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ap频段24和50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这位老师和他学生的对话里。
6月13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五期《论语》播出,通过古今读书人之间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生动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共同追寻理想、坚守信仰的故事。着重阐释了“仁”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论语》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邀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鲍鹏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郑任钊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论语》。
四位嘉宾在节目中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从孔子及其弟子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而来?杨朝明介绍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来源。”
《论语》最核心的思想是“仁”。鲍鹏山提到《论语》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弟子都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基本没有下过一个本体性的定义。子贡问“仁”,孔子就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孔子给出了经典答案“爱人”。
郑任钊表示:“孔子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把‘仁’的思想传了下来,进而又影响了像孟子、朱熹等许多的儒学大家,在‘仁’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宽广的情怀。”
在戏剧的结尾,孔子和弟子们回到了他们年轻的时候,一场“杏坛讲学”穿越时空,于书声朗朗中,澎湃着“我们正年轻”的朝气。蒙曼动容道:“洙泗之间,杏坛之上,讲习不辍,弦歌不辍。我觉得这个是咱们中国文化史上最动人的一幕了!”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铺染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四位嘉宾侃侃而谈,提纲挈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论语》,为观众更加全面的了解《论语》、认识《论语》提供了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