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经典语录有哪些(王阳明先生的十大经典语录)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该句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
“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杨)仕德(即杨骥)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全文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取自《传习录》)
译文: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们的心外,而又一定要说穷尽天下的事理,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而必须向外寻求天下众多事物的道理,用以弥补增加我们心中的良知。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此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这也是对心学最恰当的阐述,王阳明所表达的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思想。他没有说“同归于无”,如果这样说,那就是一种西方的思想。他是说“同归于寂”,“寂”不是“无”,而是在没有交感时处在一种寂静的状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有个概念叫“寂感”。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出自语录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王阳明格竹苦思圣人之道的失败,而格竹之法即圣人朱熹所传。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虽主要讲治学,但于人生亦大有裨益!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这句话也表明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此句说得很好。儒学说到底就是这个一,一生万物,而万物又同归于一。这个一看似简单,实际却又最难。因为理解透这个一,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分析透彻(看懂浩瀚的儒学著作可不简单,其中包括了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而且在自己的实行中也要遵行这一天理,这又显得难上加难了。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译文:简译:最大的灾殃就是贪天之功,或将自己的功劳当成与天的功劳相当,最大的罪过就是埋没他人的善行,邪恶没有比偷袭别人的落难更大的,(或罪恶没有比乘人不备而进攻下属中的能人还深的),最大的耻辱就是忘记自己受到过的羞辱,这四者全都具备,各种灾祸就会降临。
四者都有了那就都是灾祸。殃、罪、恶、辱皆出于心中之私,这四样都不能克制的人必定遭受灾祸。
详细注解:1、宋儒文献中经常出现“贪天之功为己有”“贪天之功为己力”等话语。意思就是把天地造化的功用贪为己有。这个“叨”就是贪的意思。比如人得天地之精,由父母而生,那么此一身就不能随意妄为,纵横恣肆,要不忘天地之灵,本心之良,父母之恩,如果人欲横流,弑父逆君,那就是贪有己之一身以为己有而随意妄为了,这就是“殃莫大於叨天之功。”
2、大舜隐恶扬善,所以劝来者也,孟子有“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之教。己不善,犹是一身之事,掩人之善则堵人从善之路,沮人改过之勇,其害在人,终亦必及己身,其罪莫大矣!故罪莫大于掩人之善。
3、天地成位,万物得序,共成造化之功,品物之荣,其唯天道乎?人道亦然!上有天,下有臣,所以为天子,上有君,下有民,所以为人臣,君道、臣范各有其宜。若袭下之功能,以为己有,则恶矣!故老子有功成不居之戒,吾圣人亦盛赞“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盖“袭下之能”亦是“叨天之功”之一端也!
4、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若非良心极蔽者,必有羞恶之心,焉能处危辱之地而恬之。一己之身如此,推之于家,推之于国,其理同焉。故辱莫大于忘己之耻。
不居天功,不讳人善,不贪下能,不忘己弱。
“罪莫大于掩人之善”译文注解。善,吉也。(说文)古语云:惩恶扬善。凡善行,近似道。宣扬善行,有教化之功。掩恶,放于译文,不合适。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出自《王阳明传习录 卷上 ( 门人 薛侃录) 》 王阳明这里圣人的标准是要”纯乎天理“,关于这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古代的东西,早就落后于时代潮流了。好吧,我们换一个说法,把圣人换成人才。把标准从”纯乎天理“换成核心竞争力。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人才的标准是要有核心竞争力。我想这样大家就没有异议了吧。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亦有:“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