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瑞德的经典语录 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句子

2024-02-16 22:46   geyange.com

肖申克的救赎瑞德的经典语录

(01)

1994年9月10日。

法国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Frank Darabont)让它在多伦多电影节首度亮相。

搬上荧幕后这部电影就一直和《教父》争夺IMDB第一的位置。

停!

啥是,IMDB?

IMDB是指互联网电影资料库,是Internet Movie Database的简称。

近些年来,这部电影更是蝉联世界电影史第一。

这部电影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多年以来,很多人会问,这部电影何以被这么多人认可?

它究竟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息?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传达的是人类生存的永恒话题:良知与自由。

(02)

故事发生在1947年。

安迪(Andy)。

年轻的银行家,刚过而立之年,担任大银行副总裁,

一个失意的深夜之后,他被当作杀害妻子与情夫的凶手送上法庭,因不善言辞。

最终,被判无期徒刑。

(03)

孟纸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出生就是圣贤,本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世界上没有无良知的人,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一样。

我们怀着赤子之心,智商过人,道德一流,行走于世,自然顺风顺水,就像年轻的安迪一样。

所以我们说成功是必然的。

人生的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良知本体与赤子之心。

(04)

“第一条规矩:不准渎神,不准滥呼上帝之名!”

“把信仰寄托神,把贱命交给我!”

当安迪走进监狱,听到典狱长的训言。

一切手续与流程办妥。

就像瑞德(Red)所说:

“当你进笼,门闸锁上,你才明白这是玩真的,眨眼间,一生就毁了,只留下无穷的悔恨。”

这也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的高墙中渡过余生。

(05)

1927年,20岁的瑞德(Red)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

数次假释都未成功。

他是肖申克监狱里的能人,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香烟、糖果、白兰地,包括大麻。

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老囚犯就打赌谁会在夜晚第一个哭泣。

瑞德认为弱不禁风、富贵相十足的安迪是第一个。

结果。

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两包烟,同时也使瑞德对他另眼相看。

(06)

我们行走于世间。

有两大灾难,最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

一是人性的脆弱与卑劣,二是自我的贪嗔与迷失。

前者我们不可控制,后者我们未能察觉。

所以人生的灾难是不可避免,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沉重话题。

无论是冤假错案受害者银行家安迪,还是街头市井小混混瑞德,都是一样。

所以我们说未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电影的故事其实是一个绝妙的人生隐喻,现实生活中我们极少有人被判刑,也未曾被送进监狱。

但是,真正把我们关进监狱的却是我们的内心,最终把我们送进监狱的会是我们的生活。

这里。

主人公迎来了人生无法跨越的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命运束缚与人生塌陷。

(07)

很长时间。

在大家都在抱怨时,安迪却沉默寡言,不和任何人接触。

“他的步伐和谈吐简直是异类,他像是在公园散步,无忧无虑,仿佛身披隐形衣。”在瑞德对于安迪的一次描述中,他这样说道。

一个月后。

安迪请瑞德帮他搞到一把小的鹤嘴锄,他说是想雕刻一些小东西来消磨时间。

并说他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

不久。

瑞德就玩上了安迪雕刻的国际象棋。

之后。

安迪又搞了一幅影星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08)

1949年。

安迪和狱友被招募外出修缮屋顶,他无意间听到听到监狱队长抱怨交税的事情。

于是,精通税务知识的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让监狱队长合法避交遗产税,但需要以给来修屋顶的狱友每人两瓶Tiger啤酒作为交换。

两天后。

他们坐在夕阳下的屋顶,喝着啤酒,瑞德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修缮屋顶之后,阳光洒在肩头,仿佛是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屋顶,我们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你可以说,他想拍狱方马屁,或想博取狱友的友谊,但我呢?认为他只是想重温自由,即使只有一刹那。”

瑞德回忆。

(09)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不久,声名远扬的他就开始为监狱每个狱警报税,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

他,后来一度成为了典狱长的御用“洗钱手”。

很快安迪已经呆了10年。

1957年。

瑞德每十年一次的第三次假释申请被拒绝。

安迪送给他一只口琴,作为回赠,瑞德送给安迪一张玛丽莲梦露的画报。

监狱生活一如白开水般平淡乏味,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来做。

安迪凭借每周一封信,后来两封的节奏坚持上访十年。

1959年。

州议员们无法忍受安迪每周两封的信骚扰,终于批准每年给他拨款500美元以及其他必要支持。

安迪买来大量的书,为鲨堡监狱建立了全美最好的监狱图书馆。

(10)

1965年。

因犯盗窃罪的汤米来到肖申克准备服刑两年。

1966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汤米告诉安迪,他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

安迪虽早就准备越狱,但是由于汤米的出现,让他延迟了计划。

一是为了教授汤米,让他考取到同等学力。

更重要的是

这让本来打算用越狱完成自我救赎的安迪,燃起了重审案件的希望。

不过,当安迪把真相及再审请求告知典狱长时。

典狱长为了让安迪继续为自己洗黑钱,处理税务。

残忍拒绝了安迪的再审请求。

并让安迪受到了单独禁闭两个月的严重惩罚。

为了防止安迪获释,典狱长还狠心将汤米谋杀。

(11)

电影中,汤米被枪杀后,镜头切换到了俯视视角。

像是上帝查看人间的罪恶一般。

审视着典狱长阴冷地走过汤米的尸体旁。

但是上帝并没有做什么,而是任由这一事情在肖申克肆无忌惮地发生。

其讽刺性如同典狱长办公室的那一幅字:“主的审判迅速降临”。

上帝视角是在审视人性,而那句话则是在呼唤良知。

这样的一个结局彻底终结了Andy的希望,安迪变得消沉……

(12)

人生中。

当我们越遭遇到人生的失意,我们就越会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会眼看着自己越陷越深,而无能为力。

墨菲定律说: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就像电影中的安迪一样,他通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有机会让自己的案件重审,沉冤昭雪,但是典狱长动了动手指头,就将他的整个人生重新打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13)

生活中,类似邪恶事件鲜有发生。

但是,我们却会持续遭受人性阴暗势力突袭。

这种势力隐含在人性深处,其实写出来也就五个字:老纸比你牛!

这种人心深处的嫉妒心理,是人类史上无数流血冲突的根源,所有的战争冲突,暴力或非暴力争执,都是源于此。

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竞选总统,是因为他不喜欢的人,成为了总统候选人。

那货的德行,不及我万分之一,根本不配竞选总统,可是对方竞然参选了。

这岂可容忍,看来我不亲自出马,是无法阻止他的了……

除非你的人生每况愈下,否则在你奋斗的历程中,必然面临着强大的阻力。

因为你的成功挑衅了太多人的人际定势,他们对此倍加恼火,视你为敌,会竭尽全力阻止你,并让你回归到他们期望的位置上去,比如通过各种心理暗示。

生活中,没有电影中那么坏的典狱长会谋杀可以让我们翻案的关键证人。

但人性的脆弱与卑劣却可能让我们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这种雪上加霜,我们称之为人生的第三个阶段,那就是深陷泥潭与重重障碍。

(14)

和安迪相比,瑞德的人生同样苍白无望。

他虽然是电影的第一叙述者,但是在他经过两次假释申请失败后,他和老布一样,患上了“体制化”的病。

就像瑞德对安迪说: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这就是体制化!

记得老布害怕出狱,拿刀威胁赫伍之后。

瑞德这样说:

“老布没有疯,他只是体制化了,他坐了五十年牢,成了井底之蛙,他念过书,在狱中有地位,出狱就成了废人,双手犯关节炎的囚徒,想向图书馆借书都会被拒绝。”

自由对瑞德来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彼岸。

他渴望过,但是温水煮青蛙,他也快被“体制化”了。

就像一个奴隶,如果他一出生即被人奴役,没有过人身自由,那么他就不曾知道自由的感觉。

同样,一个虽然享受过心灵自由,但是被生活的欲望遮蔽双眼,内心迷失了太久的人,如跌入自由深渊30年的奴隶般,也渐渐地忘却良知与自由为何物了。

(15)

不仅如此,因为积重难返,瑞德甚至可以说是恐惧自由分子。

瑞德甚至告诫过安迪:

“朋友,我告诉你,有希望才危险,希望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换句话说。

瑞德是个宿命论者,他的三十多年都沦陷在失去自由的环境中,自然不能做到和安迪一般的自由追求者。

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安迪就是那种“有些鸟儿是无法被困住的,因为他们的羽毛太耀眼。”

(16)

我们身边不乏宿命论者。

人类社会发展这么久了,在社会资源方面,还是面临着严重短缺。

因此。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阻碍不可避免。

又因为我们的内心过于娇嫩和易受伤害。

这些伤害最终会成为遮蔽在我们心头的乌云,遮挡阳光,让我们的良知与心灵变得阴暗,这样的心自然会与良知和智慧渐渐疏离。

这类人是悲哀的,由于智慧不足,他们在残酷的社会资源博弈之中,始终居于下风,个人利益长期受到剥夺。

这些内心囤积的失落感,如高效的腐蚀液,时刻侵蚀着他的心,这又反过来加剧他们与良知和智慧的疏离。

这无疑是种恶性循环,最终让人和瑞德一样,患上“体制化”的病。

甚至,开始自我催眠,恐惧心灵自由和良知。

害怕自由的瑞德,出狱后,甚至,不打报告,上厕所都挤不出一滴尿。

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人生的第四阶段,即积重难返与自我催眠。

(17)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约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到时你就知道是什么了。”一天,安迪对瑞德说。

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

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

(18)

原来十九年来。

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鹤嘴锄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

安迪出狱后,领走了典狱长存的黑钱,并告发了典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

监狱长打开保险柜,发现账本已经被调包成了一本圣经。

扉页写道: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圣经里边还有个挖空的部分,用来藏挖洞的鹤嘴锄。

安迪与典狱长的第一次交锋是关于《圣经》的讨论。

他们各自喜欢这样两句:

“所以你们要惊醒,因为不知道家主何时来。”——《马可福音-13章55节》

“我是世界之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时得跟着生命之光”——《约翰福音-8章12节》

第一句是安迪所说,象征着安迪的隐忍和警觉,他之所以能够潜伏二十年,最终越狱成功,不只是在于他的聪明绝顶,更在于他能察觉周围发生的一切。

而典狱长最后想不懂为什么会被一个犯人搞垮,也在于他喜欢的第二句圣经名言,因为他自高自大,把自己当做肖申克的主宰。

(19)

1967年。

经过40年的监狱生涯,瑞德终于获得假释,他在与安迪约定的橡树下找到了一个铁盒,里面有些现金和一封安迪的手写信。

两个老朋友终于在蔚蓝色的太平洋海滨重逢了。

孟子曾港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当我们经历了生活的所有痛苦与不堪,我们终会与那个早已迷失的自己相遇,重拾良知与智慧,获得心灵自由,从而获得自我救赎的机会。

这个阶段,我们总结为人生的第五个阶段:自我救赎与找回良知。

(20)

这部电影,绝妙地隐喻了人生的五大阶段,同时也揭示了把握自我命运的哲学奥秘,这五个阶段是:

第一,良知本体与赤子之心。

第二,命运束缚与人生塌陷。

第三,深陷泥潭与重重障碍。

第四,积重难返与自我催眠。

第五,自我救赎与找回良知。

良知与自由,如同空气和水,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电影中的安迪和《圣经》中的约瑟和摩西,都是被置之死地而后走上救赎之路。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唯有自我救赎才能拯救自己,救赎别人。而真正的救赎之路,就像老子说的,被褐怀玉,意思是外面看起来粗糙,里面却怀揣着良知、自由和智慧,当你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你将迎来人生的王阳明时刻,内心开始变得强大,并学会将内心的力量渗透于外,从而在任何处境中都会得胜,渐渐你会改变自我处境,最终,找到良知与自由,找到真正的自己。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