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诱导的句子(从孔子“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谈教师“提问”艺术)
“启发诱导”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主张。
《论语-述而》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最经典的阐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我国孔子的启发诱导不谋而合;《新课程标准》中积极提倡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诟病。可见,启发诱导的思想对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提问,作为体现启发诱导教育思想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它不但讲究技巧方法,更是一门艺术。 “不愤不启”意思是说:学生不到百思不知其解的地步,教师就不要去启发他。这里强调的是,面对问题,学生必须要有自身的思考。然而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首先应该立足学生为主体,从改进自身教学出发思考:如何设置问题和提问才能更有利于启发学生呢?
反观教学现状,不少老师努力追求启发诱导学生,大大小小的提问贯穿着整一堂课。“老师问,学生答。”这看似热闹的互动形成了精彩课堂的假象。仔细观摩,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诱导启发。
从启发诱导思想的真正含义上来看,我认为,老师提问时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1、问题难度不恰当
这里的不恰当既包括难度过大,也包括难度过小。难度过小,学生无需深刻思考就能够轻易得到答案。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思维得不到锻炼,学习也不具备挑战性,往往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而难度过大,学生绞尽脑汁都无法解答,长期如此同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设置问题难度的把握,最好是符合或者接近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2、问题间的连贯性把握不到位
这里同样存在两个极端的问题:一是问题提问得过于细碎;二是问题跨度过大。问题是要讲究梯度的,美国斯金纳关于“小步子”原则中提到:问题被分解为一步步,两个步子之间有所联系且难度恰当,会使学习者容易得到成功并且建立自信。处理好问题的连贯性,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有所侧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把握好问题的重难点。这样在有限的课堂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3、问题缺乏质量
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探讨,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师提问时需要事先斟酌和再三考虑的。课堂上的时间如此宝贵,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无关要紧的问题讨论上那就不值得了。因此,这要求教者提高对教材的专研能力,挖掘具有价值和深度的问题,把最有营养的提问端到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咀嚼、去琢磨。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质量。
何为问题的质量?问题的质量就是提出的问题是教师经过反复专研教材而得;问题的质量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不拿无关痛痒的问题刁难学生;问题的质量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新颖有趣并且具有创造性。
那么“不悱不发”又是什么意思呢?“悱”是指学生在经过一段思考之后,心中有所言却不知如何表达之时,老师就应该去启发引发他。学生此时的状态就好比是一张拉紧的弓,只需要一个人点拨他松开手,思维的利剑就会一往直前。而要达到这个状态,老师就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
纵观真实的课堂教学,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提出问题后往往很少真正地让学生对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在这里,基于孔子启发诱导的思想,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绝不能流于课堂形式。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研究,这才是真正地有意义的启发。
实现启发诱导需要时间和耐心。
孔子言:“举一隅不以三与反,则不复也。”这与德国著名教育家根舍固提出的范例教学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中,老师讲一个事例,如果学生不能够类推,迁移到其他事例上,那么老师就不要重复。当老师举了范例,而学生却不能够理解,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教者就应该反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所举得例子是否恰当?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便于学生理解?范例教学论中对范例性原则有这样的界定:教师选择的例子必须像一面“镜子”那样,能够反射某一阶段教学的全部材料,使学生窥一斑见全豹。
是的,一个好的典型事例能够使学生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甚至是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和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事例的讲解,老师再来提问学生,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则会更收获更好地教学效果。
老师提问怎么“问”?
提问就是要着眼启发性。正如张志公先生曾说:“不管用哪种方式,只要你能够迅速有效地打开学生的脑子,让他动起来,这就叫做启发。”这句话虽然简单、平白,但是一针见血地直指启发诱导的核心 -----思考。而引起学生思考的一个重要通径就是由教师抛出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的提问是整一堂课的导向。
除此以外,提问作为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一种手段,问题本身亦会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
可见,教师问什么,怎么问牵涉的并不止是一堂课的问题。
孔子“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久远流传,历久弥新。不断地带给现代教育以新的力量与源泉。提问的确是一门大学问,它不但讲究方法,更讲究艺术,但愿我们总能在经典之中汲取智慧,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