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低语境在跨文化沟通中的表现
一、高低语境文化
1976 年,美国文化和人类专家、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人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在其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 出“高语境”(high context)和“低语境”(low context)这两个概念,并且据信息传播依赖语境的程度将各种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 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
在高语境文化中,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信息的传递和编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者所处的具体情景,显性清晰的编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人们对交际环境的种种微妙的提示较为敏感。
在低语境文化中正好相反,人们在交际时,大量的信息通过显性直白的编码承载,隐性的环境传递出相应的信息和情景,暗示的信息较少。
也就是说,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双方,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交流。不过这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并不是泾渭分明,因为在实际交流中,这两种类型的交际类型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存在。
这一对概念的提出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新的视角,指出了任何交际的双方都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人文关系环境、具体的交流情景的影响,拓宽了人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野。
二、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特点,路斯迪格( M.W.Lustig)等学者曾加以概括如下:
1. 高语境文化:
(1) 内隐,含蓄。(2) 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4)反应很少外露。(5) 圈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2.低语境文化:
(1)外显,明了。(2)明码信息。(3)较多的言语编码。(4)反应外露。(5)圈内外灵活。(6)人际关系不密切。(7)低承诺。(8)时间高度组织化出。
由上可见,高语境文化主要依赖于人们思想预先设定的、先人为主的程序来传达信息,如许多不成文的传统习惯,不言而喻的价值观和社会普遍公认的行为模式。而低语境文化,它强调理性和逻辑,也就是以理性的做法为基础,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通过明确的语言传达清晰的信息。
三、高、低语境文化间的传播隔阂
在交流方式的一些基本层面上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和隔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不同的表达方式
高语境文化下中国人和他人产生意见分歧时,尽量避免与他人正面交锋和对立,以免互伤情面。在否定对方意见时总希望对方明白自己的暗示,这样既能保全对方的面子又可以不伤感情。
而低语境环境下的美国人讲究直面矛盾,就事论事,什么都摆在桌面上解决。所以中国的高语境交流方式常常让美国人觉得不得要领、模棱两可,甚至得出中国人不诚实的偏见。而美国的低语境交流方式也让中国人觉得有些不讲情面、没有礼貌、不顾及他人心理感受。例如,剑南春酒广告: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广告并没有直接标榜产品,却以“唐时”、“宫廷酒"两个词表达出来剑南春产品悠久的历史和高贵的品质,产品广告意味含蓄深长,婉转却又透露着自信。
而美国则习惯用直接、简练的表达方式,美国著名体育品牌Nike的广告语"JUSTDOIT",意思是“就去做吧”,不仅直接简练,还符合青年人想做就做,追求自我的个性,营造了一种痛快淋漓的爽快感。但在中国这句广告词却招来诸多争议,有人认为“do it"有粗口的嫌疑。
2. 不同的风俗习惯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各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礼仪风俗和避讳、禁忌。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主张长幼有序,尊敬师长,而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中,主张人人平等,等级和身份概念相对淡薄,在称呼和交谈时较少受等级和身份的影响,不像东方文化那样讲究礼节。
例如,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在参观一个社区时,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有组织地用英文高声欢呼“热烈欢迎克林顿爷爷”。克林顿微笑示谢,但多少有一点儿迟疑。就在此刻,一个三岁的男孩却直呼“克林顿,克林顿",倍感亲切的克林顿抱起了这个孩子。实际上,克林顿的态度恰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西方,称呼某人“年老”是无礼的,含有蔑视的意味,西方老年人都不愿老,不服老。而中国,“老"指德高望重,是敬称。
3. 不同的价值观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在各自历史的长河的积淀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各不相同,根深蒂固,不同的价值观对世界、事物的理解、反应各不相同。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是,谦虚有道德的人,总是以谦逊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其身。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可以说“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所谓"谦虚"就是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而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因为西方式的谦虚是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的。
四、克服语境隔阂提升传播绩效
1. 注重传播策略、重组话语
“韬光养晦"体现了中华民族谦虚、低调、与人为善的美德,也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和谐共赢的美好愿望。但中国人民的善意却一再被西方曲解、误解。
例如,美国国防部在2002年首次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韬光养晦”所用英文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time",意即“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2. 尊重交际对象、维护对方面子
Brown 和Levinson提出了“面子保全论”( face-saving theory)。他们认为,如果人们在交际中要互相合作,那么说话时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这就是说,每个人在交往中的面子要靠对方给予或保留。面子受到威胁时,人们在设法在保留自己的面子的同时又威胁着别人的面子,这时我们要给对方留下保存面子的余地。
广告词“海尔中国造”本身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弱国心态,和中国制造长期在国际市场上被轻视、贬低,民族企业似乎憋着一口气,借着广告词痛快地发泄出来,急切地向西方证明自己,这样的广告满足了国人的“面子”。而在外国消费者看来,广告词中包含的民族主义情绪让人本能的排斥,而且广告词强调“中国造”有种向本国挑战、炫耀的感觉。海尔的广告满足了中国人自己的“面子”,所以在国内市场成功,原套照搬,却无意中冒犯了外国消费者的“面子”,难免在国外市场碰壁。
五、最后结语
世界每一刻都处在变化当中,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全球化,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低语境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交流的趋势,中国的高语境文化正在经历着向低语境文化演变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先培养自己的多元文化意识,了解高低语境的文化差异,克服高语境的交流障碍,从高语境逐渐转变为低语境。这样,才能达到高、低语境下,不同交际习惯的“异源合流",提高中国的外交效率,促进中西方人民的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王华珍,刘政仙.刍议跨文化交际中的高低语境文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01):110-111.
[2]汪聪.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中的隔阂及其传播策略[J].今传媒,2015,23(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