气托着,比方没托住,掉肚子里头了,没关系,来点咸菜,甭吃饭了。

乙:当窝头吃了。

甲:这是假的,我有一手儿真的。

乙:您也会变戏法儿,那一定也是假的。

甲:不,我这是真的。

乙:您这戏法儿什么名儿?

甲:我这叫“口吐莲花”。

乙:怎么叫“口吐莲花”?

甲:您给我倒过一杯水来,我就慢慢地掐诀念咒,把这水端起来,一憋气我咕嘟咕嘟的,喝了。乙:不怎么样,你还不如我哪。我这手儿比您强。您给我烙一斤饼,卷上来,我让您眼瞧着,吭哧吭哧的,给吃了。

甲:吃了哇,那不算功夫。

乙:吃了不算功夫,吃完了之后用不了五分钟,当当放屁。

甲:不怎么样。

乙:你这喝水也不怎么样。

甲:喝完之后有点儿功夫,我就蹲档骑马式用我丹田气功把水提上来,一张嘴还能把它喷出来。喷出来是个水球,这水球到半悬空“啪”这么一开,要变朵莲花,莲花当间站个小娃娃,冲台下三鞠躬,表示祝君晚安。鞠完躬,落在平地上,还是那点儿水。

乙:这手儿真好,您变一下我看看。

甲:喜欢看,您得帮我个忙。

乙:我不会变。

甲:不用我变,戏法儿少不了打锣的,你得给我借个锣。

乙:借锣可没地方。

甲:找个代替的。

乙:拿什么代替啊?

甲:脑袋当锣,拿扇子一打您这脑袋就算打锣了。我念几句咒,就是锣套子溜口辙,这可不为念咒,就为用我这念回头我好变。

乙:您念吧。

甲:听我念咒,一二三,二三三。变不了。

乙:怎么变不了?

甲:这锣不响。

乙:是呀!这脑袋是肉的,怎么能响呀?

甲:可以用你那嘴发音,我这儿打两下子,您那儿就:“当!当!”

乙:可以。

甲:一二三,二二三。

乙:当当!

甲:不行太慢,快着点。

乙:行了,当当!

甲:我还没打怎么就响了?

乙:这可难办,快了又快了,慢了又慢了,怎么合适?

甲:锤到锣鸣。

乙:行了。

甲:一二三,二二三。

乙:当当!

甲:跟我师父学艺在茅山。(乙:当当)茅山有个毛老道,他把戏法儿对我传,传会了徒弟整八个,倒有七个成了仙。因为我贪财没得道,我师一怒把我轰下山,轰下山来没有别的干,变个戏法儿大家观,变个珍珠倒卷帘,珍珠倒卷帘啊——(乙连打当)

甲:好。

乙:您变哪。

甲:现在变不了。

乙:怎么?

甲:我这是试试锣。

乙:啊!试试,白打了。那我这锣行不行啊?

甲:行。

乙:那您继续变吧。

甲:我正式请神。

乙:怎么您还请神?有神吗?

甲:没告诉您这是锣套子溜口辙吗?请神可是请神,你可别说话。因为我请这神仙脾气都大。您一说话他就走了,他一步我就变不出来了。

乙:好,那我不说话。

甲:老不说话也不行。

乙:什么时候说话呢?

甲:我念完咒,打完锣,水喝下去了,我往这儿一蹲运这口气的时候,就用着您说话了。您这姿势要摆好了:前腿要弓,后腿要绷,眼睛瞪园了,抱拳拱手,高高的声音,叫我这么一声:“先生,您倒是喷哪!”我一张嘴,嗨,啪就喷出来了。

乙:喷多高?

甲:距离我这头二尺多高。

乙:这莲花有多大个儿?

甲:茶盘大小。

乙:您变吧。

甲:我正式念咒(同时乙打锣)。一请天地动,二请鬼神惊,三请毛老道,四请孙伯龄,五请桃花女,六请老周公,七请小悟禅,八请是沙僧,九请李丽华,十请陆露明。

乙:您别请了,这二位是演电影的呀。

甲:我知道,为什么李丽华、陆露明的片子那么好?

乙:人家演的好。

甲:不对,她有仙根。

乙:是呀!我不知道。

甲:不让你说话,你还说话,这下人家回去啦,还得打头起。一请天地动。

乙:又请天地动啦,十请陆露明。

甲:十请陆露明。请来金少山,又请裘盛戎,请来马连良,又请谭富英,请来奚啸伯,又请梁益鸣,请来侯宝林,再请高德明,请来花小宝,再请王桂英,请来王佩臣,又请宋慧玲。早请早到,晚请晚到,如若不到,铜锣相叫。接神接仙,八抬大轿。凉水泼街,黄土垫道。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皂,请高香,抓草料,麻雷子,二踢脚,五百一堆,少了别要。腌菜瓜,酱青椒,喝豆汁儿,吃巴豆,跑肚拉稀,吃药就好,走走留神,汽车来到,大车切轴,三轮放炮,老头儿咳嗽,小孩儿撒尿,法院过堂,手铐脚镣,机关枪,迫击炮,快看新闻,今日晚报,哈咿叭嘎,顶好顶好,拾头一看,神仙来到哇……

乙:先生,您倒是喷哪!

甲:我全咽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