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袁世凯把天下为公的碟子打烂
《走向共和》里的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投机主义者,但纵观其政治生涯,仿佛开了挂,尤其实行宪政后如日中天。
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李鸿章、荣禄、张之洞等朝廷重臣的推荐。
但是,他一个科举功名都没有的人,亦非皇族亲贵,却不断获实干派“贵人”相助,恐怕远远不是一个运气好就能解释了的。
看到确定“预备准备年限”一幕时,我找到了答案。
1.“只有她高兴了,整个国家才能高高兴兴的。”
当时,清政府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准备实行宪政。新派官员和宪政专家们无不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在何时开始的问题上,出现不同意见。有人提出要有准备期。那准备期多长合适?
有人说2年,有人说4年,最后慈禧赞同的是袁世凯提出的12年。
这个12年颇有深意。袁世凯对此有一套官方说辞,但真实原因其实是,他通过慈禧当着他和光绪皇帝的面摔钟的举动,窥探到了慈禧依然旺盛的权力欲。
宪政是非实行不可的,但死前让她放权也是很难的。
慈禧时年71,按照 “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最多还能活13年。12年就是这么来的。
他对宪政专家杨度说,“只有她高兴了,整个国家才能高高兴兴的。”
果然,慈禧非常满意,认为他“非常贴心”。袁由此成为宪政准备团里唯一的外臣(其他均为王公亲贵),而其拟定的“新官制”也得以顺利推进。
在很多人眼里,袁世凯此举似乎很有跪舔皇权之嫌 ,通过揣度上级心思寻求上位也是很多职场人所鄙视的。
但换个角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非如此不能取得最高掌权者的认可。若没有最高掌权者的认可,再好的事也寸步难行。
后来的新政和戊戌年间的很多措施非常像,慈禧对此也意识到了。为什么戊戌变法就失败了呢?
失败的原因首先并在内容,而在做事的节奏、方式方法,步子迈得太大,引起实权派的不信任。
一味逞强对立,只会把实干派挤出权力中心,于实务开展毫无益处。
不仅袁世凯,李鸿章他们也是一样的思路。他们和慈禧的关系都非常亲密。张之洞一方封疆大吏,和慈禧两年没见,见了面俩人对坐而哭,姐弟俩似的。
对他们,历史虽有争议,但无不认同都是于国于民有贡献的实干家。
而他们的成功,归根到底有个共性,即深刻认识到:想要成事,能力是基础,而最紧要的,是取得上级信任和支持。
这条职场定律,亘古未变。
2.所谓靠谱,核心就是使上级放心。
对职场来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给赢得上级信任的人。
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在寻求安全感,或说是确定性。
专栏《硅谷来信》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医生曾经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斯坦福医学院的知名教授聊过,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有什么不同。
这些人给他的答案很一致:名医和一般好医生并不是前者能治好、后者治不好的却别;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的治疗效果是可以预期的,是稳定的。因此,病人找他们放心。
某种意义来说,可预期的,稳定的,确定的,就是放心的。
管理者对安全感或说确定性的渴望,比普通员工只会更强烈。
每一条任务链中,基层员工处于最末端,各级管理者依次接近前段,越是最前段的人,对任务链的形态结构、进展结果等具体情况越不了解,而主要依赖于后端人员的执行和汇报。
而对越靠近后端人员来说,任何宏伟计划,在他眼里不过是工作,按部就班做就是了。对前端人员来说,那就不一样了,是宏伟梦想,或事关全局长远。
剧中慈禧公然向十国下战书。是谁给了她底气?
正是大沽炮台将领传来的“捷报”,胜利让她认识到清朝有能力自卫反击,不比列国差,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做出了抗争决定。
只是,“大沽炮台”的胜利是下属谎报军情而已,慈禧据此作出的决策必然悲剧。于是有了狼狈弃城而逃。
可见,没有靠谱的下属就没有目标的完成,更没有英明的决策。
为此,对任务链后端人员的选择必然是慎重的。要业务能力过硬、协调能力良好,要认可他的理念设计、领会他的战略意图,要能保证计划完美落地……
简而言之,要是一个事情交给他自己可以放心的人。用流行的话说就是,靠谱。
“股神”巴菲特曾说:“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
所谓靠谱,核心只有一句话,就是使上级放心。
3.领导眼里的靠谱:过程可控性和结果可控性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领导的“放心”是靠以下两点来保证实现的:过程可控性和结果可控性。
李鸿章在剧里有句台词,有人弹劾他包庇下属邓世昌,他说,“我不用自己的人,难道要用一些总是反对我和我唱对台戏的人吗?”
和自己理念、步调一致,是领导眼里最基本的靠谱。
他办事,领导放心,正是袁世凯不断成功的内在逻辑。
其实,李鸿章也好,荣禄也罢,绝非不知其人投机,但还是选择相助。
荣禄死前袁世凯端茶擦洗殷勤侍奉,然而荣禄洞若观火,“什么山啊海啊恩啊情啊,娘们说的话。”袁无比沉痛,“中堂不信?”“我该信吗?”荣禄反问。但最后还是给他指明了新的领路人,---庆王爷。
这是为什么呢?
据某史料记载,李鸿章临终前曾有“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的遗言,虽考证未必存在。但李鸿章去世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地位“非袁莫属”却也是事实。
这就是答案了。
李鸿章、荣禄等上级,终归是“谋国”而非谋个人权势欲望,为清朝强盛计,必然要选择有能力有意愿成事的人,除了袁世凯,还有谁可堪大任?
论执行力,他练兵非常有效,北洋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劲的,八旗和革命军在北洋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即使到了校长北伐的时候,北洋军依然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搞洋务,推新政……“搞的全是拳拳到肉的实在事。”他这个没有科举功名的人,不仅人情练达,而且不惧新事物。每一项挑战都迎难而上,开展的有声有色。
论计谋,他能在李鸿章、荣禄、刘坤一、张之洞、庆王之间左右逢源,慈禧对他也是赏爱有加,绝非常人。
每次危机关头,他逢凶化吉,固然有贵人相助,更和他敏锐的反应力,滴水不漏的口才有关,所谓自助者天助。
论人际交往,他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与人交往,既有人情笼络的怀柔手段,也有不讲情面的霹雳手段,恩威并施,刚柔并济。且善于调教下属,发掘其长处。
上能和贵族打交道,下能和凡夫走卒打成一片,笼络得了文人,驾驭得了武夫。
水平堪比三国曹操。
这种人,领导不喜欢才怪!
这种人,事业不成功才怪!
他一度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出色的业务能力,而是全方位的靠谱。
但曹操到死,只敢做九锡的魏公,不敢有妄想。他呢,却被自己的儿子坑了,---编假报纸刊载“民意”,一失足成千古恨,做了很不靠谱的事。
不过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