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PART1 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三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引言 2021年9月13日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说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也唯有在我们发现自己价值的时候,才具备了让自己真正自主和自由的勇气。
1、困扰我们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来自于过去,我们如何看待过去才是最重要的;二是来自于人际关系,只有放下在自卑和超越,形成共同体,才能够真正获得幸福感;三是来自于未来,对未来的担忧会影响对当下真正的体悟。自我接纳,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他者信赖,才能获得幸福感;他者贡献,才是真正良心所在。
落地:我总是囿于过去被伤害的经历,走不出来,所以影响到现在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进而对未来产生迷茫和绝望感。我不得不承认,过去我认为自己被伤害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并没有完全接纳自己,正是因为这种不接纳,使得我难以对周围人产生信赖感,甚至有时候把别人的好意曲解,把恶意也曲解。
PART2 至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2021年9月14日
摘抄: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1、原因论:又称决定论,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弗洛伊德心理创伤学说基于此认为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根源。
落地:我之前诊断为PTSD,就是因为我认为当年我没有大胆和余YT先生一起去广州塔接受采访,是我所有失败的罪魁祸首,并且耿耿于怀很多年,其实那不过是一段小小的插曲,但是我把它放大到整个人生,以至于影响我后来的生活。
2、目的论:任何经历中都会有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所有人都是在为了某一目的而活着。阿德勒学说认为过去是客观存在,如何看待过去是主观赋予。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如何生活。
落地:我对于自己为什么而活,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但是生活中细小的作为目的我还是明确的。我工作是为了得到面包和更好的生活,换工作也是如此。我减肥是为了健康的身体以及可以把我喜欢的衣服穿得漂亮。每个人都有过去,过去的我也许不成熟,但那些也许是我的人生必经的弯路,我不能抱怨不能自弃。
讨论:
1、你会不会是青年口中的哪个朋友?
回答:我是青年口中的自己。虽然我并不回避谈论自己的出身和自己的家庭,但是我很多时候都认为是我的出身和家庭导致我无法恋爱无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我和青年一样,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外貌感到自卑和焦虑。如果我独自生活在宇宙中,没有对比,我也不会觉得自己自卑。
2、你是通过怎样一个底层逻辑解释世界的?
回答:底层逻辑,简单来说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始终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个人能力有限,无法改变大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人生态度略为消极,弱化了主观能动性的改造力。现在我通过奶昔代餐来保持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师调节PTSD,从表面看来生活和10年前没有两样,但是我的心境其实是发生很大变化的。那时的我非常在意别人如何看我,现在反而觉得在意我自己的除了家人只有我自己。
PART3 至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2021年9月15日
摘抄:
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1、无法体会到幸福,是因为不会爱自己。
落地:我从来不想变成别的任何人,但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会爱自己,我记得我在“心灵与写作”群里写的5个正面的形容词,也许那就是我对自己的爱吧?我不会爱自己是因为我不会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记得美容护肤老师在和我聊天的时候,问我有多少护肤品,其实基本上都有,但是我基本上不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自己,现在我基本上每天都会用这些。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付出,而不是被给予,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想是我的人生课题之一。
2、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落地:我还是回到我和余YT先生的关系上来,当年我的确是小心翼翼各种担心,相比于我的缺乏获得幸福的这种勇气,李HR女士就大胆很多,她会去找他借书;而杨T女士也很大胆,会表达自己对张YQ先生的爱意。我甚至在国考面试中,也忧心忡忡不自信,暗示自己我不行,最终即使我考得笔试第一名,还是没有通过面试。在朗诵比赛中,我甚至怯场,虽然我尝试说服自己那不过是一个很小的舞台,但是我还是没有勇气。我希望在未来的人生中,我可以大胆去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讨论:
1、人的性格可以改变吗?
回答:人的性格可以部分改变,一般要经历重大的人生事件或者刻意改变,此处我以亲身经历举例。我的性格一直比较孤僻内向,到了高中的时候,我到自治州的州府去读书,又正好被初中同班同学孤立,实在没有办法,我必须寻找新的伙伴,于是我每天早上带着一点小零食,跟第一个和我打招呼的同学分享我的零食,久而久之,我的性格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但是实际上内向的性格内核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我还是需要通过独处来恢复能量。
2、你会尝试做哪些改变呢?
回答:我会尝试变得“可爱”一点。这种可爱指的是根植于内心的善良,必要的锋芒,不随波逐流的坚强,还有悦纳自己的能力。
3、你有没有尝试使用书中的方法,结果如何?
回答:我尝试使用书中的方法,也就是目的论而不是原因论,重新赋予过去意义,通过写作过去的事情来体察过去的自己,用第三方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过去,治愈了一部分的自己,也没有那么容易计较了。当然,有些事情其实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也学会了不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不用别人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PART4 至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2021年9月16日
摘抄: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人都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1、自卑感与优越感、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
落地:自卑感让人谦卑、进步,优越感让人自信、坚强,自卑情结则是一种持续的主观臆想,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让人产生嫉妒心理或者破罐破摔心理;优越情结则是一种停留在过去荣耀里不可自拔的状态,让人产生自大、自负心理。合理利用自卑感与优越感,杜绝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在人生里的负作用。我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我被一个同班女同学说自己是“自负又自卑的小丑”,她所言虽有偏颇,但自负和自卑在一起就是如同小丑般的存在,一方面,沉浸于自己过往的成就,另一方面,不承认自己现状不如人去改变,最后只能落得越来越不幸的下场。
2、向日葵理论: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如同沐浴着温暖阳光、吸收着充足水分长起来的向日葵。
落地:我曾经有过这种“高光”时刻,也是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虽然能力有限,但是能够体会到这种感觉其实十分幸运。这种感觉需要放下差别心,真心祝福别人,其实有时候运用其他领域的知识也可以做到,当时我是用了宗教信仰,但是因为可能过于真心祝福别人了,有时候过犹不及,忘记了竞争的差别,在有些事情的选择上面,未必做出很好的选择。我把这个理论称为向日葵理论,提取自书中的知识点,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也有这样的高光时刻。
讨论:
1、你有没有担心别人不喜欢而不去做的事情?
回答:有啊,恋爱和结婚。我基本上不恋爱的,长期保持单身,毕竟这个是要把自己的优缺点完全呈现出来,结婚更加如此,感觉好像我是见光死一样,一旦了解我很普通,没什么特长,除了会写点散文好像什么都不会了。
2、聊聊哪些因为自卑不敢去尝试做的事情?
回答:跳舞和画画。我一直特别羡慕会跳舞和会画画的女孩子,对我来说她们非常有灵气,但是我觉得我不行,一是我从小没有基础,二是我没有毅力,三是自卑情结作祟,觉得都三十岁了才婴儿学步在这两样需要长期功底的艺术上,很尴尬,所以只能羡慕了。
3、你有自卑情结吗?如果有,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回答:有啊,我觉得原因就是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以及自身的局限性。总觉得要事业有成才是成功,总觉得要家庭美满才是幸福,总觉得要身材窈窕才是美丽,总觉得要样样精通才是优秀,过于聚焦在某一个点上,而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就比如我看中一套别墅,在这个小城市,600万,我就算把我老家房子全卖掉,也不过刚刚够买到它,这样我就产生了自卑情结,觉得自己三十尚且不立,没有一点可以自信的地方。
PART5 至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2021年9月17日
摘抄:
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中工具而已。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①“我有能力”的意识。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工作课题”: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原则上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而且,在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的,就是那些被称为自闭的人。
“交友课题”: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正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
“爱的课题”:一个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所说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1、自由是什么……
落地:自由就是勇敢做自己的勇气,即使被讨厌也没关系。
2、人生三大课题。
落地:这三大课题我完成得并不怎么样,人生这张答卷虽然我没有交白卷,但是关于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我还需要去修炼。
“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是伙伴,是勇气受挫的表现,是逃避自己人生课题的表现。(来自网友陈小五)”
3、竞争,人际关系中的斗争。
落地:我个人更加倾向于公开竞争,也就是正面竞争,但是个人能力有限,所以通常落败。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可能天生缺心眼,很少考虑到使用一些隐藏的手段。人际关系中的斗争我也常常是弱势的一方。
应用: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正确与否其实没那么重要,不需要非得分出个正确与否。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优越情结所致。退出斗争、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都不是失败。要做圈子里“最差”的一个,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前行,当你发现你在自己圈子很优秀的时候,你就该换圈子,进入更优秀的圈子了。(来自网友陈小五)
讨论:
1、当跟别人发生了争执你一般怎么处理?
回答:看情况。可能会迎头而上互吵,也可能会息事宁人躲一边去。
应用:(1)如果别人对你发怒,第一时间要做的不是回应,而是观察对方的隐藏的目的。遇到挑衅不回击,也不忍耐,而是对对方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愤怒,或者说怒气,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人在处理信息时有四大偏见:①宁愿觉得事情简单而不复杂;②希望自己的偏见能得到证实;③体验他人无法企及的归属感;④为挫败指定背黑锅的假想敌。(来自网友陈小五)(2)努力保持平静,停止说话。(来自网友柳霏悠)(3)自我保持情绪稳定,等对方表达完意见,不使用怒气而无情绪化表达自己的观点。若是个人错误会善于承认错误,就算自己正确也不能去责难对方。
2、最让你烦恼的人际关系,是跟谁的人际关系?为了处理好,你们的关系你都做了哪些努力?
回答:恋人和同学。我所做的是努力提升自己,为的是在各方面可以平等,但是还是以失败告终。
应用:任何关系都不能逃避,而是勇敢面对。最不可取的状态就是在当前状态下止步不前。阿德勒心理学追求自我改变,而不是改变他人。工作关系是最简单的人际关系,所有人有一个强制性的共同目标,就是交付成果。(来自网友陈小五)
PART6 至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2021年9月20日
摘抄: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关于自己的人说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1、课题分离:辨别课题归属的方法,就是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来自网友陈小五)
落地:课题,其实就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以及他所选择的后果。我之前认识一个同性网友,我始终认为她是我的朋友,但是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她选择站到了刚刚认识一天的一个群体里,按照这个来说,她的选择是她所要承担的后果,而我选择不要这个朋友也是我自己的课题。
讨论:
1、你是怎么处理别人对你的期待的?比如,父母对你的期待,老板对你的期待,老师对你的期待。
回答:合理的对我自身发展好的期待我会努力达成,但是也会给我造成压力;不合理的期待我会完全置之不理。
2、你有没有对别人有期待?这些期待有没有给你们的关系增加困扰呢?
回答:以前我会对别人有期待,而且也许还明示过,可是别人并不当回事,所以总是失望。现在我对别人没有多少期待,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与我无关。
PART6 至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2021年9月21日
摘抄: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想要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
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讨论:
1、你有没有很讨厌的人?为什么呢?
回答:讨厌的人,以前有,现在慢慢没有了。对方对我并不尊重,在有女朋友的情况下把我当成暧昧对象,我认为这是对我的怠慢。
2、有没有一个人你一直想改善关系,但总觉得有心无力?读完第三夜之后,你想不想重启改善计划?如果想,准备怎么做呢?
回答:有。改善计划很难,我没有任何计划,我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然后一直向前走,这个事情暂时搁置,直到我找到解决办法。
PART7 至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2021年9月22日
摘抄:
理性和感情、意识和无意识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冷静的人不会因被冲动驱使而大发雷霆。我们并不是受感情这一独立存在所左右,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残暴蛮横、不顾别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依仗权力或暴力,像专制君主一样横行霸道,对周围人来说非常麻烦的人物。……另一方面,虽不是暴君,但却破坏集团和谐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参加集体活动而喜欢单独行动,即使迟到或者爽约也毫不反省。……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这里有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落地:对共同体最好的释义应该是社群,一个人不可能属于一个社群,他属于多个社群,在不同的社群间切换,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归属感。而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关心他人。共同体包括看得见的联系和看不见的联系。如果一段关系会因为“我反对”而崩塌,那么,这段关系就没有存续的必要,尽早结束为好。
讨论:
1、为了寻求别人的认可,你都做过什么事情,最后成功了没?
回答:学生时代,我每天早上带着小零食去教室,第一个和我打招呼的同学,我就微笑回应并且把一小袋零食分别他,我从一个边缘人物成为了最受同学欢迎的人。工作的时候,我拼命努力工作,希望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但是似乎他们更喜欢其他类型的人,这件事我没有成功。
2、你做过什么事情,别人可能会讨厌,你却很开心?
回答:拒绝别人,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倾诉自己的情绪,分享自己矫情的文章和文字,不喜欢和别人聊八卦,把自己的部分生活发到朋友圈、小红书等等。
PART8 至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2021年9月23日
摘抄:
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的立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那么,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无论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交友课题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是事实。
讨论:
1、生活中,你有没有被纵向关系羁绊呢?一般你是怎么处理的?
回答:有,上下级关系就是。我一般会选择先跳出这段关系,无视它一段时间,直到不了了之或者我找到处理方法。
在原则上会坚持自己,小事无所谓,或者坚持己见(来自网友柳霏悠)。
我通常会暗自告诉自己我值得被爱,值得被自己无条件的爱。我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是做吸引他人注意力的事。我努力做利他的事,提升自我价值。
PART9 至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2021年9月24日
摘抄:
共同体感觉,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即使遭遇背叛也依然继续相信。
他者贡献: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阿德勒心理学的目标笔记:行为方面: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①“我有能力”的意识。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落地:“行为标准”指认为自己工作了这些时间、挣了足以养活家人的钱、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自己就是家里最有价值的人。“存在标准”指存在即有价值。
讨论:
第一个关键概念:目的论→课题分离→起点
第二个关键概念:横向关系→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过程
第三个关键概念:整体论→共同体感觉→终点
补充:
喜爱差距(Liking Gap)人们总是会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在所有的社交沟通之后,人们估算的对方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平均会比实际的喜欢程度低10%(Boothby et al.,2018)。
PART10 至第五夜 认真的人“活在当下”「人生的定义,由你自己决定」 2021年9月27日
摘抄: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