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2024-02-02 22:07   geyange.com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1924年,梁漱溟在武昌师大作《孔子人生哲学大要》的演讲中,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本能心理学说。他认为,人类生活的主宰是“人心”,本能虽然是生活的来源,但不主宰人类的生活。

梁漱溟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来自印度佛教的唯识学、博格森的生命哲学和中国传统儒家的陆王心学。

在《究元决疑论》中,梁漱溟探求了世界的本源问题和人生问题。他在对本体论的探讨中,特别推崇唯识学说,认为唯识学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基础。唯识学成为梁漱溟人文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博格森的生命哲学在辛亥革命后传入中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梁漱溟通过阅读《变得哲学》,了解博格森的生命哲学,在《究元决疑论》中,他运用博格森的生命哲学中的创造进化论对印度佛教进行阐释,指出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的人事关系皆由各种因缘引起的。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对陆九渊、王阳明心学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创造者,孟子是孔子精神的继承者,孔孟之后能继承其精神者为王阳明。梁漱溟接受陆王的心学,认为道德的源泉和根本在于天赋人性之善,道德和人格的修养主要在于人内在的道德修炼。

梁漱溟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三大文化路向说”。他认为,文化不过是寻一民族生活的样法,而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人的内心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意欲。他以人内心意欲的满足与否为依据,提出了人生要面对的三大问题。一是人对物质的需求问题;二是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三是人都要面对自身肉体死亡的问题。

梁漱溟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教化功能中寻找解决的途径。他在研究西方文化中发现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文化具有征服自然,向外追求物质满足的功用。因此,西方文化可以解决人生的第一个问题,以满足人追求物质满足的意欲。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在人文教化中主张安分守已,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缺乏向外征服性和外侵性,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可以用来解决人生的第二个问题,以实现人在物质意欲满足后,对个体精神意欲的追求。

梁漱溟在早期研究印度佛教中,认为印度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在既肯定人肉体死亡的同时,又肯定人的精神与灵魂的不灭,以此来解决人普遍存在的对自身肉体死亡的问题,以满足人长生不死的内在意欲,以及人们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同时给人们指明了人的肉体死亡后,灵魂的归宿有两种选择,一是去天堂,二是去地狱。

梁漱溟认为,印度佛教文化在社会人文教化中会对现实的人的心理产生威慑,让人产生敬畏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胡作非为,不敢纵情纵欲,不敢对他人和社会做有害的事。因此,他认为印度佛教的教化思想可以用来解决人生的第三个问题,让人在生前就对自己肉体死亡后灵魂的归宿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梁漱溟认为西方科学民主文化的路向是向前追求,创造了物质文明,成就民主与科学。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路向是对自己的意欲和周围人际关系进行变换调和持中,解决人类感情和内在生活需要,成就了儒家伦理道德和非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印度佛教文化的路向是人在现实社会物质意欲和精神意欲得到满足后,反身向后追求,解决的是人自身灵与肉、身与心、生与死的矛盾问题。

梁漱溟得出的结论是,不是西方文化优于东方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而是东方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在层次上高于西方文化。随着人类生存问题的解决,西方创造物质文明的科技文化就失去了其现实的价值,而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因为人类需求的提高,就会出现复兴的趋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