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典语录典故(有哪些被后世人曲解的历史典故或名言)

2023-12-24 19:56   geyange.com

历史经典语录典故

只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答案略长,请允许我借题发挥一下~

一个经典的《论语》曲解案例是“以德报怨”。说这四个字出自论语没错,可说它出自孔子就不对了,孔子根本没有说过啊。《论语》原文是这样的: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来问孔子:“能以德报怨的人是不是很厉害?”孔子反问:“那人家对你好,你还有的报答吗?”据此得出自己的结论,正常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所以说,这个案例跟“三思而后行”有点像(“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明明是被孔老夫子批评纠正了的“错误”想法,结果传着传着就成了他老人家自己的名言了。

====分割线====

不过对“以德报怨”还可以再细究一步。这固然不是孔子说的,而是“有人说”(或曰),那么这个“有人”又是谁?

具体向孔子提问的那个人我们很难考证,也许是学生,也许是仰慕者,也许是哪个论敌,但这位“有人”提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六十三章

“报怨以德”“以德报怨”,换个语序意思不变。于是我们发现,“以德报怨”虽然在《论语》中只是个被批评的“错误”观点,但却有《道德经》这么“高大上”的出处。(别忘了传说连孔子都要去向老子问道。。。)

而老子会说这种话一点也不稀奇,《道德经》里类似的句法比比皆是。老子自己说这叫“正言若反”,比如什么“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那么按照老子的辩证法,他要求“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大小多少”的“大”和“多”都是意动用法)真地一点也不奇怪。

那么,“以德报怨”能在《道德经》的其他地方得到验证吗?我认为比较类似的是四十九章中“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无论善良的人还是不善良的人,我(圣人或者统治者)都去善待,这样就能使人人向善;无论守信的人还是不守信的人,我都去信任,这样就能使人人守信。不过这里的“善”和“信”不针对指向个人的“德”或“怨”。

依据老子的整体思想,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他更支持“以德报怨”,而不是“以直报怨”,更不是“以怨报怨”。

本部分结论,原来是我们把老子的话误加给孔子了,儒道两家的观点本来就各种龃龉,一个说“以德报怨”,一个说“以直报怨”,也都跟他们的一贯观点相一致。

=====又见分割线=====

但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再深入一层

再回顾上引的《道德经》六十三章,有没有觉得有些奇怪?“大小多少”以下讨论的都是事情的困难与容易,大处与细节,唯独“报怨以德”四字插在里面,貌似跟上下文都不挨着。

于是就有人提出,这其实是错简造成的问题,这四个字原本就不在六十三章。那在哪里呢?考证之下最可能在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所以应为: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只要结过怨恨,就算你以德报怨,成功和解了,别人心里也会有残余的疙瘩,这怎么能算妥善的办法呢?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上不要结怨。有德者拿着借据(契)却不会去讨债,无德者才像收税的那样斤斤计较逼迫别人。

天道没有偏爱,总是跟善人在一起。

这么一解,我们发现“以德报怨”又悲剧了。。。老子虽然没说它不对,但是“安可以为善”,不是上策。所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解决“怨”这个问题,当然最好也是“消之于未发”。一旦从源头上让“怨”不复存在,“以何报怨”的问题就不存在了,还讨论什么?

不过到底有没有错简?这个我们就很难知道了,不过个人认为《道德经》前后文貌似不太通的地方也有不少啊,如果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改的话……

好在即使七十九章不加入这四个字,老子“最好不结怨”的这个观点应该是不错的。

====再见分割线====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对于“何以报怨”这个问题有三个层次:

第一,从源头上就不要结怨,取消此问题。

第二,以德报怨。

第三,以直报怨。

老子最同意的应是第一个层次,对第二可能是有限度的同意,不太可能同意第三(“枉则直”“大直若屈”,虽然此“直”非彼“直”,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不会喜欢用这个字给自己立论)。

而孔子明确反对第二,同意第三。至于第一,孔子只怕没有理由反对,但是按照儒家思想,我相信是不可能时时事事完全做到这一点的(在现实中应该也不可能)。

同时不难想到,在四书五经为必背书目的科举时代,应当不可能出现读书人群体对《论语》断章取义的情况。某些人将“以德报怨”强安给孔子,应该起源于现代,或古代民间(个人倾向于就是现代)。

====最后一道分割线,说说我真正想说的====

分析到了这里,“以德报怨”算是后人的曲解吗?

《道德经》可能的错简,《论语》的断章取义,好像是曲解。但是,想想看,老子和孔子都讨论了相似的问题,而且采用了相类的措辞,我们又焉知“以德报怨”的说法没有更古老的出处?《道德经》里就有不少“古之所谓”“圣人云”之类,很有可能某些话本身就是老子引用的。

也许,先秦的时候,“何以报怨”已经是一个被普遍讨论的问题了。

而对这个问题,其实不仅圣人有发言权,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几千年来,绝对有人“以德报怨”,有人“以直报怨”,有人“以怨报怨”。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道理,也许很多人说过类似的话,凝结成最简的语言就是这样。

到底是谁第一个提出“以德报怨”,其实不可考,但这个观点既然存留下来了,活跃在后人的语言之中,那么(至少对部分人来说)自有其合理之处。

语言,是不断承接,又不断改变的,今日的曲解,明日可能就成了个典故。所以,还需要纠结谁对谁错谁先说吗?

其实,抱着“齐物论”的思想,世上是没有“曲解”的。只是过分主观地借前人权威来证明自己而已。把一个观点说成是孔子的,总归更容易令人信服,但一个观点对不对,不是孔子说没说过就能决定的。

(参考: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