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暗示真的有用吗(潜意识自我暗示法有用吗)
自我暗示可以类比心理学中的「自证式预言」。
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提出,所谓自证式预言就是指在接触他人之前先对此人有一个预期。
注意,这个预期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几年前有一本非常火的有关吸引力法则的书——《秘密》,该书的作者认为如果对某件事情保有积极的期待,只要不断地强化这个期待,最终将有可能梦想成真。
作者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当人们有强烈的愿景时,个体就仿佛一个「人体发射塔」,会向宇宙发射某种频率的脑电波。
如果脑电波足够强烈,就会产生所谓的「同质相吸,同频共振」,把那些能帮助个体实现梦想的能量吸引过来。
书中还罗列了一些听起来非常离奇的成功案例,不过,这些案例后来被发现不过是作者为读者熬制的「心灵鸡汤」。
李叔同在《晚晴集》中写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诚则灵的说法真的会实现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
20 世纪初,德国的一个退休中学教师威廉·冯·奥斯滕(Wilhelm von Osten)养了一匹叫「汉斯」的马。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匹马不仅能够识字,还掌握了四则数学运算,用蹄子敲出问题的准确答案。
科学家对这匹马产生了兴趣。
他们对这匹马进行测试后,发现马的主人并没有作弊。
那汉斯是怎么学会算术和识字的?
1.什么是自证式预言
自证式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提出,所谓自证式预言就是指在接触他人之前先对此人有一个预期。
注意,这个预期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比如你听别人说某人很害羞或某人是某个星座的。
然后,你对这个人的预期就会影响你随后对待这个人的行为,把他塑造成你当初预期的那样。
1963 年,罗森塔尔研究团队给学生分配了两种老鼠,告诉其中一半的学生他们拿到的是聪明的老鼠,而另一半的学生则被告知拿到的是笨拙的老鼠,事实上,这些学生拿到的老鼠是随机分配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并没有差异。
研究者给学生五天时间训练这些老鼠走迷宫,并让其每天记录老鼠成功通过迷宫的次数和用时。
如下图所示,聪明老鼠成功通过迷宫的次数要多于笨老鼠,所用时间也更短。
不同老鼠训练后通过迷宫次数及所用时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