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在奇葩说的金句(如何解读刘擎教授在《奇葩说》里的这句话)
翻了一圈回答,暂时没看到回答到点子上的,这里献丑了。
为了能够把问题说清楚,以下会举一些现实的例子来论述,篇幅略长预警,全文大约2000字。
这句话想要成立需要满足一个基本的前提——人对于自己行为的目的,意义以及现实后果和外界评价的态度经常是非理性的。
我举个例子。
某天你在看直播,主播正在直播间抽奖,只需要发弹幕就可能中1000元的红包奖金。
你刷了个弹幕,等待结果,最后你没有中奖,你会是什么心态呢?
那如果是这样:主播抽奖的规则是刷一元的礼物一次就可以给自己增加中奖的权重,换言之,如果你刷了十元的礼物,你的中奖几率就比刷一元的高十倍。
结果你刷了一百元,开奖后你没有中奖,主播在公布中奖名单时说中奖的水友是一发入魂。此时此刻,你又会是什么心态呢?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心态都会有质的差别。但问题在于,考虑到参与抽奖水友庞大的基数,1元和100元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你能中奖的几率本身就微乎其微,这是一个有小学数学水平都能够算明白的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往往会忽视这种现实逻辑,而是用非理性的主观情绪来判断这一结果。
回归正题,假如你认同这一基本前提,并且对上述的例子感同身受,那么我们就可以深入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何谓【极端行为】。如果按照上述标准,那么极端行为的定义就是人在非理性情绪和判断的主导下采取的过激行为。它的特征是:在外部环境看来,诱使行为人做出这一行为的动机和行为造成的后果在程度上极为不对等。
现实当中这种例子非常多,我这里以一种情况为例来论述。就是前段时间引爆舆论热点的女生被老师质疑作弊选择自杀的事件。
纵使我们对女孩子的遭遇感到惋惜,感到可怜。纵使我们认为冤枉学生的老师师德败坏,不配为人师表。但如果我们理性的分析一下这个事件,你不能否认的是——【被老师冤枉作弊】这一行为动机与【自杀失去生命】这一行为结果在程度上是完全不匹配的。所以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极端行为。
那么假如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采取极端行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呢?
理论上的方式有这样几种。
1、保证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都有着崇高的师德,都有着足够的理性和耐心以及最大的善意来面对自己教育的学生。
2、阻断所有导致孩子终结自己生命的一切客观要素,比如所有高楼下都铺设气垫,所有河边都架设不可攀爬的三米高的防护栏,所有的汽车都可以自动避让行人,所有的刀具在接触人体活体时都自动变钝,等等等等。
显而易见的,这两种方式都不具备任何实际操作的可能性。科技并没有那么智能,也没有任何现实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所有老师都不会在教育过程中绝不出现违背师德的行为。
那么惩罚老师管用吗?
管用,但也不管用。因为惩罚老师可以让胡作非为的老师们夹起尾巴,但问题是纵使对这个老师采取最为严厉的惩罚,直接一枪崩了,也无法保证百分百的杜绝这种老师的出现。只要有哪怕一个胆敢僭越底线的人,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灾难。
所以解决问题的现实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自己的孩子自身入手,我们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允许】老师对自己的污蔑。
【允许】绝不等于认可,原谅老师的行为。而是允许你周围的人就是有可能会用不理性的偏见来看待你自己。
因为现实的人类社会当中,犯错是一种必然,是一种从文明和秩序这两个概念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且一直都无法完全根除的社会现象。这是人类能力的极限性和智力,理性的边界性所必然导致的。就像死亡一样,人类纵使拥有各种手段治疗疾病,延长寿命,但死亡是永远无法跨越的。
而一旦我们的孩子【允许】了这种必然存在的社会现实,那么这种预设的心理建设就可以帮助孩子在遭遇这种情况时能够选择用更为理性的,冷静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就像我一开始举的抽奖的例子一样,如果你【允许】自己大概率不会中奖,那么你对这个不中奖结果的心态就会更理性和积极。
那么假如整个社会的意识都是满足上述的概念,那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结果——对社会现象的动机,起源和结果,影响的关系理解会更为理性。
同样以女孩自杀这件事为例,在当下,社会情绪在惩戒和批判老师的逻辑是:女孩的自杀和老师的冤枉之间是理性的强因果关系。这套逻辑对于惩戒当事人,震慑教育人员,安抚女孩的家属的确是很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当社会意识认为老师的失德行为必然会导致学生丧命的话,那么自杀这种选择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这种社会逻辑最可怕之处在于对所有可能受到伤害的学生而言,在此事件之后,被老师冤枉而选择自杀是一种必然的。而不是极端的行为。这就是【极端行为的中心化】。
换言之,如果【允许】这个社会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守师德的老师,社会必然会存在一些犯错的行为,那么错误行为的极端反应以及错误行为本身都可以从中心化转为边缘化。
这才是刘擎先生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部高分电影《爆裂鼓手》。我认为这是一部完美诠释了刘擎这一观点的反面教材。
电影中的魔鬼教师秉承的教学原则就是【不允许】。他绝对绝对不允许自己乐团的成员,学生在学习和演奏中存在任何一点点的瑕疵。但他自己非常清楚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因为只有这种【不允许】才能够催生出天才,而他眼中的天才就是对音乐和演奏态度最为极端的音乐家。
如果看完我这篇回答后还是不明白或者不认可,那么我相信你看完这部电影后会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