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中心论点

2023-12-05 23:26   geyange.com

劝学最后一句

这篇课文说的是荀子的学习观,其中心论点就是开篇第一句话: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无止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天都不能停下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段话是从学习的现实意义和学习对人的影响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即坚持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断学习,是为了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再用智慧来指导生活。青胜于蓝、冰寒于水,还有“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都是为了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一句。只有每天都坚持学习并用学到的智慧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有没有过错,才能做到洞明世事、人情练达。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一段转折不够自然,还有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显得有点突兀,是因为荀子的原文中间还有这么一段被删了: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把开头这四段话连起来看,就不会觉得各段之间都没有联系了。

看到上面标红的句子没,“学不可以已。”因为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才能做到“知明而行无过矣”;“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而“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是因为“教使之然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见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所以说“学不可以已”,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变得更有智慧。

再看课文中的最后一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段话说的是学习本身的规律,和顺应学习规律而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学习必然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所以我们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整篇课文都是紧扣“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来展开论证的。

“学不可以已”,因为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才能做到“知明而行无过矣”。(从学习对人的影响和坚持学习的现实意义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重要性)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见“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说“学不可以已”。(由“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得出人的智慧并非与生俱来这个结论,并以此论证“学不可以已”的必要性)

“学不可以已”,因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另外,“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也可以证明“学不可以已”。(从学习本身的规律,和顺应规律总结出来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来展开议论,进一步论证“学不可以已”的必要性)

其实只要把这个中心论点放在每一段的开头,这篇课文的结构和逻辑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