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轨迹

2023-06-25 06:34   geyange.com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周一】 狄德罗:感情被抑制,再杰出的人也会失去光彩

【周二】 狄德罗:智者莽撞,真理不会为多数人喜欢

【周三】 狄德罗、美在关系、演员的重要

【周四】中国文学|先秦说理散文

【周五】故事连载|猫星

【周六】故事连载|猫星

【周日】非固定栏目//一部影视剧

【中国文学】栏目 每周四更新

内容主要整理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全文 2106 字 阅读约 3 分钟

运营编辑|铁锤青猫

日签|王大鹅 喵小憨

中国文学 - 16

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

《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我国古代说理文的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一致。

先秦时期,说里散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儒家的《论语》,道家的《老子》,对说理散文有广泛的影响。

1.以《老子》《论语》为代表的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阶段

《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一种形态。它主要是老子自撰,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记载了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论语的主要文学价值体现在:

(1)人物形象的塑造。《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此外,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如耿直鲁莽的子路、安贫乐道的颜回、聪明机智的子贡等。

(2)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论语》往往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其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老子》和《论语》以注重情感和形象性为主,奠定了先秦说理文的基本特征。《论语》是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2.以《孟子》《庄子》为代表的语录及对话式的论辩文章阶段(对话体和寓言体)

战国中期的《孟子》为语录体,有一些章节就一个中心论点反复论述,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 在孟子之前的《墨子》,和《孟子》同时代的《庄子》,则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如《墨子》中的语录,段与段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在围绕同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而不再是语录的简单连缀,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了。

《庄子》中的许多篇章以多则构思奇妙的寓言结构成文,并且在论述中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辨结合在一起,就文体形式来说,别具一格,可算是抒情性说理文。

3.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的专题论文阶段,是议论文的最高阶段,标志着说里散文的成熟

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荀子、韩非子,往往长篇大论,有一个标明全篇主旨的标题,论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证精密,注意谋篇布局,结构浑然一体,表明我国说理文体制已经成熟。从此以后,专论体成为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