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下连队后的生活怎么样
对军人来说,叠被子是一种生活养成,是新兵连的必修课。中国人民解放军5713厂外场服务保障技术员苏功平曾经认为,自己不是军人,只是一名军工人,被子叠得好不好,跟任务能不能完成没有必然联系。带着这种想法,他第一次来部队保障,第一次住进军营,第一次叠被子。一度,叠被子的过程让他有些困惑。
然而,一次特殊经历后,苏功平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叠被子,看似是一件小事,却关联着官兵对军工人的评价。叠好被子,有利于赢得官兵认可,快速融入到部队。叠被子看似琐碎,其实是磨练匠心的过程,只有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做起,才能更好地为官兵服务、对战斗力负责。
如果没有军人的作风,上战场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五一节后,苏功平收拾好行李,与妻子告别,踏上了驶向军营的列车。辗转千里,苏功平赶到自己在部队的“家”——一间不足10平米的兵舍。
窗外传来熟悉的战机轰鸣声,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苏功平今年50岁,是一名老军工,住兵舍、干外场已经10多个年头,服务保障过近千架次飞机。老苏不是军人、不穿军装,但心里装着一份责任,就是为官兵服务、对战斗力负责。
放下行李,苏功平便忙碌起来。他将床上的军被展开重新叠好,又将被子的几个角捏了又捏;擦掉桌上的灰尘,把维修备件、工具包规整到位……很快,屋子里窗明几净,物品整齐划一,和隔壁官兵的房间一样整齐。
看着床上的“豆腐块”,苏功平心里挺自豪。谈到这床军被,他说起刚来部队的一段经历。10多年前,工厂在空军某部设立外场服务站,当时没有考虑到部队管理要求,从市场上买了一套普通的被子供驻站保障人员使用。机务大队领导了解情况后,特地送来一床军被。苏功平对这床军被格外珍惜,他向官兵请教,日复一日地叠,叠出了兵味。
仗怎么打,部队怎么练;装备在哪里,保障的触角延伸到哪里。一直以来,工厂派技术骨干常年驻部队实施点对点伴随保障。那年,苏功平通过工厂各项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一名常驻空军某部的外场保障人员。
刚住兵舍,苏功平生活习惯还和在家里一样。结果,部队组织内务检查,检查组领导走到苏功平的房间,看到满屋零乱的杂物和床上没叠的被子,脸上写满不悦。考虑到苏功平军工人的身份,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苏工,部队有部队的规定,要是还这么杂乱,我们可要‘请’你搬出去住。”
“我又不是军人,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定?”
领导脸色不好看,苏功平心里也不痛快。
其实,部队领导并不是要求苛刻,也不是故意刁难这位军工人。战争是残酷的,战场上是要流血牺牲的。身处战火硝烟中,子弹不会长眼,它不会管你是不是军人。军工人跟着部队演习伴随保障,如果没有军人的作风,上战场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有些事、有些道理,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懂得。在一次部队演习过程中,一架战机发动机部件突发故障,需要更换。事前,苏功平忘了带备件,跑回宿舍翻遍了备件箱才找到。等他换好备件,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总结会上,官兵你一言我一语地埋怨他:“像你这样稀稀拉拉、丢东忘西,上了战场肯定吃败仗!”
这件事像根刺,深深地扎进了苏功平那颗骄傲的心。那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自己是工厂千挑万选的“王牌”,这次保障不利,归根结底是自己的战场意识不够强。丢三落四,平时看似一件小事,但真打起仗来,可能就会像一颗马蹄钉一样影响整个战局。这让苏功平想起之前与部队领导的那次对话,如果自己连叠被子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战场上还怎能保打赢?
痛定思痛,苏功平决定,一定得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战场意识和军人作风。
从那以后,苏功平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内务。为了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他专门请教班长,手把手教。时间久了,苏功平的军被叠得方方正正,备件和工具也摆放得整整齐齐。官兵们发现,苏功平身上渐渐有了“兵味”。
叠被子看起来琐碎,其实是在磨练匠心
日复一日叠被子,年复一年跑外场,苏功平悟出一个道理:其实和工匠人打磨零部件一样,叠被子要扣被角、捋被面,整平压正要讲究力道,这样叠出的“豆腐块”才标准。军工人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磨练心性,是塑造匠心的过程。
收拾完屋子,吃了早饭,苏功平大步朝机场走去。
机场上,一排排整装待发的战机沐浴在朝阳下。看着眼前的场景,他的思绪回到了刚来部队的那一幕。
10多年前,苏功平从工厂质量检验组组长转岗为一名常驻部队的外场保障人员。当初,他来外场的愿望很朴实:当不了兵,能到军营干一干,也算圆了少时的从军梦。外场虽然苦,但更锻炼人。
隔行如隔山。尽管学历高、经验丰富,刚“放单飞”的苏功平,在独自应对外场几十架飞机维修保障时,不免心里忐忑,还掉了几次“链子”。
一次,部队夜间训练,一架战机燃油调节器突发故障。苏功平调整了多个参数后,故障仍未排除。演训时间紧、任务重,部队致电工厂要么更换燃油调节器,要么立即换人来修。
更换燃油调节器可不是小事,这意味着工厂要重新运送一台燃油调节器到部队,修理成本高不说,时间也来不及。可眼前的故障一时又无法解决,苏功平只好打电话回厂求援。接到电话,工厂马上安排一名老师傅火速赶到部队,很快将故障排除,发动机恢复正常。
“既然干外场不习惯,还不如回厂里继续干检验算了。”听到老师傅的这句话,苏功平脸上有些挂不住,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此时,临行前领导的嘱托、家人的期盼在他脑海里浮现。“既然部队需要自己、单位信任自己,我绝对不能轻言放弃!”苏功平跟自己较上了劲。
他拿出当年的拼劲,潜心学习发动机维修专业书籍。外场维修中,他拿着教材对照发动机一条条线路捋、一根根管路摸、一个个机件对。一有空,他就与机务官兵探讨特情处置方法,一起修订场务应急保障预案。渐渐地,他熟知外场保障的疑难点问题,应对棘手活也游刃有余。
外场工作10多年,苏功平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对发动机常见故障和性能了如指掌。他像老中医一样,通过“望闻问切”就能诊断出发动机的故障问题,并将其快速排除。
一次,部队进行飞行训练。一架飞机飞完第二架次后,机务人员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飞机腹部有一滴燃油漏到地面。机务官兵一时拿不准问题出在哪儿,便找到苏功平,询问能否继续飞行?
苏功平打开发动机舱盖进行检查,并没有发现漏油,仅在燃滑油散热器下封盖处发现了燃油痕迹。联想到之前曾在外场发生过类似故障,苏功平当即决定飞机停飞,燃滑油散热器立即返厂修理。经工厂探伤发现,燃滑油散热器下封盖处有一条细微裂纹,若继续飞行,裂纹快速扩展,后果不堪设想。
苏功平负责保障的每台发动机都有十几位不同编号,他不仅记得每台发动机的编号,就连哪台发动机装在哪一架飞机上,以及每台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飞行了多少小时、什么时候需要大修,他都了然于心。
部队里的机务维修保障“大拿”,打心眼里佩服苏功平:“苏工脑子里就像装了个电子履历本,啥时候问他,他都能对答如流。维修日志都记了20多本。什么是工匠精神,我看这就是!”
有“兵味”才能像个兵,心到一起才能干到一起
住兵舍、叠被子,苏功平用一个“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间长了,与官兵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发动机维修过程中,他总是把一些技术要领和修理诀窍传授给机务官兵,官兵们亲切地称他“苏老师”。有一次,苏功平过生日,为了给他一个惊喜,官兵们亲自动手做了生日蛋糕,当点点烛光照亮兵舍,苏功平顿时心里暖暖的,禁不住热泪盈眶。官兵把他当成老师、当成“战友”,把一颗真挚的心交给了他,他更有责任把自己懂的会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那个傍晚,在欢快的生日歌中,苏功平笑得格外开心。
“想到一起,才能融到一起;心到一起,才能干到一起。”谈起和官兵相处的窍门,苏功平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和官兵一起叠被子、遵守规章制度,才会有“共同语言”。仅仅是保障技术好,官兵们如果“看不惯你”,彼此也难建立深厚的友谊。
战友情连着战斗力。机务二中队队长张俊鹏告诉记者,他和苏工不仅关系好,工作中也配合默契。
发动机试车时,转速和排气温度参数的调试最为关键,这就需要舱内外密切配合。起初试车时,张俊鹏只能通过耳机向座舱外的苏功平下达调试指令。机上噪音大,苏功平有时听不清,飞行参数往往不是调高了,就是调低了,急得两人满头大汗……
能不能用手语交流?事后一合计,两个人都想到了一起。从那以后,只要一碰面,两人就用手比划。就这样从摸索到熟练,他俩创造了数十个手势,不仅能沟通调试的部位、方向,还能沟通复杂的调试参数。
试车时,张俊鹏在座舱内操作、看仪表,苏功平在外面调整各种参数。张俊鹏先用手比划了一个数字2,又比划了一个数字8,接着又用食指比划了一个向上的手势,苏功平立即将发动机28号调整钉进行轻微顺调……在随后一场发动机维修保养中,记者看到,现场两个人在调试过程中没有说过一句话,通过手势表达彼此要表达的意思,快速完成了发动机试车。
外场保障条件很艰苦,夏天机场温度高达50℃,整个人晒得黑乎乎的,有时脸上长出火疖子;冬天零下40℃,冻得满手生冻疮。苏功平和同事们把自己当成不穿戎装的“战士”,与官兵一起同甘共苦。
“得到官兵的认可,我感到很幸福;伴着飞机的轰鸣声入眠,我睡得香甜。”体味着平凡的幸福,苏功平露出微笑,脸上写满了军工人的自豪。
照片提供:邵宇哲、宋 涛
版式设计:韩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