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肿瘤患者录语(共赴肿瘤患者全程关爱之旅,共建肿瘤患者全程关爱新生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旨在以患者为先,实现全人群、全周期的疾病健康管理,全面提升肿瘤认知度,全力提高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肿瘤慢病化管理意义重大。肿瘤患者在长期治疗康复过程中,离不开护理、用药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更需要专职药师、医生常伴患者左右,解除其后顾之忧,坚定其治疗信心,同时建立院外疾病管理的沟通桥梁,回应患者可知晓、可获得、可及、可支付和可持续的全面需求。
跨界融合,共创全程 ·肿瘤患者全程关爱研讨会
医、护、药、企跨界相聚,共商肿瘤患者全程关爱
在2021CSCO年会召开之际,“肿瘤患者全程关爱研讨会”同期举行,会议携手医、护、药、企等各方,就肿瘤患者全程关爱展开讨论。
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殷咏梅教授担任主持,并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翟青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兰大华护士长、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的史安利会长、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的霍佩琼总经理担任讨论嘉宾,就不同角色在肿瘤患者全程关爱中的跨界融合等热点话题进行分享。
会议伊始,上海罗氏制药多渠道准入总监丁侠女士以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拉开了本次研讨会的序幕。丁侠总监表示,125年来,罗氏始终走在医疗健康领域前沿,致力于研发创新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服务模式的提升。作为肿瘤患者全程管理中的一方,罗氏将携手医院、药店等社会各界共同出谋划策,构建肿瘤患者关爱全流程体系,实现肿瘤分级诊疗的上下联动,惠及更多肿瘤患者。
殷咏梅教授在致辞中谈及,随着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创新治疗方案的问世和可获得性的提高以及疾病治疗负担的降低,肿瘤患者的全程化诊疗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如何从医生、药学、护理等多维度出发,更好地推进肿瘤慢病化管理,提升肿瘤认知度及生存率,以期实现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显得尤为重要。希望此次研讨会可以带来更多肿瘤患者全程关爱的实践经验和模式探讨,并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
第一轮讨论:不同角色在肿瘤关爱过程中的探索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提高,肿瘤治疗逐渐将作为“慢性病”进行长期治疗和关爱。在早筛、早诊、早治等肿瘤全程关爱过程中,从医、药、护、患者组织、院外药房等方面,各位专家分别开展了哪些尝试,进行了哪些路径的探索?
翟青教授:近年来,国家肿瘤类药物研发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肿瘤患者的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肿瘤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其慢病管理过程中,药师对抗肿瘤药物的长期应用需给予重点关注。例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指导患者更好地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让患者可以足剂量用药,从而充分发挥药物功效,是药师在肿瘤患者全程关爱中可以发挥的价值。
兰大华护士长:护士与肿瘤患者的日常接触很多,是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就护士角度而言,除了需要关注患者的治疗信息,还要关注患者院外的持续护理。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制定标准化流程可以更好地服务患者,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2016年,新桥医院成立了“头等舱式”日间输注中心,致力于解决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需求,其通过信息化建设,在强化了护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有益探索。
霍佩琼总经理:院外药房作为串联医院、企业、患者等多方的平台,在肿瘤患者的管理上也有着不同的分工。如果说院内药师更加注重从疾病治疗角度进行用药安全的指导,则院外药师更侧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指导。为使患者能够在医院以外的机构也享受到专业精准的疾病管理服务,DTP药房也积极与药企展开合作,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服务,同时也积极向院内药师学习专业知识,更多地运用同理心对患者进行陪伴和教育,在达成药品使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全程关爱服务。
• 殷咏梅教授总结
罹患肿瘤是不幸的,但有幸的是患者在确诊之后到治疗后期的康复、购药等诸多环节都感受到社会各界给与的全方位的关爱。CSCO患教专委会也致力于通过直播形式联动权威专家向肿瘤患者宣传权威科普知识,落实各项患者教育工作,通过开展“肿瘤患者教育大型公益项目”等活动以提升患者对肿瘤的科学认识,提升医师开展患教工作的理念和技能,同时基于互联网医院实现患者端与医生端互联互通。另外,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不少同仁也都参与到了专业铸造卓越药师平台ACE云学苑项目中,围绕抗肿瘤与其他治疗领域,通过公开课、药讯息等内容,提升药师专业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并赋能基层,帮助药师们提升肿瘤领域的规范诊疗意识和全面疾病管理认知。
第二轮讨论:探索规范化诊疗与同质化服务有机结合,构建院内外协同服务模式
1.在患者全程关爱实践过程规范化诊疗和同质化药学服务非常重要,如何将临床医生与药师有机地结合起来?
翟青教授:自2009年我们医院便开始对所有日间化疗的处方进行实时审方,深入了解临床应用药物的情况,并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同时,我们还开设了药学门诊,提供相关药物咨询方面的服务,对于特殊疾病患者的用药方案予以设计。特别是对于刚上市的新型药物,药师进行了全程跟踪,积极整理收集、反馈和分析药物安全信息,针对临床用药,开展药物利用与药物评价研究,以更好地融入MDT团队发挥药师的作用。
殷咏梅教授:自2013年我院开展多学科联合门诊以来,多学科团队给予了我们很多直接的帮助。翟青教授提倡的药学门诊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我会建议我们医院门诊部去开设这样一个药学门诊。规范化诊疗与同质化药学服务,不单需要临床医生和药师参与,药企也可以参与其中,如梳理药物治疗和不良反应管理的关键信息,并给与临床医生、临床药师等相关培训支持。
2.推动规范化诊疗和同质化药学服务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院内护理管理、患者自我管理,在患者就诊的全程中,院内护理和院外患者自我管理如何能有效衔接?
兰大华护士长:深入临床一线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信息和情感支持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通往治愈之路。在院内治疗时,护士应该主动关注患者的并发症、不良事件处理及用药安全等知识的教育,做好医患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对于更长时间的院外康复,护士可通过微信群、慢病管理APP等网络手段,做好专业的疾病咨询、用药管理和心理辅导等工作,为肿瘤患者提供关爱。同时,还可在各个医院之间建立连续的护理中心不间断地做好患者管理工作,并将其拓展至社区、家庭,实现区域联动。
史安利会长:面对有限的医疗资源,我们或可通过创新模式为肿瘤患者实现全程关爱,医康联合体便是一项有益的尝试。该模式中的患者组织在医院设有办公室,可定期邀请院内医生、护士为肿瘤患者进行答疑解惑,同时肿瘤康复志愿者和社工也可以帮助医院做好新确诊患者的心理疏导,进行病房探访。同时患者组织还通过信息共享,为患者院外康复提供支持,实现院内与院外的有机结合。
3.除了治疗和护理的可及,新型抗肿瘤药物及药学服务的可及性也是肿瘤患者的迫切需求 。在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政策下,如何构建院外药房与医院之间药品、服务和患者关爱的协同模式?
翟青教授:早年刚设置特药药房用于售卖肿瘤或罕见病治疗药物时,我们在对药房进行验收时便发现了以下三大问题:一是部分药师的知识来源非系统性,而更多的是来自企业的点状教育;二是处方的真实性及药品的超适应证应用;三是药店药师的服务能力存在差距。当前“双通道”政策下对院外药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院内药师与院外药师的信息沟通和药学服务同质化至关重要,以此为契机,或可找寻到院内外药师服务的平衡点。
殷咏梅教授:翟青教授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药学服务除外医院药房药师给予的培训与支持,我在此也呼吁我们的药企可以更多地承担起医院药师、院外药房药师对常见肿瘤药物的基础知识培训,此举意义重大。
史安利会长:加强院内药师和药房药师对常见抗肿瘤药物的基础知识培训意义重大。经过培训的院外药房药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能够更好地协助医院内的医生和药师做好患者教育工作,弥补医院内的不足。当前有些新型抗肿瘤药物因为性价比问题暂时无法进入医保目录,而在双通道政策下,新型抗肿瘤药物实现了更好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霍佩琼总经理:双通道政策下,首选需要解决医保资金如何有效使用的问题。长期用药的肿瘤患者占据了很大一块医院资源,如果可通过该政策实现合法处方的院外流转,或可解决医保资金支付和使用的难题。医保局与指定药店通过特殊的互联网流转平台可以确保每一张处方来源的合规合法,保障其真实性。囿于院外药师对患者治疗信息获取有限,在双通道政策开通后,院外药师或有机会走近医院进行实习,从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借助各类学习平台,药师也可以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药学全程管理和同质化服务。
开启肿瘤患者关爱新征程,点亮生活新希望
在诸位与会专家们的热烈讨论声中,此次肿瘤患者全程关爱研讨会完美收官。殷咏梅教授总结道,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临床医生、护士长、药学专家、患者管理前辈和药企高层,跨学科与跨界别的融合,绽放出思想的新火花,受益匪浅。患者关爱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让各个行业一起交流,共同将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让肿瘤患者可以活得更长、过得更好!
在会议的尾声,与会专家与线上观众们共同点亮ACE启动按钮,开启肿瘤患者全程关爱新旅程,医护药携手关爱肿瘤患者全程,为肿瘤患者点亮生活新希望!