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尼尔经典语录(尤金·奥尼尔 Eugene)

2024-01-23 18:54   geyange.com

尤金奥尼尔经典语录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年10月16日-1953年11月27日),美国著名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戏剧作品的名字富有诗意,他和俄国作家安东·契诃夫(Anton Chekhov)、挪威剧作家亨里克·易卜生(Henrik Ibsen)和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一道,是将现实主义引入戏剧写作技巧的先驱剧作家。

奥尼尔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奖(戏剧类):1920年 《天边外》(Beyond the Horizon), 1922 年《安娜·克里斯蒂》(Anna Christie),1928 年《奇异的插曲》(Strange Interlude), 1957 年《长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奥尼尔的悲剧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和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3/26-1983/2/25)的《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和阿瑟·艾许·米勒(Arthur Asher Miller,1915/10/17-2005/2/10)的《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好的戏剧作品。

奥尼尔是最早在戏剧中用美国乡土语言来描写社会边缘人物的,剧中人物都苦苦挣扎在自己的希望和抱负中,但他们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幻灭和绝望。他的喜剧作品为数不多,惟一有名的戏剧作品是《啊,原野!》(Ah, Wilderness!);而他其他的剧作几乎都充满着悲剧和个人悲观主义色彩。

生平

奥尼尔出生于纽约市曼哈顿一家名叫Barrett House的旅馆,这家旅馆位于Longacre广场的百老汇街和34街附近, Longacre广场在1904年更名为时代广场(Time Square)。奥尼尔的父亲是爱尔兰移民,是百老汇的一名演员,她母亲Mary Ellen Quinlan(更为人所熟悉的名字是 Ella O'Neill)是爱尔兰后裔。奥尼尔的母亲是他很多剧作故事的灵感来源,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中的人物Mary Tyrone的原型就是他母亲。她母亲常常陪同他父亲一起随团赴各地演出。1895年,奥尼尔被送到布朗克斯区的St. Aloysius Academy for Boys寄宿学校。1900年,奥尼尔入读位于曼哈顿59街的教会学校De La Salle Institute。

奥尼尔在普林斯顿大学只读了一年。关于他离开普林斯顿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是他旷课太多而导致退学,有说是由于奥尼尔违反了校规,也有说是由于他打碎了学校的一扇窗户。有一个更加确信的传言说是奥尼尔把一个啤酒瓶子扔进了时任普林斯顿教授Woodrow Wilson的窗子,Woodrow Wilson后来当选为美国第28任总统。

作品

奥尼尔一生的创作可分为早期(1912年-1920年)、中期(1920年-1934年)和晚期(1934年-1953年)。

作品一览

奥尼尔一生写了45部戏剧,主要有:

《渴》,1914年。

《东航卡迪夫》,1914年。有的批评家认为此剧的上演可以看作美国戏剧的诞生。

《鲸油》,1917年

《天边外》,1918年。1920年上演于百老汇,获得普利策奖。“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1936年奥尼尔凭此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安娜·克里斯蒂》,1920年

《琼斯皇》,1920年。把人物精神世界外化为舞台形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毛猿》,1921年

《榆树下的欲望》,1924年。1958年被改编为电影,由索非亚·罗兰主演。

《大神勃朗》,1925年

《奇异的插曲》,1927年

《悲悼》,1931年。此剧借用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亚》的情节。

《送冰的人来了》,1939年

《长夜漫漫路迢迢》,1941年。自传体剧本,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又使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

《月照不幸人》,1943年。此剧实际为《长夜漫漫路迢迢》的续集。

作品主旨

面具理论:奥尼尔在《关于面具的备忘录》中写道:“一个人的外部生活在别人的面具的缠绕下孤寂地度过了。”在奥尼尔笔下,美国是一个虚伪的王国,人与物都戴着面具,在其剧作中不少人物都戴着面具演出。

1925年,当被问及《榆树下的欲望》的主题时,奥尼尔将该剧称为 “一个占有者的悲剧—— 一个令人同情的人渴望利用权力占有土地、家人和金钱”。

评价

1953年12月的《泰晤士报》上,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约翰·加斯纳教授称:“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院;在奥尼尔以后,美国才有了戏剧。”

1976年马丁·西摩·司密斯编的《20世纪文学辞典》中,将奥尼尔同布莱希特、皮兰德娄和辛格并称为20世纪四大剧作家,称他是美国的一流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研究者之一的孟宪忠,曾在《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人生之旅》这本书里提到:要理解奥尼尔的伟大,需要掌握三个判断:(1)奥尼尔这人生命的复杂与多样性。(2)奥尼尔将戏剧从情节冲突、动作冲突,引向人的内在冲突与灵魂冲突。(3)奥尼尔的作品洋溢着20世纪的悲剧意识,警醒人类正视现实、正视自我,而不廉价地讨好和怂恿世人。

作家的小儿子尤金‧奥尼尔说:“表面看来,我父亲对人生的看法是悲观的,可内里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有一种要使世界合乎愿望的梦想……我父亲不仅仅是我生平了解的一个最敏感的人,而且是古往今来具有最崇高理想主义的人。

*内容来自维基百科,有删减。美东时间12/25 11:00pm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