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条人情世故

2023-10-09 03:38   geyange.com

袁岳的博客

1.即使对方不是大人物,也要用请教的态度和口吻与之对话,因为良师益友往往来自不起眼的生活中。

2.在饭局上主动做点菜者,不宜请主人或主宾点菜,因为那不是尊贵者通常做的事情;但请注意询问他们的喜好,而不是只管点自己爱吃的东西。

3.经常找到朋友、伙伴与同事(甚至小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即使老板也需要被你肯定,但应尽量在私下场合说;一般朋友与同事则应公开赞扬。

4.别人对自己的相貌、行为、人品表示赞扬时,不要表现出理所当然的样子或假意否认,而应感谢朋友的肯定与支持。

5.学会使用便条,包括借条、领用条、请假条、申请信。主动使用便条会让人觉得你很规范,而且如果请别人也这样做,就可以更好地跟他们有凭有据地打交道。

6.即使不是服务员,在朋友或同事由客人来访时也应主动倒水。这样会让朋友、同事很有面子,也会让客人觉得主人很有威望。他们会因此特别感谢你的姿态。

7.如果你是新手或者地位比较低的人,要勇于问问题,主动询问别人的需要。

8.别人不在座位时热情地帮忙接听与记录电话、接受信件等,记得提醒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一些你知道的重要日程。

9.在征询意见之后才进入别人的房间,或者看其室内物品;经别人同意才用其电脑,但千万不要翻动别人的笔记本。

10.出席活动需要获邀请,如不能出席应提前通知,若迟到要在适当的时间告知主人,到了以后要解释。带未经邀请的朋友出席,要事先得到主人允许。

11.不宜向别人索要礼物,收到礼品无论喜欢与否都要表示感谢。不宜把一处得来的礼物转送另一处,尤其是保留原来送礼者的符号与痕迹,就先得很没礼貌。

12.在有多个出席者的场合,主动介绍自己的朋友给其他人,或者主动在你认识的朋友之间穿针引线。

13.有不同地位的朋友在的场合,要体贴的招呼那些内向、不为人注意或社会地位较低的朋友。在社交中帮助弱势者会得到别人特别的感激。在其他场合,对于社会地位较低者的处境,尤其是自己不能适应的生活条件与生活习惯时,尽量不要表现出不适感与负面情绪。

14.有好东西的时候不要独食,主动告诉朋友或同事你了解的好资讯,有好事情的时候要能想到别人。

15.别人犯错时,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来批评,就事论事,避免评价对方的人格、个性与家教。批评时能提出解决方案,会更有建设性。也不要一味批评,别忘了肯定对方的长处。如果批评时能比较幽默,负面效果会减少些。被批评或者尴尬的时候能幽默自嘲,也会更有助于沟通。

16.如果对问题争执不下,就不要再继续。多收集一些资料,想得更明白点再说。

17.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时候,用“争取”与“尽量”这样的口吻回答别人的邀约,承诺了就要尽量努力去履行。

18.要尽量不谈回报的先为别人做点什么,这样就在心理上赢得了比别人优越的债权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别人对他负有的社会债务感的总和。

在上次《常用的18个人情世故》博文发表后,不少博友及朋友肯定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过往社会里孩子少即当事,所以体会人事之道早,而今条件好了,大家从年轻就体会人情世故的机会少了,也正因少那些多知者即有不同寻常的竞争力。特再搜索出常情世故18条与诸友分享。

——为子女者应尽早学会衣被自理、帮理家务,有工作者应主动帮助办公室里不起眼的杂务;

——为子女者或小辈者与父母、长辈、尊敬者同行不抢道,让行、让座、让茶、让食,宴席开吃请邀大家同食;

——参加宴会、与朋友同食,不挑剔埋怨食物,不因不喜而不举筷,即使不喝酒也以茶代酒致敬;

——向师长或他人发问、商讨或为人请教,应起立,先致意问候;

——于人背后对他人即或不喜欢的人不说对人不好的话,严厉的意见应与当事人亲提,对人肯定的话倒可以背后说,对领导的好话宜私人对其私言;

——说话需自律,对失意的人不说自己得意的话,不张狂高举自己的地位、子女、家里的财产,见老年人不说丧气话,多说鼓励人的话,没有建言不轻易严厉批评人,与人绝交也不必说恨话做恨事;

——对小贩、苦力别太讨价还价,与劳力平民说话也要有廉恭之态;

——受人接待、得人指教、获人帮忙,应致感谢信息,或邮件致意或专门找机会致谢,长者赐礼,不应推辞;

——不当众剔牙、哈欠、伸懒腰、吐唾沫、抓身挠腮,不未经征询抽烟,不醉酒见他客;

——正吃饭、已眠或衣衫不整时不访客或不接待访客,待客则应周正;

——接待来客、见尊客应先伸手相握,先帮助引座落座,另有主人则应候主人安排座位;

——对朋友,平时在无事之时就应致电、或邮件或写信问候,而不应在有事麻烦人的时候才找人;

——远客来访,应尽量设宴招待;有客人来应备礼,受礼应还礼;到远地访问应先由本地朋友了解本地偏好与禁忌;

——初见应请教人尊姓大名,如受人请问尊姓或贵姓,应答免贵姓x,或称免贵叫我xx好了。

——入乡随谷,人鞠躬我躬,人作揖我揖,人问候我问,人握手我握,让人有融入切近之感;

——称呼应见切近感,称呼到访的公司可称“我们xx公司”,而不是“你们xx公司”;称“我们在座的同事”,而非“你们的员工”;称“我们公司现在做的 xx事业”,而非“你公司做的xx业务”;

——质疑别人应多有依据,不信口开河;虽有理,但措词应注意和缓,态度要诚恳,有求教之语;评论别人前应反思自己能否做到;

——知道好的消息与好的道理应尽量与人分享,利益让人分沾;得人鼓励、支持、帮助应特别的感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