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误用滥用汉字的现象

2024-01-04 04:25   geyange.com

不用客气的句子有内涵

Hello,我的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咯,回来整理这个回答了,也许大家都忘了,不过还是来了却一桩心事吧~

其实现在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好多好多(以下有些矫情),有关于中国成语这10年来发展的感慨,有对编撰词典的前辈的景仰和交流,还有对社会大众使用成语的认同和无奈,很多,其实我做的这个研究并不完全切合问题“名言或熟语滥用”,最多包含于其中,但是误用的原因和实质还是相似的,所以不妨抛砖引玉。

比如我对比一个熟语和一个成语的误用来给大家说明: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最初的版本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整个熟语的意思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见“三国志”。由于古代大家口耳相传,“皮匠”和“裨将”音相同,在普通老百姓当中更具普遍性,所以……事实上,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只是谐音讹传。因而,不要真以为三个烙烧饼的,能赛过一个马云。这个熟语成语的基本条件是:同一专业领域,其次是告诉我们要博采众长。

同样,成语中这种误用也很多。

比如空穴来风,“空穴来风”原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而大多数媒体以及老百姓望文生义,认为一个洞穴凭空怎可来风?于是就误认为是无根据、无凭证、编造臆测。

误用之后,恰恰忽视了这其中蕴含的自然科学道理。“空穴来风”出自战国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穴:孔、洞;来:招致。)宋玉之语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

好了,既然这些误用都已成事实了,哎,也只能长叹一声,并且感慨一句“成语之妙,在于使用”(这句话也不是我说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的主编吕叔湘前辈说的,很多人引用过去都是来辅证成语的生命力旺盛,现在想来,其实也有些无奈啊。)

那么,词典对这种误用的作法有两种:1是静观其变,看是不是绝大多数人都误用;2吸纳误用的释义,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原形容……现多用于……,空穴来风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无论是形容消息传言有根据,还是没有根据,都是对的。

好了,切入正题吧。这篇论文原谅我暂时还不能放到网上,一是导师想让我继续做下去以后拿去发表怎么着,二是答辩结束学院学校最近在审查相似率什么的。所以过段时间我会放上来~(不知道知乎能否开发一些新功能,比如知乎网盘(当然取名文艺点啦,什么知乎图书馆之类的)。不过我一直觉得学术论文真的放上去,大家应该没性子看吧?(3万字,35页)……

所以这里我先精简了论文,说一些值得说的话:

真的很有必要强调的改动!!

读音部分:

【箪食壶浆】dānshí-hújiāng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食:旧读sì)(第6版)

关于读第二声还是第四声,学界已经讨论好几年好几年,没有定论,但是根据我自己的考察,文献翻阅,想说其实改读第二声是有道理的。

【唯唯诺诺】wéi wéinuònuò(旧读wěi wěinuònuò)形容一味顺从别人的意见:他对领导总是~,从不提出任何不同意见。(第6版)

我猜很多人原来就读第二声,其实唯的读音一直有两个,第二声和第三声,第三声不常用,一般做应答用,现在大家都用第二声,so……

【臭味相投】“臭”,第6版读“chòu”,但加注“旧也读xiù”。

【一本正经】【正儿八经】【正经八百】“经”,第6版读“jīng”,并加注“口语中也读jǐng”。

具体不分析了。

字义字形部分:

莫名其妙和莫明奇妙意思不一样了,前者意思是不能说出它的奥妙,后者是不能明白它的奥妙。

“巴巴结结”和“结结巴巴”是不太一样的,附上词典的解释。

【巴巴结结】①凑合,勉强。②勤奋,艰辛。③形容说话不流利。(第4版)

【巴巴结结】①凑合,勉强。②勤奋,艰辛。(第5、6版)

筋疲力尽和精疲力竭程度是不一样的,前者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后者形容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其实还有很多小地方,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罗列出来,因为不影响大家使用,随便举两个,

【走南闯北】形容走的地方多,到过许多省份。(第4版)

【走南闯北】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第5、6版)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去掉了第5版“或办事”的意义)

【鸡犬升天】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他的亲戚朋友都跟着沾光。(第5版说“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着沾光”)

这些变化都不影响我们使用。

还有一些推荐词形的变化,就是同样一个意思有两个成语都可以表达,哪个常用、经典,就作为推荐词形,这个变化其实也是人们选择的,自然而然的结果。所以大家不用太在意,随便举几个例子:

注意:后面括号里面的成语是以前常用的推荐词形,现在还是存在的。

网开一面

梦笔生花(原多用妙笔生花)

一曝十寒(原多用一暴十寒)

鬼哭狼嚎(原多用鬼哭狼嗥)

神采奕奕(原多用神彩奕奕)

百废俱兴——第六版中取消“百废具兴”这个同义词。也就是前两年你写百废具兴是对的,以后再这么写就错了。

想说一下网开三面和网开一面,现在大家多用网开一面,其实这个是脱胎自网开三面,网开三面源于《史记》中的《本纪·殷》,说的是商汤爱惜生灵,将猎捕鸟兽鱼虫的网撤去三面,让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才向网里钻,总之能不入网则不入网。“网开三面”典故由此而来,这里的“开”是“撤去”的意思。

随着“网开三面”使用率的增加,“网”从用来猎捕鸟兽鱼虫之用引申到了政治和法律层面,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而人们望文生义,将“网开三面”演化成“网开一面”这里的“开”不同于“网开三面”的“开”,指的是“张挂、张开”意思,即将法网、道德网等网打开一面,从宽处理,给以改过自新的出路。

所以说,虽然两个混用了,并且最终网开一面成了主流,但是两个成语的核心内涵有着微妙的区别:包含民主程度不同、自由程度不同,给人们造成的幸福感也不一样。

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其实还想说说这部词典。

从前我也是个小愤青,会说这个教材编的这么差,这本书怎么还有这么多差错。包括在做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小问题。随便说两个。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敏:没有才能)。(第4版)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第5版)

第6版没出来之前,我当时4、5两版对比的论文已经写好了,我就在论文里说道

“敬谢不敏”中的“谢”和“敏”古今意义还是有些变化的,今天的学生们可能不太明白为什么“敬谢不敏”是这个意思,其实最关键的是这条成语中“谢”是“推辞”的意思,而非“谢谢”,“敏”是“聪明”之意,而非“敏捷”。理解了这两个词,再带入到整个成语,就能很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了。所以说第5版把这个括注取消是很没有道理的,望下一版能更正。

后来第6版出来了,我去翻了一下,发现是这样的: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第6版)

这个变化告诉我们,其实任何一本工具书,看似很冷血无情,其实都饱含着编者的良苦用心。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工具书是“死”书,不如其他的文艺的书那么有活力,其实恰恰相反,这些特殊类型的书的编撰者,以牺牲和藏匿自己个性和特征的方式隐身于书中,为的是使书更好地为你所用。

所以,请同学们以后再面对网上一些以偏概全,乱吐槽乱讨伐的帖子,请一笑置之。

最后,还是有必要重申下:

成语的误用是一个复杂的生成过程,有一些是潜义显性化(潜在含有生成新意义的内部机制,通过人们运用显示出来而已),比如:

“峰回路转”原来是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由于曲曲弯弯的山峰道路容易让人联想起人生之路,所以第5版开始,“峰回路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意义: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这个是很正常的语言运用现象。

那么,除了潜义显性化的另外情况是纯粹的误用,这种误用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空穴来风等,这些成语一般都有个特点,从古代发展而来,如果可以的话,我首先倡导词典能多些典故、源流的解释,以免误用!(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还没收录七月流火、身无长物、不落言筌等这些成语,因此,前车之鉴在此,下一版收录的时候,就要尤其注意,像七月流火里面的七月不是我们说的阳历七月,火的古今意义不同,正确的意思是夏去秋来,气温转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古语被误用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化,语言文字是服务于时代的,所以它会自己做出选择,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衍变改造过程。不要太谨慎害怕于一些误用,语言学中有个重要的规律就是:词语释义要从俗从简。词典一方面起到规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