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太少,往往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
你可能不信,领先80%的人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工作16年,我观察到一个很出乎意料的现象:很多年轻时脑筋活泛、不甘下游的人,到了四十岁似乎也没有领先别人多少,甚至有不少人还落后了。
而年轻时能力一般、安于现状的人,到了四十岁似乎也普遍在经理、总监的位置上,甚至还有人担任了总经理。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预期外的情况呢?
我将我这十多年接触过的上千人捋了下,发现了一个规律:“出类拔萃很难,但领先80%的人却很简单”。
只要做到以下四点中的任一点,几乎人人都能成为领先的前20%。
第一点是多点耐心。在现在这个一切都讲究快节奏的社会里,有耐心的人实在太少了(绝对少于20%):学习某个技能刚三天,就觉得见效太慢选择放弃。
工作刚半年没加薪,就觉得受委屈要离职。创业时在产品上没耐心打磨,成天想着怎么融一大笔钱、怎么用户裂变一夜暴涨。所以,如果你能多一点耐心,比别人多坚持一会儿,很容易就能领先这80%没耐心的人。
我刚毕业那会,也是一个没耐心的人。我2004年大学毕业时,进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IPO中的行业领头羊,号称是行业里的“黄埔军校”,发展前景极好。
我是通过公司”百名名校生计划”的校园招聘加入的,因为这个计划才实施第二年,而且前一年公司才招了3名名校毕业生,所以我们这批毕业生一入职,公司就给了很高的职级起点。
但我在公司呆了一年后,虽然拿了部门最优,工资也是同期应届毕业生里最高的,我却依然觉得公司的平台不足以支撑我更快成长,因此选择跳槽了。
这个决定的后果是,当我离开2年得意于一万多元月薪的“高薪”时(2006年月薪8000都算挺高的了),留下的同学少的有几百万股票市值,多的有几千万。
在2007年之前能有这个身家,已经算是摸到财务自由的边了。
尝过了这一次没耐心的苦果后,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有耐心,坚持长期主义,在任何一家公司都至少要呆满三年。
有了这个转变,我之后的职业生涯收获了越来越来的长期主义回报。
比如,我在IBM时虽然经历了多次团队动荡,90%的同事都选择离开团队甚至公司。
但因还未满三年,我就咬牙坚持了下来,从而获得了团队重建后的一个大机会——担任事业线管理咨询团队的负责人。
如果不经历团队重建,这个机会根本不可能落到我这种不足30岁的顾问身上(前一任负责人是40多岁)。
正是有了这个机会,也让我有了更多咨询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同样的耐心,我也带到了YouCore的创业中。
在2015年~2017年知识付费的疯狂中,愿意沉下心来做产品的人极少,因为赚钱太容易了。
随便粗制滥造一个产品,只要推广做得好,就能卖几万、十多万份,一下子就几百、上千万的收入,谁还愿意“浪费”时间在产品打磨上?
但我们抵制住了这波诱惑,认真打磨产品,到2018年知识付费退潮时,YouCore反而逆势增长,学员规模、业务收入和口碑都越来越好。
因此,让自己多一点耐心,你会发现不经意间就领先80%的人了。
第二点是多点行动。
如果你稍微用心观察下周边的朋友和同事,你会发现坐而论道、大谈理想的人很多,但是踏踏实实动手去做的人却很少。
比如,做个逻辑顺序练习,有些同学会跟我讨论逻辑顺序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能按逻辑顺序组织,太关注逻辑顺序是否会影响大脑的创新等等。
他们美其名曰这叫探究概念的本质,是更高级的思考和学习活动。
探究概念的本质确实是一种高级的元认知活动,但问题在于他们探究得太多,动手得太少。
结果就是高谈阔论了一大堆的本质和原理,但连一个最基本的“如何做好自我介绍”的逻辑顺序都组织不好。
但这个探究是建立在先照着生搬硬套,做了之后再来探究的,而不是动手前就先高谈阔论。
带过这么多同学的逻辑顺序练习,我发现的一个扎心事实是:脑子灵活,一开始理解就有70分的同学,如果光高谈阔论不充分练习,一个月后对逻辑顺序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依然还是70分上下。但哪怕脑子没那么灵活,一开始理解只有30分的同学,认认真真去完成了10~20个练习后,对逻辑顺序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没有一个是低于80分的。
为什么只要充分练习了,理解水平就能从30分跑到80分以上呢?
因为只要去做了,就会发现疑惑和差距,有了疑惑和差距,自然会找老师来解答,再经过练习验证,自然就理解得越来越深了。
这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最佳写照之一。
逻辑顺序练习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总有同学跟我取经如何写好文章,有没有什么写作方法论?我的最大建议就是:不用管什么方法论,先去写,写多了你写作水平就上来了。
因为写多了,你就不得不去琢磨新的写作内容从哪儿来,怎样写更吸引人、如何写才更高效等等,写作水平自然也就高了。但如果不去写,再厉害的写作方法论给你也没啥用。
所以,少一点空想,多一点行动,你想不领先80%的人都难,因为愿意动手去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第三点是少点贪心。
今天早上又有位同学发消息给我说:“老师,我最近很焦虑,感觉前面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有很多东西要学,焦虑反过来又让我很拖延,感觉成长很慢。我应该怎么来设定我的合适的目标和成长计划?”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80%以上的人都有。
这种焦虑的根本病因在于贪心。得到的太少,往往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一段讲得特别好:
有些人一事无成,而实际上他们却做得很吃力。原因有三:
第一,他们低估了完成一件任务所需的时间。他们总以为万事顺利,却总不免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
第二,一般的管理者(往往也是不大有效的管理者)总喜欢赶工——而赶工的结果,总不免使进度更加落后...
第三,一般的管理者喜欢同时着手几件要事,结果对每一件事,他们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最少整块时间。只要任何一件事情受阻,全部事情也都会跟着受阻了。
如果我们能减少自己的贪心,像德鲁克建议的这样,一段时间只聚焦一个目标、一个关键任务的话,那么我们成功完成这个目标或关键任务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有些同学可能会担心:目标或计划安排得太少,是不是会导致完成的任务总量减少?
其实如果你减少了计划中的工作量,还是未能按时完成,那么你在计划里加再多任务项也没意义,反正你都不会去做。
而且,你排上这些事项,只会导致原本能做完的要事因为受到干扰做不完,结果就是更焦虑,导致什么都不愿做了(反正也做不完)。
假如真的将任务量排少了,你最终做的事也不会变少,因为你肯定有多余的时间空下来,那时再加更多的事就可以了。
这种减少贪心排计划的做法,就是YouCore提倡的周计划做法:聚焦要事,保证时间弹性十足。
只要你肯让自己少一点贪心,你就会有跟下面这位同学一样的欣喜收获。
第四点是:少点娱乐。
这个建议提出来可能会被80%以上的人骂。
这就对了!正是因为80%以上的人都不愿意放弃娱乐,所以只要你愿意牺牲部分娱乐活动,你很轻松就能领先他们了。
在现在这个全球消费主义占主流的时代里,人类社会和文化有了越来越强的娱乐化倾向。
《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英国作家赫胥黎曾警告过: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
让你趋之如骛的手机游戏、刷了就放不下的短视频、无脑连续剧、低俗综艺节目正是这个“满面笑容的人”。
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出版的《娱乐至死》中,就因为电视文化的盛行提出过一个著名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它公众话语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以现在很出名的几款手机游戏为例,称之为新时代的“鸦片“都不为过。
有人也许会跳出来举少数的几个个例来反驳我:我表哥就很爱玩游戏,但他就考上了985大学。嗯,也许你表哥是因为玩游戏才考上985大学的!
但99.99%的人如果爱玩游戏,大概率考上一本都有困难。
我自己也曾是游戏的重度爱好者,上大学时曾经一个学期光玩游戏不学习。
我毕业的学校算是中国顶级的名校之一了,我可以用亲身经历负责任地告诉你:不沉迷玩游戏的985高校学生会更优秀。
至少我工作后戒掉游戏,体验到了一种更积极的状态时,就很后悔大学时荒废了很多时间在游戏上。
因为享受到了戒除游戏带来的好处,我后来也从来不看低俗综艺节目、不追无脑连续剧、不刷短视频,这帮我省下了大量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意志力的消磨(手机游戏和短视频的最大危害之一是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
我不反对娱乐,在合理范围内娱乐,会给我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和精力的恢复。
但现在的问题是,太多的人不是娱乐不足,而是沉溺在了尼尔·波兹曼所预言的“泛娱乐”之中。
所有这些泛娱乐的东西,利用的都是人性中贪婪、懒惰、虚荣的一面,很容易就让你上瘾,你一旦上瘾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所以,如果你能抵制住诱惑,减少一点娱乐的话,你会发现你比80%的人都多了不少可用于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出类拔萃很难,但领先80%的人却很简单,真的只要投入20%的努力就能做到。
多点耐心、多点行动、少点贪心、少点娱乐,这四点里只要你能做到其中一点,领先80%的人几乎就是顺其自然的事。
如果四点你都能做到的话,那么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也很有可能。
如果你有所怀疑的话,请你挑选其中一点认真去实践上三年,你就会知道此言非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