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五块钱的搞笑句子 五块钱丢了不心痛,为什么用五块钱买个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5块钱丢了不心痛,为什么对购买者来说价值超过5块钱的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这个问题可以用“心理账户”解释,这个心理学概念对个体经济、金融决策都有影响,1980年提出,“改变了新古典消费理论的完全理性人基本假设,揭示了影响消费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因素”。
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最先探索了这种不理智行为的后果。他用两个简单的问题来展示心理账户的作用,以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什么会受到“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
下面的例子是原始实验的问法了,跟题中的情况差不多,都是“现金”和“物品”,两种情景:
到电影院还没买票,就丢了十块钱
花十块钱买了电影票,入场前弄丢了
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情况1:丢电影票
“假设你决定去看个电影,花10美元买了张票。可是一进电影院,你就把票丢了。座位不对号,你也没办法重新拿张票。你会花10美元再买一张吗?”
萨勒做这项调查时发现,只有46%的人(调查对象为200人) 愿意再买一张电影票。然而对于另一个很接近的问题,人们的答案却完全不同。
情况2:丢现金
“假设你决定去看个电影,一张票10美元。可是一进电影院,你就丢了张10元大钞。你还会花10美元买张电影票吗?”
尽管在两种情况中,损失都是相同的10美元,但这次88%的人(调查对象为183人)说愿意买电影票。
差异解释:
实际上,在不考虑需要重新排队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不管丢的是10美元现金还是电影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10美元的东西,仅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
两组数据差异较大,萨勒对此的解释是:看电影一般会被看作一项用票价交换观影体验的交易,人们在脑海中把现金和电影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即“现金”账户和“电影票”账户。
所以丢失了现金相当于“现金”账户遭到了损失,并不会影响电影票所在的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会选择去看电影,丢失的钱并没有被归入“电影票”的心理账户中,所以再拿出10美元来买电影票也是可以的。
但是若丢了电影票,丢了的电影票和后来再买的门票都会被归入了同一个“电影票”帐户,再买一张票的话,电影就显得有点贵,因为看上去好像要花20元看一场电影,人们当然会觉得这样不划算,这也造成了实验中只有46%的人愿意再次购买的结果。
而题中的这个问题与萨勒的实验相类似,丢了的5块钱记到一个“现金”的心理账户下,丢了后该账户扣除5块钱,而甜筒的花费则记到另一个名为“甜筒”的心理账户下,看作一项用现金交换观美食享受的交易,如果甜筒掉了,看上去会更贵,因为这时候一个甜筒相当于要“花掉”10块钱,而不止是5块钱,相对会更心痛。
心理账户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补充在于,人们在决策的时候,并没有完全追求理性认知范畴中的“效用最大化”,而是经常考虑情感层面上的“满意最大化”,决策具有非理性因素。
同样,你丢掉的不仅仅是一个甜筒,你丢掉的还有五块钱以外的非货币支出,诸如排队时耗掉的时间成本,以及一份渴望解暑的好心情。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禀赋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时,他对该物品的评价要比未拥有前大得多。这个效应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概念背道而驰,因为商品一旦买入,你对它的喜爱往往会超出理性,这很可能导致你舍不得卖出,一直守着它坐过山车,然后你会炒房炒成房奴,泡妞泡成老公,买股买成股东。
当你排了老长的队,付出五块钱,从不耐烦的服务员手中接过那个甜筒时,你会倾向于对其过高估值,此时甜筒在你心里的价值已经远高于五块。
别人以为你只是在路边丢失了一个甜筒,殊不知你丢失的是炎炎夏日里你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而且从心理层面来讲,比“从未得到”更痛苦的,莫过于“得到后再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