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农村生态环境
/20:24
摘自《人民日报:乡村旅游展现广阔前景》
★“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
★“家家门前长流水,户户庭院花飘香。”在田野,在水乡,在林原,在山川,观赏景色、领略民俗、体验民宿、享受美食。
★从“小生意”到“大产业”,乡村休闲游的发展可谓数量与质量并重、口碑与口袋双赢。
★一方面,要补上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品质;另一方面,也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把乡土风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不再是农家乐、采摘园等单一业态,而是开展创意设计、餐饮住宿、文创商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运营;
★不只是自然风光、休闲度假等传统开发,而是挖掘文化体验、生态涵养、健康养生等复合型价值。
★从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到乡村特色产业相继涌现,从乡村新型服务业稳步增长,到农村创新创业明显提升,乡村休闲游日益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摘自《人民日报:让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关键词:乡村文明、乡村振兴
★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
★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与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精工细活。
★ 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就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
★ 不同地区发展条件不同,面临的实际情况各异,如何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中有获得感,需要抓住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供需齐备”。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 摸清“需”,就是了解农村和农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打通“不接地气”的堵点。
★夯实“供”,就是要坚持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形式,让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 从“家风”到“村规”,共同构成易地搬迁安置点崭新的“精神内核”。
★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尤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激发内生动力。
★ 走进家乡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农户门前显眼位置贴着的家风家训成为一道“风景线”。从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到勤俭持家、自强自律,可谓“一家一训”。
★ 走进搬迁安置点的村寨,村民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所事事,而是聚在一起进行枫斗加工,比技能、赛拼劲,乡风文明、社会和谐、民风淳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摘自《人民日报:投身乡村振兴 砥砺担当作为》
关键词:乡村振兴、担当作为
█ 砥砺担当作为,要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 既需要“身入”,更需要“心到”。
★ 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是干不成事的。
★ 不能有半点“等、靠、要”的念头,必须敢想、敢试、敢闯,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该负的责无惧风险也要担。
█ 砥砺担当作为,要做到在干中学、学中干。
★ 明白农民的“真心”,学会干事的“真招”,培养为民的“真情”。
█ 砥砺担当作为,要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 只要是正确的事情,就心无旁骛地做下去。
★ 驻村工作就像是一块试金石,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操守,更考验着我们的坚守与坚韧。
摘自《人民日报: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 稳步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关键词:乡土味道、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
★在乡村振兴中注重乡土味道,保持和增强生态本色、发展特色、文明底色,稳步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亟须推动文化振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涵养文明乡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立足自然特征和文化特色,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让乡村的自然生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留住“原味”的青山绿水。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开展扮靓一家庭院、净一块公共场地、栽一棵绿树、护一片干净水源等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弘扬守望相助、敦亲睦邻、孝老敬贤的传统美德,激励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认真贯彻生态宜居的具体要求,避免千村一面,发挥生态优势,守护绿色家园,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
★把保护好山体、水体、湖泊的原生态,保留住古树、古井、老礼堂的原貌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使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乡村旅游的亮点。
★深挖、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打造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文旅产品。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村级文艺宣传队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用先进文化浸润人、感染人,不断改善乡村精神风貌。
摘自《人民日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明
★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
★ 农村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地,守好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要树立生态红线意识,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摒弃急功近利思想,稳扎稳打。
★ 发扬钉钉子精神,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理念。
★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强化统筹意识,在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上下功夫。
★ 要因地、因事、因时制宜,运用文化、法律、道德和经济等多种手段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一些农村的域内自然资源可能涉及集体、国家所有制两种类型,需处理好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多种权益的分离与统一。
摘自《人民日报:推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
关键词:绿色发展、乡村振兴
★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 乡村振兴,既要生态振兴,也要产业振兴,更重要的是在保护生态基础上的产业振兴。
★ 当生态宜居的村庄美与兴业富民的生活美良性互动时,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 激活乡村的生态价值,推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一定能建设好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 不仅要认清生态与发展的关系,也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以发展成果回馈生态环境,也要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发展。
★ 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提高绿色生产技能,才能让绿色为生产生活赋能。
★ 以前鸟兽躲着人,现在村民们的田里,锦鸡时常光顾,连羚牛、金丝猴这样的稀客也不请自来。
★ 推进乡村的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需要社会各项资源的整合再分配,也需要立足各乡村的自然禀赋、顺应自然本色,寻找产业优势和致富途径。
★ 需要立足各乡村的自然禀赋、顺应自然本色,寻找产业优势和致富途径
★ 好生态孕育着乡村发展的后发优势,干净无污染的农产品、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好景色以及那一抹渴望安详宁静的乡愁,蕴藏着人们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期待。
摘自《人民日报: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坚持标本兼治。
★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包括不断提高脱贫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又包括努力满足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较高层次的需求。
★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个常态化推进的过程,要突出价值导向,注重脱贫群众发展的可持续性。
★ 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技能帮扶等,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把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
█ 完善政策供给。
★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完善政策供给。
★ 根据不同地区和群众的特点,增强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各领域各方面政策举措有机衔接、相互配套、形成合力。
★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摘帽不摘政策,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
█ 多元主体协同。
★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政府、市场、社会、个体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实现共同行动、资源共享。
★ 持续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动员机制,畅通协同参与渠道,搭建协同参与平台,创新协同参与评估机制,保障协同参与成果共享,进一步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 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个体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合力。
★ 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增强村(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完善村民议事会等制度,拓展群众议事管事空间,提高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 强化法治保障。
★ 对涉及扶贫工作的法律法规等进行全面梳理,加强立改废释,提升其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将法治保障作用落到实处。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法治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