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董卿语录美文 朗读者

2023-12-07 12:40   geyange.com

朗读董卿语录美文

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的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去靠近它。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当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

《朗读者》的初心也很朴素,用最真挚的情感,用美好的文字,抚慰人心。朗读依旧,初心不改。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它出现在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瞬间。看电影.,听首歌,望着一张相片的时候,或者就是在闭起眼睛的那一刻。

对于生活在凤凰城的翠翠来说,想念是那一晚对岸的歌声。对史铁生来说,想念是在开满菊花的秋天,母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俩在一起块要好好的活。而对于终老望乡的洛夫来说,想念是故国的泥土 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想念,让日子变长了,让不及的人变近了。让我们最终明白,想念是拥有的另外一种形式,他想我,我想他,想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温度。

想念,当我说完这两个字。你有没有想到某一个人,不管你想到了谁,都让我们在心底感谢他。因为他让我们对人的感情,又多了一种认识。

想念是那么奇特,它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淡然的。可以是绵长的,也可以是短暂的。

走进情感的博物馆,去看一件叫“想念”的藏品,会折射出怎样的光彩。

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那般博大。

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是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

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说到生命,你能想到什么呢?四季轮回,生命交替。一个你爱他如生命般的人,还是我为什么要活着。杰克伦敦曾经说过一句话:“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绚烂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颗都绽放着动人的光辉。”我想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诠释吧,生命本来就应该充满着光和热。

纪念日是结绳计事上的一个个绳扣,它纪念着一个生命的诞生和离去,也纪念着一段历史的开始和结束。

如果说时间是一跳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特殊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毕竟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这是郝思嘉站在一片废墟上,渴望重建家园的纪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是鲁迅写下的不能忘却的纪念。

随着时间的流逝,纪念日可能会被淡忘。但是,它绝对不会消失。它向我们招手致意,只是为了告诉我们。记住,可以让日历上最简单的数字,变成岁月最厚重的注脚。

纪念日是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它可能会深刻地留在我们个人的脑海里,也可能会被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

而无论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达成,还是能够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一个纪念日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日子的蓄势待发。

等待是我们和时间之间的一场博弈,我们凭借着智慧和耐力,与未来做一个交换。等待的不可知性,是一份考验。一天一天,一步一步走向希望,或者失望。

安娜·卡列尼娜呼喊着:“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于是她在等待当中燃烧了自己.“长亭外,古道边。问君此去几时还?”这是英子和她的同学们,在伤感的歌声当中,等待成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五十岁的孟郊写下的诗句,也恰恰在那一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等来了和母亲的团圆。

除非到达终点,没有人能够评价等待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因为希望,所以等待。更在于因为选择了等待,所以看到了希望。

等待仿佛是生命当中的一个常态,我们经常会等一个电话,等一趟地铁,等着新年的愿望能够实现,等着和相爱的人久别重逢。

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并非是触手可及的,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打磨,等待的结果才会显得更加珍贵。当然也会有一些等待是在和幻灭,苦苦做着抗争。经过漫长的等待,用时间等来光明。

路这个字,是由足和各组成的。仿佛告诉我们路在脚下,各自有各自的路。或许是凯鲁亚克《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也或许是李娟的“沿着慢慢的时光,沿着深沉的威严和恐惧,崎岖至此的道路。”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

究竟什么是路,路就是道。道就是规则、法则。道路的故事充满了人生的经验。没有路的时候心里会彷徨,路多的时候,心里又会迷失。走好选择的路,别只选好走的路。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条路,小路、大路、水路、航路、网路,它们串联起了整个世界。而对于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讲,我们也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蹒跚起步,便永远无法回头。在这条路上,充满欢喜、忧伤、平顺、坎坷、阳光、风雨,这是一条属于我们的人生的路。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这一幕发生在1917年,那时候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父亲到南京浦口火车站去送他。之后数年的时间里,父子俩摩擦不断,最终失和。

直到有一天,已经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收到了父亲从扬州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收到了这封信之后,朱自清才提笔写下了《背影》,后来听家人说,老父亲逐字逐句读完了《背影》之后,流下来眼泪。

记得或记不得,说得或说不得。父亲都在那里,那是一个我们一生下来,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读懂他,可能需要我们用掉一生的时间。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章。在描写着父亲,而对于我们的中国读者来说,最熟悉的那几篇里。一定会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什么偏偏是那样一个蹒跚的略显笨拙的背影,击中了我们的心呢?我想那是因为它代表了千千万万个不善言辞的朴素而深厚的父亲的形象。如果说母亲是我们随时可以避风的港湾,那么父亲则更像载我们出海的船,以把我们推向远方的方式,拥我们入怀。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容纳一切生活的轨迹。在城市里,每一条街,每一栋楼的背后,都藏匿着一片天地。城市的城,是用墙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交易。这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早已各自有了各自的模样,各自的性格和命运。

对海明威来说,城市就是他眼里如同一场流动的盛宴般的巴黎;而对于老舍来说,城市是永远无法割舍的北平的天空;上海则赋予了张爱玲最华丽的伤感。

一群人和一座城市之间相互包容、相互给予、相互创造、相互成就,在城市的边界被无限拓展的时候,也留下了所有关于生长的故事。

人们为了生活,聚集在城市,也将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继续聚集下去。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它可能是此时此刻,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也可能是我们已经离开了的那座城市,也可能是我们所向往的一座城市。

而无论是念念不忘,还是心向往之。我们都在寻找一个既能够安身,也能够安心的地方。走进一个个城市也走进一个个人的命运。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正在这时,一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一本书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这是《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写的一篇散文,讲述的是她小时候爱看书,又没钱买书,只能偷偷地到书店里去蹭书看,时常会被驱赶。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店员,把她喜欢的那本书一直留着没有卖。这件小事让她难以忘怀,二十年后,她提笔写下了这篇《窃读记》。

谢谢的背后,有时候是恩重如山的相助;有时候是不动声色的善良。它也教会我们应该如何去爱这个世界。就像林海音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写到的。“记着啊,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就如同每次站在台上,我都会说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各位的收看。谢谢存在于各种关系当中,它仿佛是一条长长的线,这一端系着我们,那一端系着生命当中经过的很多的人和事。这条线也串起来我们生命中最宝贵最美好的记忆。

如果我问你这辈子最感谢的人是谁,我想很多人可能会说:“爸妈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父母不仅养育了我们,也在塑造着我们。”

痛苦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一语道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中国古代文人有多少沉郁顿挫的痛,就有多少达观不屈的逆境重生。

1849年,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参加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险遭枪决,最终他是戴着手铐脚镣离开了彼得堡,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涯,但是痛苦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击垮他,相反把他推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

他曾经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我想这句话的含义是,即便我们在最恶劣的境遇,我们仍然有着不可被剥夺的精神的自由,可以选择以尊严的方式面对痛苦,而这种选择本身,就彰显着人性的高贵。

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他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品格和智慧,而只有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够享受到由痛苦转换而成的财富。

我们这一生,都仿佛在和痛做着抗争,出生是痛,死亡是痛,而在这两端的中间,我们还将经历各种各样的身痛、心痛,痛苦和欢乐,仿佛是生命的两极,纠缠不休,我们在痛中治愈,我们也在痛中成长,经过痛苦的隧道,迎接欢喜!

在我们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个十年,屈指可数。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只是沧海一粟。苏轼曾经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是时间对爱情的一份追忆。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坚持著书,才有了《红楼梦》后来“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苦不寻常",那是时间对艺术的一份馈赠。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以十年为跨度,抒写了命运跟随时代的变迁。那是时间对社会的一份洗礼 。我们曾经想校对时间 到最后才会发现,在所有的批评当中最正确,最伟大,最天才的,是时间。

十年既有世事浮沉,又有农夫悲欢;既有鸿篇巨制,又有青鞋布袜。正所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十年,铺就了我们今天的“黄金时代”。

十年在古代防仿佛是很久很久的事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而十年在今天,又仿佛是很快很快的事情。别说十年,四十年都是弹指一挥间,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站在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新的起点上,时代的脉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强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扣人心弦。

那在一个又一个辉煌十年的背后,是一张普普通通,却可敬可亲的中国人的面孔。他们用奋斗,用拼搏,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

故乡,是清明的那炷香,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的那张车票,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故乡,是屈原的秭归,那里是楚国宗祖,洞庭波兮木叶下;故乡,是卡夫卡的布拉格,虚幻又现实,欲说还休……

故乡是木心的乌镇,五十年未闻乡音,听起来麻痒痒的亲切感。而当我们终于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渐行渐远,才发现,故乡是根本剪不断脐带的血地,断了筋骨,连着血脉。

故乡,是起点,是终点,是即便永远回不去,也依然是故乡的那个地方。

在文学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关于故乡的描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一份想念。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那是一份亲近。

当有一天我们走得很远,走得很久,会发现故乡,就像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故乡。

地域的故乡,安放我们的身体,精神的故乡,安放我们的灵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