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人光会说不做(王阳明:“只说不做,不如不说)
世界对于人存在的意义之一,是因为这世上有我们所憧憬的目标和梦想,让我们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行动,以便能获得其实现时所带来的满足与认同感。
然而,有些时候,虽然我们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但是,却始终无法做到真正去开始行动,一直在原地徘徊,毫无寸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白白蹉跎一生的岁月,最后也没能一展心中所愿。
明明自己心里,都知道这些所谓的道理,但却不能身体力行,以至于一无所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明朝一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中,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的观点,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很好的解答。如果我们仔细复盘一下自己的人生,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没能成功达到心中所愿所想,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到,而是没有把“梦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从而导致二者之间的偏离,以至于白白浪费人生大好时光。
那么,什么是“知行合一”?我们该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根据王阳明的著作,我提炼了其中的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学习。
1、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知道但不去行动的事情,你如果知道了但没有去做,那就还是你不知道。”
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说起“孝顺父母”,我们都知道要好好奉养他们,结果因为工作繁忙,一年到头也不能见父母几面,就算回到老家,也经常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玩手机刷新闻,不顾父母的感受,这其实不算是真的知道“孝顺父母”;
再比如,说起“读书可以明理”,我们都知道要坚持读书,结果,书买回来之后便付之高阁,直到书上落满灰尘也没翻几页,这也不算是真的知道“读书可以明理”;
再或者,说起“立志”,知道计划今年想要做成什么事,结果“计划表”做了不少,但到头来连个象征性的开始都没去做,这也不算是真的知道“立志”。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中,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有时这些很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知道,但是,人与人之间知道的程度却并不一样。只有你做了多少,你才知道了多少;你一点没做,那便等于你一点都不知道。
所以,“听说”不等于“知道”,只说不做,不如不说,知而未行,还是未知。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说:“知道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
战国后期,秦国兵力强盛,其余六国之中能与其抗衡的唯有赵国。当时的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长平之战时,因为廉颇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全力防守,致使秦国对赵国久攻不下。秦国为取得战争胜利,便派人到赵国国都散布流言,说秦国兵士都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如果赵国启用赵括,秦国必定不战而逃。赵王急于求胜,便将廉颇换下,转而任用赵括为主帅。
赵括自幼便能熟读兵书,与人辩论排兵布阵时,连他父亲这样的一代名将都不能赢他。然而,赵奢却因此而深深地担忧,认为赵括只是纸上谈兵,真正遇到大战时,一定会使赵国一败涂地。
果不其然,赵王任用赵括后,由于赵括轻敌冒进,改变廉颇原有的战略,转守为攻,被白起抓住机会,将赵军四十五万人全线击溃。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只能面临逐渐被秦国蚕食的境地。
赵括为什么会失败,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秦赵两国的实力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他没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没能将自己“所谓的知识”通过行动转化为“真正的知识”,以致轻敌大意,导致失败。
所以,有些时候,虽然你表面上看起来“知道”,但如果没有经过“现实”的锤炼,不经过“行动”去夯实自己所明白的“道理”,这其实等于我们还不算真正的知道。
那么,如何才能逐步地做到“知行合一”呢?
“想一千次,不如去实际做一次。”
有这么一个故事,古代蜀国有两个和尚,他们两人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有一天,他们都想到当时的佛教圣地“南海”去朝圣,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穷和尚便立即行动,带着一个水壶和一个饭钵上路启程了。
富和尚看到后,便嘲笑穷和尚说:“你这样怎么能到得了南海呢,等我造一艘大船,准备充足后,肯定比你先到达南海。”
一年后,等到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归来时,富和尚还因为“准备造船”而停留在原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脑海中想了一万步,不如实际中先踏出第一步”。我们都曾以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然而最后,脑海中的那些雄心壮志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逐渐消磨。我们与其感慨岁月蹉跎,倒不如勇敢地跨出第一步,把那些一直放在脑子里还未付诸行动的梦想,拿出来放在阳光之下悉心培育,这样才有可能结出美丽的果实来。
只要开始去行动,便成功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