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流言》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

2023-12-19 07:13   geyange.com

张爱玲《流言》

知乎平台上,张爱玲的读者众多。随便搜索一下,基本每一篇由她创作的小说、都能看到五光十色的解读(虽然大部分错得离谱╮(╯▽╰)╭)。

不过,张爱玲的散文、似乎一直是民间研究者们的一块洼地。除了少数有心人选取《童言无忌》、《私语》、《烬余录》、《对照记》这些自传性质的篇目,作为解构张爱玲生平的切入点,我鲜少看见读者对张爱玲的散文展开讨论。

其实,张爱玲的散文创作生命周期比小说还要长,累计数量也比小说多。并且,张爱玲写散文,就是直白的观点输出,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尽管其中的一部分、似乎有“一本正经的划水”之嫌疑(⊙ω⊙),但是,仍旧有不少篇目值得讨论。

今天的这篇文章呢,主要想简单评点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篇目,别的也不太管了。

1.《羊毛出在羊身上》

爱玲为了《色,戒》,平生第二次跟读者打笔仗。可惜这次的对手“域外人”的文学鉴赏水平太低,抛出的质疑简直缺乏常识,以致于这篇辩驳、远不如当年回应傅雷的《自己的文章》有意思。爱玲之后在《续集自序》提及此文,不禁抱怨“不少读者硬是分不清作者和他作品中人物的关系”,可见她深深的无奈——解释自己的作品,是多么无趣的事情!(-_-)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核心论点有两个——其一,王佳芝的原型不是郑萍如;其二,小说没有洗白易先生。其实,但凡认真阅读作品,很容易就能得到这两点结论,根本犯不着创作者出面解释。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拿《色,戒》作为反例,宣扬自以为是的“政治正确”,也是挺幼稚的。

2.《谈吃与画饼充饥》

爱玲8岁那年,母亲黄素琼回国,她和弟弟得以上桌吃饭。每天午餐时分,母亲总有一番营养学训话。爱玲起先大概挺反感的,港战爆发后返回上海,跟停薪留职的姑姑三餐吃葱油饼,她想起母亲的营养学训话,隐隐有种逃学的快感。

不过,等爱玲自己到了晚年,倒是开始跟读者大谈营养学了。

这篇《谈吃与画饼充饥》,谈童年记忆中的食物,谈各国的饮食文化,谈营养学与餐饮行业的未来趋势。尽管较之学术研究报告,爱玲写得不算深入,却比论文更具趣味性。

有几处细节我尤其喜欢。一是爱玲买不到青鸟咖啡馆的司康饼、又听见乡音盈耳时候的心情——【皇皇如丧家之犬】;二是她趁着路过荒村野店的机会,找肥腻的汉堡吃——【无可选择,可以不用怪自己】;三是她说起鱼肉里含有“隐藏的脂肪”——【鱼也有肥鱼瘦鱼之别】——哼,你家的鱼何止肥鱼瘦鱼,还有高鱼矮鱼呢(⊙ω⊙)(详见《半生缘》)!

3.《“嗄?”?》

《“嗄?”?》是一篇关于语助词用法的小论文,写作的动机是某影片公司的抄手擅自更改剧本《太太万岁》的语助词。

这篇文章从剧本里凭空出现的“嗄”谈起,根据《金瓶梅》、《海上花》等作品考据其语源,又指出该抄手的其他语助词乱用现象,言辞凿凿,批评犀利。

张爱玲后期经常写这样“咬文嚼字”的文章——对自己越严格的人,越倾向于对他人严格。

4.《对照记》

《对照记》是一篇回忆性质的散文,根据张爱玲的说法,是为了保存老照片不丢失;在我看来,爱玲潜意识里、是希望读者不要忘记她吧(笑)。

定居美国之后,张爱玲写了很多部自传性质的作品,然而,唯有《对照记》成功于生前发表。不想,她和宋淇夫妇刚一逝世,热心继承人宋以朗,不但找人把英文作品《易经》、《雷峰塔》翻译成中文出版,连未完成的草稿《爱憎表》、指定销毁的《小团圆》都不放过,因而给读者一种“重复写作”的感觉。

文中公开了张爱玲及亲友们的照片,略谈了她的家史,以及拍摄照片时候的趣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爱玲的语气变得出乎意料的温柔,也有【怅望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惆惘。

除了兰心照相馆的那张最经典的艺术照,我特别喜欢最后一张相片——爱玲手持印着“主席金日成昨日猝逝”字样的报纸,说【像绑匪寄给肉票家人的照片,证明他当天还活着】——唉,真是一如既往的调皮(^_^;)。

5.《编辑之痒》

报刊的编辑不时要整出点幺蛾子,爱玲又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每次看见了,非得写一篇短文批评一番。

《对照记》中,爱玲把《论语》中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改为【“夫人不言,言必有”失】,自嘲不会说话——结果编辑自作聪明地改了回去,自嘲立马变成自吹自捧。爱玲表示很不愉快,说“编辑手痒,似比‘七年之痒’还更普遍,中外皆然”,“偶有佳句,得而复失,就像心口戳了一刀。”

熟悉张爱玲作品的人,应该知道她化用名句的习惯。例如,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标题,取自杜甫《秋兴八首 其三》中的“同学少年多不贱”;《倾城之恋》中,范柳原欺负白流苏没读两天书,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改成“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方便他调情;还有《道路以目》,爱玲形容现代社会“闭门家里坐,账单天上来”,其实是化用《醒世恒言》的“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你说,一般的正经作家谁会这样干呢(笑)?因此编辑先生的“更正”也并非不能理解。

6.《忆西风》

又是一篇喜闻乐见的怼事之作( ´ ▽ ` )ノ。爱玲总是不按套路出牌,人家让她写《时报》的文学特别成就奖的获奖感言,她倒是趁机翻起《西风》杂志的旧账来。

当年,爱玲写《天才梦》投稿《西风》,被告知获得首奖,非常激动;然而,等到获奖名单公开了,却发现仅是提名奖。五十多年过去了,她依旧忿忿不平,【隔了半世纪还剥夺我应有的喜悦,难免怨愤。】

其实,这一回是爱玲自己搞错了。有人翻出《西风》杂志社当年的征稿启事,上面写明字数限制是5000字,而《天才梦》是按照1500字的标准去写的。所以说啊,爱玲有时候太钻牛角尖了╮(╯▽╰)╭。

还有,《忆西风》发表于1994年12月3日《中国时报·人间》。根据文末标明的日期,它应该是张爱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散文。文中提及的《天才梦》,则发表于1940年八月,恰好是张爱玲发表的第一篇中文散文作品(不算《凤藻》、《国光》这些校内刊物)。命运曲曲折折的回环,真是有趣得很。

7.《爱憎表》

如果说出版《小团圆》尚且在我的容忍范围内,那么出版《爱憎表》就令我无法接受了。不止因为里面的大多数情节于《小团圆》内有所描述,而是它根本就不完整。《重访边城》、《一九八八至——?》同样是遗稿,但它们好歹写完了。尤其是最后几页,甚至把张爱玲的写作大纲都放进书里,难不成是想让广大粉丝玩猜谜游戏(つД`)ノ?

张爱玲避匿美国几十年来,许多“显微镜下‘看张’者”令她不胜其烦。她在《续集自序》中质问,【为什么作家同样享受不到隐私权?】如今,张爱玲逝世25年了,她的手稿、信件陆续出版,甚至生前的物品也被拿去展览,方知其忧虑是有道理的。

算了,木已成舟,还是说一说相对完整的前两节吧。

爱玲是一个非常悲观的孩子,她怕死,尽管填写爱憎表的时候,她尚未经历监禁play、伤寒住院、香港战争——不过,敏感如她,早已具备对死亡的清晰认知,【死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世界照常运行,不过我没份了。】她的短篇小说《花调》,更是把这种恐惧和不甘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学时代,爱玲深深为死亡所困扰。她不信佛教,更不信基督教,即使各大宗教里幻想的极乐净土真的存在,也让人乏味,“这样的永生真是生不如死”。

爱玲表示,【只有生生世世历经人间一切,才能够满足我对生命无餍的欲望。】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的另一面——爱玲悲观主义中积极的成分。

以及,文中很有些疑似彩蛋的细节。早婚又很快去世的叶莲华,好像是《年轻的时候》的女主角沁西亚的原型;【白纱下面的脸庞惨白得像死了一样】的表姐,应该是《鸿鸾禧》的新娘邱玉清的原型;女佣们搬着长凳看月亮,容易联想到《金锁记》开头对月亮的描绘。张爱玲的取材、往往倚赖身边的人和事,从她的作品中找关联,不失为一件趣事。

8.《异乡记》

《异乡记》是一篇近年才出土的遗稿,张爱玲凤毛麟角的游记之一。

因为视点人物用了化名,我疑心爱玲的初衷是写小说?可是又不像,爱玲小说里的主角从来没有第一人称的。文章没有完成,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文中叙述的很多情节、都被移植至爱玲后半生的小说里去了。所以,姑且把《异乡记》当作一份观察笔记吧。

此文写的是1946年冬、爱玲前往温州探望胡兰成的经历。头天晚上去钱庄换金子,次日跟闵先生乘火车,到杭州借住蔡家、游西湖,搭货车,在半村半郭的人家看打年糕,坐轿子,于闵家庄围观杀猪、参与婚礼、观赏社戏,过完元宵节上一辆独轮车赶路……原稿至此中断。

这段经历对爱玲来说或许不甚愉快。不过我想,逼着爱玲出去走走也好。爱玲在小说创作方面苛求真实,可惜她的经历不够丰富,一旦将自身体验消耗殆尽,便是她江郎才尽之时。《异乡记》的经历,究竟为她提供了不少创作素材——尤其是她鲜有接触的农村生活。当然,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肮脏房间里的老鼠、湿漉漉黑油油的马桶、颠簸荡漾的路面——可就委屈家世显赫的爱玲小姐咯( ̄▽ ̄)。

9.《中国的日夜》

张爱玲给自己的新书《传奇增订本》写的跋。

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两首诗,《落叶的爱》和《中国的日夜》,中间讲述了一些爱玲在菜市场的见闻——摇摇摆摆走过的小孩子,卖橘子的小贩,沿街化缘的道士,肉铺斩肉的学徒与聊八卦的老板娘,小店无线电里娓娓传出的申曲。爱玲喜欢这些日常的、琐屑的事物。

该吐槽的,还是不能回避——爱玲偶尔写诗,基本全是自嗨——我们通常叫它“分行散文”,嗯( ̄▽ ̄)。

另外,看见有些粉丝拿这篇散文论证“张爱玲是否爱国”,我觉得大可不必。张爱玲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自己的成长环境具有高度的认同感。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可就算了吧——张爱玲后期的作品日常踩共——这也是她“被迫”背井离乡的一种委屈。

10.《太太万岁题记》

爱玲给自己编剧的电影《太太万岁》作的一次宣传。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爱玲写作方向的调整——从普通人的传奇过渡至“平淡而近自然”的日常。爱玲抱怨,【中国观众最难应付的一点并不是低级趣味或是理解力差,而是他们太习惯于传奇。】

或许是要照顾一般读者的兴味,张爱玲的剧本风格与她的小说风格大相径庭。不过,两者的内核,大体是相通的。

11.《谈看书》

《谈看书》是张爱玲后半生最重要的散论。跟那篇掺杂着大量童年回忆与日常经验的《谈吃与画饼充饥》不同,此文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当然也相对枯燥。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棉内胡尼”传说的考据,将非洲小黑人与欧洲的妖精传说联系起来;第二部分是根据《叛舰喋血记》、《邦梯号的叛变》等作品,复原“邦梯案”的历史;第三部分是批评文艺界近代的“三底门答尔”现象,推崇社会小说和记录体。

张爱玲称,【在西方近人有这句话:‘一切好的文艺都是传记性的。’当然事实不过是原料,我是对创作苛求,而对原料非常爱好,并不是‘尊重事实’,是偏嗜它特有的一种韵味,其实也就是人生味。而这种意境像植物一样娇嫩,移植得一个不对会死的。】

张爱玲写小说,人物和事件基本都有原型。她追求真实,不愿意凭感觉写作——这样的执念成就了她作品的深度,亦限制了其广度。

12.《谈看书后记》

本文是对《谈看书》涉及的“邦梯案”的再探究。

张爱玲根据李察浩的新书《布莱船长与克里斯青先生》、推翻了先前的观念,得出结论——杨是辟坎岛惨案的主谋,幸存者亚当斯或其子女在部分陈述中说谎,诺朵夫的事件重构不甚精彩,密契纳的论证不可信;不过,李察浩之后谈到船长和大副同性恋爱,比较牵强附会。

这篇文章令我想起早两年接触的ACGN作品《海猫鸣泣之时》。讲的是18个人(?)去“六轩岛”参加亲族会议,结果一天之后,右代宫绘羽一人生还(?),其余亲族全部遇难(?)。岛外的人纷纷猜测那天发生了什么,写了各式各样的“伪书”,六轩岛事件变得愈加扑簌迷离。玩家需根据这些亦幻亦真的线索,探寻六轩岛的真相。

我想,张爱玲晚年沉迷考据,也是抱持一种游戏的心态吧——想要从五花八门的说法里,找出唯一的真实。事情一旦发生了,便不可能百分之百复原——即使如此,还是想找到最接近真实的证据。

因为,【“凡是能正式分析的病都有一种美,审美学上的美感。”(……)别的生老病死,一切人的事也都有这种美,只有最好的艺术品能比。】

13.《张看自序》

热心教授二号唐文标于加州的一个大学图书馆里、发现了张爱玲早期未完成的小说《连环套》、《创世纪》,打算重新发表,写信征求爱玲同意。爱玲先是拒绝,然而两年之后,听说盗印在即,不得已同意出版。

这篇序言里,阐述了创作《连环套》的心路历程,包括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之于《创世纪》,爱玲却表示“预备怎样,当时都还不知道”。

我想,几乎每一个艺术创作者,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作品,都会啼笑皆非吧。爱玲对唐文标、陈子善这些热心教授“古墓里掘出东西”的行为表示不愉快,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随着港台“张爱玲热”的兴起,太多人想要“在显微镜下‘看张’”,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14.《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

这是一篇关于现代汉语字词标点用法的批评。

张爱玲不喜欢“噘”、“煖”、“盯”等自作聪明生造的字,不满意“绝”和“决”混用,又觉得“妳”字没必要,地名人名不加个符号容易缠夹不清,标点符号则有滥用的趋势。

这篇小论文尽管是学术性质的,但是写得十分有趣。例如,有人把火炉火炕的“温暖”写成“温煖”——爱玲道,【以此类推,“人情的温暖”迟早会成为“人情的温僾”】;现在通称“额”为“前额”——她说,【仿佛还有个“后额”,不知道长在哪里】;看见啰嗦累赘的“三、四个”、“七、八个”——她暗叹一声,又想着,【多拿一个字的稿费,又有什么不好?】我立即想到胡适先生当年寄给张爱玲的信件,其落款日期“一九五五、一、廿五”,正是爱玲批评的那一种,不禁莞尔。

张爱玲字斟句酌的习惯,不见得是第一次。从前姑姑跟她写信,喜欢写“狠好”、“狠高兴”,爱玲就费尽唇舌劝姑姑改过来了。准确使用中文文法,是张爱玲的作为艺术创作者的职业精神。

15.《公寓生活记趣》

看得出来,张爱玲的散文创作,也是一步一步试探着写的。先是在给《传奇》打广告的时候,对上海人惊鸿一瞥的观察;再是把用英文写作的小论文翻译成中文;接着,她开始尝试写些身边文学,将自己、朋友、亲戚的故事融入其中。

《公寓生活记趣》顾名思义,写的是发生在公寓里的日常。不小心打开热水龙头的紧张,梅雨季节房屋漏水的忙乱,米缸里捉到肉虫的惊惧,匀净地流淌到枕边的电车声,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的炒菜香味,屋顶花园溜冰的小孩和后天井烧小风炉的电梯管理员……周而复始,有声有色。

【许多身边杂事自有它们的愉快性质。】

16.《道路以目》

从公寓走出来,以一种新鲜的视角观察自己熟悉的街道,会发现些什么呢?

或许会看见小火炉滚滚的白烟,自行车流丽的灯光,橱窗里褪衣的木制模特,穿着棉衣矮矮肥肥的小孩;或许会邂逅生疏的炒白果的歌声、糕饼店不收帐的馨香;不过,也可能遇上封锁,几丈开外的家一时间咫尺天涯,之后,随着犯人被捕,警察虚晃一枪,群众幸灾乐祸,一切恢复如常。

张爱玲喜欢这一切生活的细节。它们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然而,正是由于这份不完美,才让爱玲感受到浓厚的“人的成分”。

17.《烬余录》

《烬余录》是张爱玲为香港战争写的回忆录——一些“不相干的事”。

战争爆发,学生们因期末考试的临时取消欢呼,交际花的女学生为穿什么衣服焦急;碰上空袭,领了防空证章的同学们立马缩进门洞;去医院值夜班,大家躲在屏风后面读书,吃牛奶面包;城市陷落了,她们满街的寻找嘴唇膏和冰淇淋,立在摊头吃滚油煎的萝卜饼。战乱里,幽默热情的历史教授被友军枪毙,生着奇臭蚀烂症的病人抱恨而终,爱玲和同伴们究竟活下来了。

《烬余录》中,爱玲首次表明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绝对的个人主义。她知道自己以及同学们的行为很不“正确”,但还是坚持将之贯彻到底。这种观念,来源于她对人性的认同。

人性既是自私、也是同情。因为自私,爱玲尽量逃避执行防空任务、满足病人需求的责任,只担心自己能不能把《官场现形记》读完,哪里有嘴唇膏和冰淇淋;出于同情,爱玲觉得老师死得不值得,也谴责自己对病人没有良心。

我实在很喜欢这篇文章末尾的总结——【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18.《谈女人》

《谈女人》一文,阐述了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

文章的前半部分,爱玲大段摘引了无名氏的《猫》。不过,对于这部充斥着大男子主义气息的作品,爱玲并不全盘反驳(甚至将他的部分观念用进了自己的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她承认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但否定女性的价值只在于身体。

在爱玲看来,【超人是男性的,神却带有女性的成分,超人与神不同。超人是进取的,是一种生存的目标。神是广大的同情,慈悲,了解,安息。】

其实我觉得,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展开讨论下去,然而爱玲已经搁笔了。

19.《自己的文章》

《自己的文章》是张爱玲生平第一次打笔仗,回应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里的质疑。

本文主要提出了三个论点。其一,现代文学过于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了人生安稳的一面,可是人是为了和谐才斗争的。其二,大多数的人不容易大彻大悟,亦不至于歇斯底里,而是选择不上不下地苟活。其三,比起善与恶、灵与肉的古典冲突,参差的对照更能够反映世界的真实——即,不激昂的人生,不彻底的人格,不分明的世界。

爱玲在文章里表达了自己对苍凉的偏好,对人性的肯定——归根结底,是对真实的追求。她说,【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这并非鸳鸯蝴蝶派的退避,反倒贯彻了“文学即人学”的创作理念。斗争会过去,意识形态会被时间稀释——但是,只要人性不变,解剖人性的作品便不会过时。

爱玲认为,【文学理论是出在文学作品之后的。】读毕小说集《倾城之恋》,再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才觉得能有这般创作意识的她、真的很厉害。

如今,张爱玲诞辰百年有余,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她的观点——她又一次赢在了“感觉”。

20.《童言无忌》

爱玲曾经向胡兰成坦言,“我这个人很自私。”

胡兰成回忆,那时候爱玲的表情“一半的歉意,一半是倔强”。

一直以来,我非常不愿意引用胡兰成的观点,又不得不承认,他的许多判断相当准确。很多时候,爱玲知道自己的想法不符合常理,会感到怀疑和抱歉——但是,她不会就此放弃个人意志。《童言无忌》便是由这种态度衍生的散文之一。

摒除了“影响的焦虑”、纯真而露骨的自白,往往会被说成孩子气。爱玲洋洋洒洒地写道,她之所以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不过是因为想写一部“人手一本”的自传;她喜欢钱,喜欢自己赚钱,更喜欢花爱人的钱;她喜欢奇装异服,希望衣服能替不善言辞的自己发声;她喜欢软烂甜腻的食物,想去牛肉庄做收营员……

这些“有失身份”的言论,令人忍俊不禁;然而,联想到她的未来,又觉得唏嘘。

21.《造人》

这篇短文,搞不好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质疑生育意义的小议论……

张爱玲认为,小孩子不是有趣的小傻子、可笑又可爱的累赘,生小孩容易,尽职尽责地把他养大却很困难。父母明知环境艰难还要多生小孩,处处牺牲自己,有自我感动的成分,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与其大量地生小孩,不如把精力分配至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这些观点不甚成熟,甚至说偏激也不为过。可是,这的确是很多现代女性的心声。真没想到张爱玲竟敢在八十年前说出来。

结合《小团圆》里,盛九莉准备打掉小孩,【“我不要,最好的条件下也不想要——又有钱,又有可靠的人带。”】我相信这不是迫于无奈的决意,可以推翻一般人的猜测“赖雅希望张爱玲堕胎”。也许一些人更要批评张爱玲凉薄了,不过,反正我不希望她做出违背本心的事情。

22.《私语》

这是张爱玲第一次梳理自己大学以前的童年记忆。

两岁的时候,爱玲被何干抱到北方天津的家,和弟弟玩耍,跟张干斗智斗勇,趴在母亲床上背诗识字;母亲姑姑出国后,爱玲开始念私塾,由姨太太带去看跳舞、吃蛋糕;八岁,张家搬回上海,爱玲住在母亲的花园洋房里,弹钢琴、学英文;不久父母离婚,父亲再娶,母亲远走,爱玲住校;赴英留学前夕,因为与继母发生口角,爱玲被父亲殴打并长期监禁……曲曲折折的成长经历,有快乐与温暖,也不乏失落与恐惧,然而,都过去了。

往后数十年的漫长人生里,爱玲几度在这段回忆中打转。《小团圆》、《爱憎表》、《对照记》、《雷峰塔》,之于人生的不同阶段,她以不同的形式对这些琐事进行整理、重构,兜兜转转、寻寻觅觅,似乎想藉由这段懵懵懂懂的时光,解明自己人生的一切因果。

完成《对照记》时候的张爱玲,是否对自己的人生多了几分了解?我不知道,又有点知道——她的话,给出的大约还是最初的那个回答吧——【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23.《中国人的宗教》

这篇文章,第一稿是英文版的,目的是向外国人解释中国人的宗教文化。不过,里边牵涉到了许多冷门知识,中国人都未必弄得明白。当然,爱玲夹带私货的技术也是很强的(笑)。

爱玲写道,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比较一厢情愿,不承认的有点相信,承认的又有点不相信;佛教里有一个地狱,道教里有一个天堂,但都非常无趣;基督教等外教,概念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但是不容易被中国人信仰。归根究底,中国人知道一切宗教俱是虚无,不大愿意去思考自己以外的世界,【中国人集中注意力在他们眼前热闹明白的,红灯照里的人生小小的一部。】

阅读本文的时候,我一度忍着笑——爱玲有个毛病,总是擅自代表中国人而不自知( ̄▽ ̄)。与其说这篇文章反映了中国人的宗教观,倒不如说它反映了爱玲自己的生死观——肯定自我,及时行乐。

24.《“卷首玉照”及其他》

爱玲的《流言》即将出书,本文是一篇关于首页照片的随笔。

我之前说,爱玲的内心就是一个小孩子——不仅不懂得掩饰自己,而且非常较真。她知道在书里放自己的照片“不大上品”,但还是希望让读者认识一下;她再三向出版社提要求,希望照片的效果再好些。而且她说,【我赚一点钱,可以彻底地休息几个月,写得少一点,好一点;这样当心我自己,我想是对的。】(读者:那怎么行?!我们不买了!( ̄^ ̄))

我立马联想到《传奇》再版的时候,爱玲兴奋地说,【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之后,有无数的人化用这句话,然而,几乎没有谁放言“出名要趁早”的时候,理解了张爱玲当时的心情——说得粗暴一点,那孩子当时有点飘了( ̄▽ ̄)。原本是一句天真的玩话,却成为功利主义者逻辑自洽的工具,令我很不舒服。

唉,真希望云读者少一些。

25.《双声》

爱玲与炎樱咖啡馆里的小小座谈会,聊男女关系、服饰、异国文明。

之前读这篇文章,只觉得这两人的感情真好;如今重温起来,心情却十分复杂——喂喂,你们两个不要疯狂立flag好吗(-_-;)?

如果发现丈夫有出轨迹象,爱玲表示自己不会当场发脾气,【我想还是忍着的好。脾气是越纵容越脾气大。忍忍就好了】——这个时候,胡兰成已经把小周的事情告诉爱玲了吧?

炎樱希望爱玲最好不要离开上海,爱玲答应了——结果数年之后,炎樱去了日本;爱玲试着投奔炎樱未成功。

爱玲恨现在的老太太穿衣服没个性,担心她老了该穿什么衣服——可惜爱玲晚年由于皮肤病,几乎放弃了衣服的嗜好。

一语成谶,想来总是那么细思恐极。

张爱玲的散文,通常分作三本出版,内容基本不出四类——其一是身边文学,写自己以及亲友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二是文化科普,考据古今中外的艺术创作;其三是商业软文,给自己的作品写序或跋,或添个附记,有时候还替合作的杂志社、同行的朋友打广告;其四是修正编辑谬误、回应学者质疑、打击侵权行为等“攻击性质”的短文——对事不对人的。

这几类文章里,我觉得第一类很有意思,第二类颇有收获,第三类不适合待在散文集内、而应该放置于相关作品前后,第四类有一部分没必要收入集子╮(╯▽╰)╭。

说实话,我一直对张爱玲散文的出版逻辑抱持谜之疑惑,很希望皇冠的编辑能够将这些作品纵向分类一下,该删的删。不过,我知道实际是行不通的——宋以朗他们肯定不愿意少卖一本书╮(╯▽╰)╭。

张爱玲的小说肯定是后期写得好——然而,散文的话我更喜欢前期的。虽然观点不够成熟,又不会适当克制情绪,字里行间却充盈着一种少女的轻灵。

并且,读过爱玲的散文,我就确信了——她绝不是什么消极的人,而是热情地、自我地、努力地完成做得到的事情,实实在在地享受着浮浮沉沉的人生。

这一定就是,喜欢她的理由。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