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桑的故事(大家对圣桑的《天鹅》有什么感想吗)

2024-01-19 11:38   geyange.com

圣桑的故事

提起古典音乐大师中的天才神童,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莫扎特了。事实上,莫扎特之外,还有很多天赋异禀的宝藏音乐家值得我们去了解。比如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曾被很多人低估的音乐天才,圣桑。

很多人了解圣桑,是通过他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特别是其中的一首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凭借其优雅、动人的旋律成为了古典音乐中绕不开的经典。

我们相信,几乎所有琴童和古典乐爱好者都对这首曲子耳熟能详,但不能确定的是,又有多少人听懂了乐曲中圣桑真正的表达?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桑,探寻一曲《天鹅》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自带光环的天才神童

十九世纪中叶的巴黎,是个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城市,汇聚了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与人才,肖邦、李斯特、柏辽兹等音乐家都活跃在巴黎乐坛。1835年秋天,卡米尔·圣桑就是在这样人文荟萃的环境下诞生了。

他出生于一个政务官员家庭,尽管父亲早逝,但圣桑依然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因为母亲和姨妈们均为音乐爱好者,圣桑从婴孩起便认识到音乐的美妙,对周围一切声音都很感兴趣,很快也展现出了如莫扎特一般令人难以忽略的音乐天分。

两岁半,圣桑开始在姨妈的启蒙下学习钢琴,三岁便开始自己尝试创作小曲。据说他三岁半时创作的个人第一首小曲,至今仍被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十岁时,圣桑举办了自己人生第一场钢琴独奏会,能够背谱演奏出32首贝多芬奏鸣曲。最终,这场钢琴独奏会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媒体一致好评。而圣桑本人,也开始被称为“小莫扎特”,在乐坛名声大噪。

1848年,年仅十三岁的圣桑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及管风琴演奏,凭借过人的音乐天分,在校期间获得了无数奖项,十六岁,圣桑便完成了自己第一交响曲的创作。没错,从这些早年的经历来看,圣桑天才的童年阶段像极了莫扎特。但不仅如此,上天早早地为圣桑安排了更丰富更戏剧的人生。

“全才”圣桑

圣桑对音乐的兴趣从来不局限在乐曲创作,除了作曲家之外,他还身兼管风琴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电影配乐师等多重身份。

22岁时,圣桑成为了巴黎马连德纳大教堂的管风琴演奏师,一做就是20年。在这期间,他每周的即兴演奏吸引了数不尽的巴黎听众,好友李斯特赞誉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管风琴演奏家”。

1861年,他去到尼德梅耶学校任职钢琴教授,这是一个专门培养教会音乐人才的学校。在这里,圣桑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家并培养出了福雷等知名音乐家,也结识了作曲家瓦格纳。瓦格纳非常喜欢圣桑,经常邀请他到住处帮忙完成钢琴总谱。

19世纪末电影诞生后,圣桑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从事电影配乐的古典音乐家。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刺杀吉斯公爵》的配乐就出自他的手笔。

看到这里,如果你认为音乐便是圣桑生活中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位音乐大师,会发现他的才华并不仅仅被局限在音乐之上。他对一切事物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并热衷于自行研习。

上帝似乎也特别偏爱他,赐予了他超凡的记忆力,只要听过、读过的内容,他几乎都能毫无差错地放在脑袋里。

著名音乐家柏辽兹对他又敬佩又“嫉妒”,直言:他什么都知道,缺乏的是“不知道”!

最终,经过多年的积累,圣桑会说多种语言,能写散文、音乐评论并进行戏剧创作;同时,他还精通天文学、几何学、考古学、地质学、植物学以及哲学等等,可以说,是一个有着极大脑容量和知识储备量的“绝世通才”。

正是这些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塑造了一个严肃中带着些许可爱、气质独特的圣桑,同时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他音乐的创作与表达。

是的,圣桑广泛的兴趣爱好影响到了他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法国天文学会的会员,他经常请音乐课上的学生们到他家里一起使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星星,并喜欢根据一些天文现场来计划和安排音乐会,比如,把音乐会的时间安排在有日食的一天。在他看来,这是种奇妙的约定。

他一生对动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他把严肃的名家曲子改成各种滑稽小品,然后依然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做比喻来引导学生:“你听,这段音乐像不像公鸡和母鸡在谈恋爱?”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会花半天时间跟一只蚂蚁斗智斗勇,对蜘蛛进行训练,这大概也是为什么,50多岁的圣桑还能写出如此丰富、热闹的《动物狂欢节》。

与此同时,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涉猎也为圣桑的音乐增添了一层更复杂、深刻的气质。

很多人都知道,圣桑是坚定的浪漫主义拥护者,但他大部分的音乐作品中又有着惊人的理性与克制。他坚信浪漫主义风格并不仅仅是表面的热烈浮躁,而是有着深沉的内涵,严谨的思考。因此,哪怕在大众听起来最洒脱的《动物狂欢节》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圣桑强大的理性与矜持。

总之,广博而全面的知识塑造了圣桑的个人气质,也对他的音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比今天很多只着重提升音乐技能而忽略知识文化储备的音乐生,我们大概也能理解为什么如今很难再出现优秀的音乐作品了吧。

孤独且矛盾的“天鹅”

然而,即便是这样有趣且全才的圣桑,音乐之路也走得并不顺畅。天才的童年以及一生的博学多才,可以想象圣桑是何等自信和骄傲;然而,个人的力量在遭遇时代洪流冲刷时,又是何等地悲凉和无力。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文化艺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流派蜂拥而至。特别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新旧势力发生了剧烈冲突与对立。新一代音乐家例如德彪西、拉威尔等印象派作曲家“来势汹汹”,直接剑指以圣桑等为代表的“正统派”作曲家。

在这样的剧烈变革中,圣桑本人的内心也经受着煎熬。一方面,他因为涉猎新科学,很愿意拥抱新变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正统宗教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音乐家,他的很多观念依然停留在所谓的“正统音乐”派系,骨子里拼命想要留住那个辉煌的、经典的时代。

就这样,圣桑在时代的洪流中,成为了一个极其割裂的矛盾体。在这样的境况下,他只能通过谐谑讽刺,来表达自己的苦恼与不满。

1886年,51岁的圣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了《动物狂欢曲》。这套看起来老少咸宜、热闹有趣的曲子,事实上背后有一层鲜为人知的含义:作曲家通过乐器模仿大象、狮子、乌龟等动物形态,暗讽当时的一些音乐家、乐评家以及他看不惯的音乐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圣桑在自己的朋友圈小范围演出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对外公开过,直到1921年作曲家去世。

当然,其中有一首曲子例外,那便是《天鹅》。这是圣桑个人也非常喜欢的一首曲子,也有人分析,这是圣桑用“天鹅”来自喻,展现在当时的环境下,作曲家内心的骄傲与纠结。

具体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这里就先不“剧透”啦!

Yusi在我们最近推出的音乐鉴赏课《20节课带你听懂古典乐——Yusi音乐审美养成课堂》中,非常详细地分析了《天鹅》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情感表达以及多位演奏家不同版本的对比。

更重要的是,Yusi还将“授之以渔”,通过对这首曲子的学习,你将真正掌握听懂一首古典曲目需要做哪些准备以及经过哪些步骤,为之后大家聆听古典音乐彻底扫清障碍!

目前,课程已经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平台上架啦!大家可以登录抖音APP,搜索账号【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并进入主页橱窗进行购买。

或登录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客户端,搜索账号【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进入主页,点击【专栏】,解锁你的第一套音乐审美课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