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象山的诗 陆象山故事 二十三
陆象山故事【二十三】朱陆和诗
朱陆和诗
作者:吴凯春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鹅湖之会是以会讲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形式成为了南宋做学问人最流行的文化沙龙。
会讲还未正式开始,陆象山的一首诗就刺痛了朱熹,让朱熹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当时吕祖谦宣布会讲开始,先问起陆氏兄弟最近有何新作。
当时,九龄首先亮相,吟哦了一首诗: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留情传注方榛塞,著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勤琢切,须知至乐在于今。
这首诗,摆明偏向陆象山的“心学”。听罢,朱熹暗忖,这场辩论难有胜算,便转头向吕伯共恭道:“子寿早已上了陆象山舡也,二陆已是同一条船了!”希望老吕站在他这边,老吕捻须笑笑,未置可否。
接着陆象山起立,拱手道:“为学之方,以辩志明心为本。发明本心,何用外功?某从金溪青田来鹅湖,一路上深思,和得家兄诗作一首,愿诸公赐教。”掏出诗笺,高声吟哦: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念至第六句时,朱熹怫然变色。诗念完,他蓦起站起,一面愠色。象山直指朱熹教学之法是旁求他索不着根本的支离之学。老吕见状,只好宣布:请大家暂时休息。
在三天的辩论中,朱熹一直想写首诗反驳陆象山,但因为一直找不到感觉,或许别的其他什么原因。总之,朱熹在鹅湖之会上一直挺憋屈。这首诗,象一团乌云,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三年后,陆九龄再访朱熹。朱熹突然间来了灵感,诗兴大发,脱口而出,追和鹅湖之会: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蓝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朱熹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心学的不赞同。认为陆氏不言古今,不信圣贤,只一味自求本心,难免会使学问空疏,失天理之察。
十多年后,年近花甲的朱熹业已厌倦了寻章摘句的日子,对自已学术方法深刻反思,大彻大悟。他立即写了一首诗赠给陆象山,题为《怀象山》:
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
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陆象山收到此诗,甚是欣慰。大道总能归一也。
金溪县陆象山诞辰880周年纪念活动暨首届象山文化旅游节综合协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