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语录笔记 先秦诸子阅读总结

2023-12-07 08:31   geyange.com

先秦诸子语录笔记

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要40岁了。面对一个如此有仪式感的年龄,最让我困惑的就是,所谓「四十不惑」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

一年前,也是5月份,读完了塔尔德的《模仿律》,一部绝对经典的旷世杰作。

阅读过程中,一直不断的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中国作为唯一一个延续下来的古文明国家,如果在19世纪没有被强行切入,以中国自身,再给到一些时间,是不是有可能独立的发展出科学哲学呢?

在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东西方各自文明的内部,都在产生着剧烈的碰撞。难道在思想如此大繁荣的情况下,科学哲学的种子,就只是存在于西方世界了吗?

于是,这两个毫无关联的无聊问题,让我针对那个时期的东西方经典,做了一次集中性的阅读。包括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卢克来修、古希腊悲喜剧,印度的奥义书、佛教经典,以及中国的先秦诸子。

其中,总共花了将近400个小时,通读了一些中国传统经典著作,做了7700+条笔记。

这是一次堪称奇妙的体验。感觉自己在穿越千年时空,和古代的东西方先贤交流对话。

是的,并非我被单方面的输入,而是双向的交流。因为我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很多我在今天现实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这些两千多年前的聪明人,竟然也都曾经有过和我类似的疑问,并且有他们自己的思考。然后,在他们各自的经典著作中,给到我他们的回答——极具智慧的回答。

因此,《奥义书》和《管子》也成功入选我个人最喜欢的图书 top 10。

有此经历之后,我大概猜测,所谓「四十不惑」,用奥勒留在《沉思录》中的话说就是,「通过那宇宙君临万物的齐一性,看见了所有存在过和将要存在的事物,然后意识到,我们的前人不见得比我们见识更少,而后人也不见得有什么新的。」

在中国的传统经典中,「儒释道」分别读了儒家的《论语》《荀子》,佛学的《金刚经》《坛经》,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读了《墨子》,法家读了《韩非子》;另外还读了《鬼谷子》、《管子》,以及所谓中国科学史上经典的《梦溪笔谈》。

这里做个大体的整理和总结,也算是对一年来的阅读经历有个交代。

先说一些通读之后的大体感受:

1.

对于我最初那个无聊的问题,自认为找到了答案:

科学哲学的种子,并非只存在于西方。两千多年前人类的璀璨文明中,东西方的很多认知都是相通的。如果给到充分的时间,中国应该也有机会发展出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这不是简单的发现一些所谓的「科学现象」,比如《荀子》发现的「目不能两视而明」;或者《管子》的「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或者《墨子》提到的小孔成像现象。这些都只是一些朴素的认知而已。

科学哲学,是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而不是现象描述或者技术工具。就好像使用杠杆,并不等于有了科学的思维。

而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也有着科学哲学的种子。

2.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别人的思考或者行为是「愚蠢」的。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要么是因为对别人不了解,要么仅仅是因为对别人不认可。

其实只是别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但是出于一种盲目的自信,就把别人的认知定义为「愚蠢」了。

结构主义认为,由于人脑的认知机能,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从原始时期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变过。

很多所谓「中国人的问题」,其实是人类的问题,只不过我们见到的都是中国人,就以为是中国独有的了。

同样,很多「中国人的智慧」,也一样是人类所共有的。

虽然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但是人类的思维习惯没有变化过。孔子、庄子们看待三皇五帝的感觉,应该就和我们看待孔子、庄子们差不多,都是过去了两千年。

而即使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们,也是建立在前人大量的智慧积累之上的。我们现在阅读先秦诸子的经典,从中获取养分;先秦诸子们同样也阅读着诸如《本言》《道若秘》这样的书籍,来获取智慧。

就像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3.

两千年的时间,对于一个物种来说,实在是太短暂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作为人类这一物种,是无法表现出生理结构上的显著差异的。

因此,在智力方面,两千年前的人类,丝毫不输当代。

荀子曾经做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就好像有个丢失了针的人,整天找也找不到。后来有一天终于找到了,并不是他眼睛比以前明亮了,而是只要低头仔细找,总有一天可以找到。

人其实并没有「变聪明」,只是积累了更多经验和方法。古人比我们差在信息和工具上,而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并没有劣势。

所谓「阳光底下无新事」,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几乎都可以从两千年前找到类似的对标物,而且先贤们已经做出过非常深入的思考,并给出了他们的应对方式,供我们参考。

所以,虽然是千年之前的著作,对今天的问题还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阅读这些著作,最常有的体验就是:

原来,XXX的观点或者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类似想法了啊;

原来,XXX在两千多年前,就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了啊;

原来,你也在这里!

4.

先秦诸子虽然有各自的观点,甚至还争论不休。但是从根上,大家还是有很多的一致性的:

大家都一致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天道」,而人类应该遵循这个「天道」。

只不过,对于「天道是不是可以被认知到」,「天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人类与天道所对应的人道是怎样的」,「应该如何做才是遵循天道」,这些具体问题,各自有着不同的解释。

大家都一致的关注现实世界,关注解决现实问题。

即使是有类似神职祭祀人员,也都明确是做给现世中的人看的。这一点尤其在《管子》中表达得最为直白。

在关于「仁」的形而上的认识上,儒道墨法,各家都是高度一致的。只是在追求的手段上,各家发生了分歧。

另外,在强调自省方面,古代先贤们也都是高度一致的。只不过,在当时还缺乏诸如PDCA这样自我迭代的工具,而更多的只能从「美德」的角度去进行宣扬。

5.

先秦诸子都是反民粹的。

这些经典著作,历经两千多年而被保留下来,必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种图书面世,而最终可以流传两千年的,恐怕只有凤毛麟角了。这些经得住时间筛选的经典,都毫无例外的,站在了精英视角。

即使是被誉为民众代言人的墨子,也说:如果想成为天下的高人君子,就不应该轻易相信普通人耳闻目见的情形。

韩非子就更加直接了:如果需要被讨论的事情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就需要提高警惕,当心乌合之众和沉默的大多数。

虽然,「乌合之众」是在19世纪才被提出来的社会心理学观点,作为对西方过去几百年文艺复兴的重新审视,建立起对民粹的反思。但实际上,作为精英统治的传统中国,一直没有放松过对民粹的警惕。

和「把权力放进笼子里」相比,传统中国更倾向于「把民粹放进笼子里」。

6.

我曾经认为,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已经足够多了。

我以为,这样的接触频率和深度,足够让我避免对它的偏见了。

直到全文通读了相关经典原著,才发现,自己曾经的观点其实是很大的偏见。

所谓「接触越多,麻烦就越多」,因为这样的接触,本来就是带有偏见性的。

虽然会通过貌似客观公允的方式表达,会用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说辞去评价,但实际上,也还是带有明显偏见的。

这就像看待人一样,我们的思维习惯,就是通过贴上各种标签,来帮助自己认识一个人。

「她是个女性,教师,母亲,留学归国的研究生,开豪车,穿旗袍,爱看综艺,很敬业,爱读哲学……」

每一种标签,都代表着一种背后的刻板印象而存在。所谓「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把一个人的某个标签放大,然后竟然基于某一两个标签,就形成了对这个人的刻板印象。

而事实上,一个人至少可以被贴上成百上千的标签,要想全面的认识一个人,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即使是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伴侣子女,我们都不敢说真的了解了。

对于一种「文化」,又怎么会比认识一个人更简单呢?

这些传统经典都是非常复杂的存在,任何解读,都不过是对它简单化的贴标签,从而助长了某种刻板印象。然后,自己通过选择性的阅读和吸收,进一步固化了自己的刻板印象,再进而否认了偏见的存在——这才是最大的偏见。

接下来,我也就不打算再故作理性客观了。毕竟,人类最大的愚蠢,就是竟然以为自己是智慧的;最大的不理性,就是竟然认为自己是理性的。

所以,我就以自己浅薄的认知,完全出于主观的刻板印象,来分别记录一下对这些经典的认识。

我不懂哲学,不懂哲学史,不懂国学,不懂政治思想,不懂文学源流,对历史也无甚研究。我的个人经历,无非就是做了十几年医生,做了十年的新媒体传播,以及接触过一点管理相关的工作。

所以,虽然原著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无奈我个人的经验认知实在有限,只能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选取——无非是一些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在科学哲学思维方式中的价值,基于四十年人生的思考,以及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闪光点。

当然,也会有一些否定和批判。这些批判,都只是建立在我的个人世界观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分歧而已。毕竟我还没有蠢到那个份上——当我否定这些先贤们的判断时,竟然会认为是他们愚蠢。

整篇内容应该没啥用处,不过就是对自己读书笔记的整理。希望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如果读后有异议,那你就是对的;我不想争论,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各种获得个人反馈的方式中效率最低的一种。

如果读后对经典原著产生厌恶,那是因为我的理解太肤浅,或者表述太拙劣,而不该由经典著作来背锅。

如果读后有疑问,最好的方式,就是拿起原著,通读下去,自己去寻找答案。

(希望40岁生日之前可以完成,如果完成不了,那就往后推迟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