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水位摘抄赏析 《观念的水位》摘抄及小小的想法
之前有朋友说光是摘抄没什么意思,最多只是拾人牙慧罢了。
自知以我现在的知识储备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一篇读后感,于是便想了摘抄这个法子。
摘抄只能将书中每篇文章中的一段摘出,无上下文的结合,可能也会形成片面的感觉。
但是总好过看完就忘的尴尬境地。
文章1:春天里
追求快乐的本性使每个人成为潜在的革命者,而一个远离快乐的制度也许可以依靠信息控制维持很久,但在信息控制变的越来越不可能的世界,一条缝会渐渐变成一扇门。
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告诉他人他们所不知道的观念,事实是他只能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所以所谓启蒙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对被蒙蔽理性的擦拭。
文章2:民意与伪民意
有一种民意叫伪民意。在一个多元意见、选择自由不可能的环境里,民意只能被认作是伪民意。即使它是真民意,你也无从知道它是不是真民意。
坚定民意的真伪,标准不在于民众选择的那一刻是不是真诚,而在于他们在形成意见时讨论是否自由、观念可否多元化、信息是否充分。
文章3:给理想一点时间
相信时间,就意味着相信除了千千万万人日积月累的努力,历史没有进步的捷径。对于渴望一夜之间得到解放的人们,这可真令人扫兴。
文章4:不知道与宁可不知道
“理性无知”的理论认为:当“无知”合乎人们的“理性”时,人们可能会努力保持这种无知,刻意逃避可能会干扰这种无知的信息。
刻意的无知可能带来丰厚的利益报酬,在这里,无知是一种精明。选择性的失明则可能带来意识形态上的自我保护,在这里,无知则是一种逃避。
文章5:恶之平庸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
在中国农村长期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曾说过一句朴素又闪光的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是“停下来,想一想”,还是镶嵌在制度机器里,继续“不假思索”地转下去,对于所有普普通通的人,是一个问题。
文章6:迷人的愤怒
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是因为愤怒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
文章7:肩负自由的疲惫
但“试图享受自由的人,必须肩负自由的疲惫”。
文章8:怎样推销“糖果”
其实,你也不需怎样,只需要把民众“当成人看”——将他们视为有理性能力、对话意识和选择权利的成年人,而不是当作看到糖果就两眼放光、看到标签就上钩的儿童。如果不允许他们以思考、对话、选择等建设性的方式参与,最后他们很可能会以砸车、扔石头等破坏性的方式参与——人之为人的尊严总要一个表达的渠道。
文章9:标签战
标签的意义就在于屏蔽而不是展开思考。
在非黑即白之外还有很多思想的灰色地带,而这个地带往往是最考验思想的精细,通过将他人的观点极端化取消其意义,恰恰是公共讨论中的避重就轻。
在将对方以及自己的思维极端化的背后,是认知上的懒惰,以及对一劳永逸式教条的渴望。
文章10:没来的请举手
到底什么是时代的主流,我不大清楚,我只知道当一个人得了胃溃疡,医生不能视而不见,安慰他说:要看身体的主流嘛,除了胃,你的其他器官全都是好的!
在一个信息传播受限的社会里,坐井观天几乎是认识的必然趋势。
在苍莽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知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
文章11:他也可以是我
普通人权保护的不仅仅是“我”的自由,而且是作为“我”的他人的自由——在这种价值观里,社会由无数个尊严对等的“我”租出去,而不是由一个身处顶点的“我”、数个身处中层的“你”、以及无数身处底层的“他”组成,也只有将社会理解成无数个尊严对等的“我”,普通人权才变得必要和珍贵。换言之,人权观念的伦理基础不是任性,而是博爱。
文章12:权力的道德捆绑
早在中世纪,马基雅维利就在《君主论》中指出,一个成功的统治者要同时具有狮子的凶猛和狐狸的狡诈,要在被惧怕的同时被爱戴。
纯洁性固然美好,但是它对世界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敌视,它天然的非黑即白世界观,本身就为专制提供了最好的精神土壤。
文章13:观念的水位
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水涨起来,船自然浮起来了。
文章14:过去的怎样让它过去
如果说有一件事情比生命的消亡更悲剧的话,那就是这种消亡的无意义。
不被提起,不被纪念,不被反思,鲜活的生命无声消失在历史的记忆里,好像指纹被狡猾的罪犯巧妙抹去。那些生命似乎从未存在过,血当然是白流,亲友的痛苦也只是历史前进的狂欢中扫兴的岔音。对于不愿意面对伤疤的人来说,这种遗忘也未必是坏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但是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曾说过,“那些拒绝从历史学习的人注定要重复它的悲剧”。
文章15:当他们开始用脚投票
人类的头脑充满智慧,但是我们的脚却自有它的主张。它不善于表达,但爱自由,而且嗅觉无比灵敏。更重要的是,它往往比我们高举标语的手,能言善辩的嘴,荷尔蒙涌动的头脑更诚实,因为它有足够的谦卑去屈从常识。
文章16:那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
雨果说:当一个观念的时代已经到来,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它。这话的反面是:当一种观念的时代已经过去,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挽留它。
民众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机构本身的“素质”。
文章17:诸善之间
正是桑德尔这种“厚此不薄彼”的公允,《公正》一书教给读者与其说是真理,不如说是困惑;与其说是信念,不如说是迟疑。但困惑和迟疑并不是坏事——当思想太多地杯权力用来当作棍棒,困惑就成为宽容的前提。当人人都争当杀气腾腾的真理代言人时,迟疑则是一种智性的成熟。“当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根据心理学上的“认知冲突”理论,人有追求逻辑一致性的本能,但是这些令人困惑的情境似乎又提醒我们,没有一个正义标准可以放之四海且贯通古今,每个人实际上都在特定的情境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正义原则。
每一种观念似乎都有它的道理,未必导致相对主义。它只是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构成冲突的未必仅仅是“善恶”之间,一种“善”和另一种“善”也可能构成紧张关系。权利和福利之间。“道德律令”和“人之常情”之间,平等和效率之间,自由和安全之间,常常存在着取舍关系。
林达在形容美国的立宪经历时指出,这不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而是一个伟大的妥协。的确,在诸善之间,妥协比胜利更值得庆祝。
文章18:从经典到经验
在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
一个人占有的越多,就被占有的越多。传说中的辩证法,简洁又生硬。
文章19:爱是
比为什么纳粹也会爱更难理解的,是为什么纳粹也会被爱。比一个纳粹的爱更难理解的。是爱的纳粹性。
正如政治不可能合理,爱也不可能。所谓爱,就是人被高高抛起然后又重重砸下的那种暴力去,就是被征服者,在自我的废墟上,协助那个征服者残杀自己。
文章20:善的理由
以前读到过别人出的一道题:假如有一天一种非常强大智慧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食人,你有机会去说服他不要吃你,你能举出什么样的理由去说服他,而这些理由却不能用来说服你自己食素?
文章21:回到巴黎
郑均写过一首歌叫《回到拉萨》。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是回到“拉萨”——难道郑先生过去跟拉萨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按照《革命之路》的逻辑,过去和拉萨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和你的梦想有关系的,和你所想像的自己有关系的,才是你的故乡。
文章22:琥珀之城
我在剑桥经历过的最动人一刻,是有一次开学术会议,开到一半溜出来散心的片刻。走廊的一边是个大玻璃窗,窗户对着一个中世纪庭院,院子里是一块绿油油的草坪,在雨中晶莹透亮,雨声的背后是庭院一角的钢琴声。我趴在窗前想,这个弹琴的人。应该是一个14世纪的少女,穿白裙子,金色的头发,白血病人,还没来得及爱过就已经死去。继而觉得时间也许从来都是静止的,旋转的只是我们这些从黑暗中来到黑暗中去的人。
文章23:另一个高度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文章24:请别让我消失
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而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不足以安慰人心。
与其到远方去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热爱的小说音乐和小妹妹的笑容,善待因为迷路而停落到自己手心的那一寸时光,等那个注定的失败从铁轨那头驶来时,闭上眼睛,呼啦,干净利落地消失。
文章25:兔子跑什么跑
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遮蔽一个人存在的虚空,爱情的渺小之处在于它只能遮蔽这个虚空而已。
说到底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太难,改变别人更难,剩下的容易改变的只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我看到的只是,自我是一个深渊,它如此庞大,爱情不可填补。
文章26:最好的时光
这样大的宇宙,这样漫长的时光隧道,造物主让两个人这样相遇。他们真的已经是万幸了。
也许晚年张爱玲不需要生活,就是因为她曾经拥有过的不可超越,与其用力不从心的文字去冲淡曾经的光芒,不如用沉默来守护它。从这个角度来说,张爱玲晚年的少产和她早期的多产一样是因为骄傲。
文章27:诗的世界在每一个角落里等待
因为自言自语是唯一真诚的说话方式。
在被时间击败,被时间席卷,被时间吞噬方面,万物皆平等,因而都值得在颤抖中被文字拥抱。
文章28:记得当年草上飞
阿甘的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尝到的是什么滋味。阿甘的妈妈其实也可以说:人生就像一盒口香糖,无论是什么风味的,嚼着嚼着都没有了味道。
文章29:在死亡的强光中
可以绝望,但不要唠叨。
文章30:论时尚
美是对空洞的抗议。
文章31:写给末日
生比死更沉重。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
一些想法:
关于作者刘瑜:之前就已经拜读过她的作品,如民主的细节等,看她的文章可以说是不会很吃力,相比其他政治或时政题材的文章,她往往会用很多比喻的手法深入浅出地去阐述她的观点,让人一目了然的清楚她要说什么。也避免了我们在看一大堆政治术语昏昏欲睡的问题。
虽然用了很多比喻或身边常见的事例来说明她的观点,但她的文章并未给人以肤浅的感觉,理由很简单,因为论据充分,合乎逻辑。在举证时,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有理有据,论点自然就站的住脚。目前为止,看到的政治题材方面的书基本都出自她的手,也无从比较。只是客观的来讲,对于政治这方面,没有深入研究需求的人看看她的书,了解了解时事,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也是蛮有好处的。毕竟她的文章读来都挺有趣的,并不枯燥,有时读下来更会有酣畅淋漓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